太极拳本是一门技击术,事实是在清末民初的杨式太极拳高手中,杨露禅及儿子与杨班候同谓“杨无敌”绝不是侥幸。现在有很多人觉得只有学得杨露禅或杨班候或杨少候的太极拳架就能成为高手。这种迷思主要是认为只有这些高手才会把杨式太极拳技击的秘密泄露给世人。而他们认定秘密一定是在他们传授的拳架当中。
杨振基曾经说过杨式太极拳没有秘传,只有老实照着拳架,一丝不苟地把太极拳经的内容练上身就是真功夫了。杨振基讲得很对,但是人们都是喜爱猎奇,所谓忠言毕竟逆耳。
另外有一群人认为太极拳一定有内功心法秘而不宣,结果造成现代的太极拳不能打。太极内功是有,李经悟从毕生的经验中总结出一套太极内功,强身又治病,真是功德无量。吴鉴泉传下一套阴阳二十四手气功,还有陈炎林也有一套运气法。后来,黄性贤也总结一套太极松身五法。当然啊,许多大师也会有种种秘传气功。对于内功,其实太极拳经典写得非常清楚:-
1)调心:用意不用力,眼神随式转,精神集中,平心静气。
2)调息:呼吸要自然。
3)调身:招式尺寸到位,腰胯运转手脚随,中正安舒,虚灵顶颈,不要紧张,顺其自然。
如果秘密不是拳架、不是内功,那秘密在哪里?我觉得就是一个人的恒心、诚意、勤劳及谦虚有礼。
附:杨式太极拳大宗师杨澄甫的二儿子杨振基谈太极拳
一、 「无一虚招」:习拳时手的动作少些,腰的动作多些,腰带手,腰拉手,腰脚手。行拳时,攻防意识强烈,做到手出有名、腿出有名。
二、 位置对了,才能出劲,在某种意义上说,位置就是劲。练拳时一出手,一抬脚就要运动到一定的位置上,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要无过、无不及、适中。要练到一定的位置上,就要掌握一定的尺度,而这个尺度也要通过练才能掌握。……练到位置一搁就对,需要若干年的认真苦练,同时还要认真体会和思考,逐渐找出准确的位置,不苦练,不去找,永远不会做到。光练不去思索,不用心去找、去悟,也不易做到。当练到一搁就达到正确的位置时,也就为练推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练一套杨式太极拳,是以练腰为主,……一切动作要靠腰带动,腰带、腰拉、腰转、腰脚手。
四、杨式太极拳练法的一个要求是统一行动,集中一点,全身形成一个劲。具体来说是用意念来指挥你的动作,意念与身脚手统一向一个方向,走同一条路线,集中到一个打击点上,使全身的劲力在一点上发出。
五、练拳是从无知到有知,由知到明,由明到精,今天找出了一个劲,明天又悟出另一个劲,慢慢地,拳越打越好。
六、不会练拳架,不能推手:推手不能长功夫,功夫是拳上练出来的,不是推手推出来的。
七、 推手的作用:推手是锻鍊运转进退灵活以及掌握各种发放擒拿要领的,是练懂劲的功夫。但是即使掌握了一些要领,如果缺乏功力,也用不上,与别人一接手,别人一按,没有功力就运化不了。
八 、杨振基推手特色:「我不动,跟你走;你不动,引你动。」
九、架子和推手本来是一致的,怎麼练拳,就怎麼推手,从架子上出不了功夫,推手就无从说起。
附:傅钟文谈太极拳练法
杨式太极拳名家傅钟文有一次接待一位前来中国向他学拳的日本武师,这位日本武师对傅钟文说,他想用两三个月的时间一鼓作气把太极拳学好。傅钟文听了,摇了摇头。他觉得这位日本武师对太极拳缺乏一定的认识,而这种思想在国内和国外学太极拳的人中很有代表性,以为学太极拳有速成练法。傅钟文认为,练太极拳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日,有一定的程序,这包括很多内容。傅钟文练拳教拳7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对太极拳特别是对于练杨式太极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练太极拳必须具备的条件
傅钟文先生说,学好太极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太极拳是一门高级的艺术。根据他的观察和毕生练习太极拳的体会,他说,一般练好太极拳要具备有以下一些条件:首先是自己的爱好,知道太极拳的功能;其次是要有明师,即真正懂得太极拳的老师;三是有练拳的地方;四是有练拳的时间;五是能下苦功练,愿意吃苦,乐于吃苦;六是有恒心。这些条件是对以提高太极拳技击水平为目的的练习者而言的,一般以健身为目的的人不必如此严格要求,但努力做到会有更多的收获。
傅钟文先生用这些条件来观察当今学太极拳的人,认为具备这些条件的人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时代不同了,社会环境不同了,太极拳的主要功能减弱了。一些练太极拳的人不是缺这个条件就是缺那个条件,所以现在太极拳界的人才比不上前辈。他说,太极拳界在杨少侯、杨澄甫以后,真正懂太极拳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了。若说练到杨少侯、杨澄甫那样功夫的,当今没有。
管好几大要点
傅钟文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根据过去杨澄甫的传授,编写了《杨式太极拳》一书,讲解了杨式太极拳的架子和练法。1989年他又编著了《杨式太极拳教法练法》一书,详尽地讲述了杨式太极拳的教法、练法,其中除了叙述杨式太极拳的体用及练法过程外,还提出了练拳要领240多条,练拳要求230多条,指出易犯的毛病、产生的原因及纠正的方法220多条,提出教法练法240多条,技术分析110多条。这两本书近30万字,是练好杨式太极拳的指南。
总体来说,傅钟文先生认为,练好杨式太极拳要管好几大要点,这些要点管好了,也就等于基本掌握了杨式太极拳的练法了
首先,练每一个动作时必须先有意识,也就是意识要先于动作。比如“起势”,双手俯掌徐徐上提时,必须先有上提的意识,提到与肩平时,要先有下落的意识,然后两手再慢慢下按。意识与动作要配合上,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如此。这种意识引导动作的练习练久了,练拳者就会进入一种境界:在夜间,四周静悄悄的,你全身心地投入练太极拳,意识与动作配合上了,全身感到非常舒服,周围没有一点声音,浑身轻飘飘的,好像你不知为你,也不知累,除了太极拳的意念外,其他一切杂念皆无。
他常常见到一些人练太极拳时,意识不能先导,动作与意识分离,他说,这是会影响练拳质量的。
第二,腰带弧形运动
练太极拳要以腰为主,这是练太极拳的人经常说的。傅钟文先生说,不但太极拳的练法讲求以腰为主,中国其他流派的武术、西洋武术以及其他一些体育竞技运动也都讲以腰为主。比如举重,光靠两手臂的力量不行,要靠腰劲。但太极拳用腰跟其他武术和运动的用腰不一样,练太极拳要由腰带动四肢和身体其他部位沿弧形慢慢转动,不是直来直去,每一个动作都由腰来带转,使腰身与脚手的动作连在一起。他以“云手”一式为例说明:“云手”动作的完成靠腰左右转动带动胳膊、手,左右上下弧形转动,带动腿的抬、收、伸,在腰的主宰下,全身各部位都在做弧形运动,不能只动四肢,不动腰,或腰手分离。他再以“搬拦捶 ”为例说明:搬是腰带右拳左转,接着腰带右手右转,带左手拦出,然后腰带右拳向前打出,不能只是动两手,也不能右拳、左手离开腰的运转而乱动。总之,在腰的主宰下,上下可贯穿一气。
在腰带动四肢运行时,傅钟文先生认为必须贯彻“劲以曲蓄而有余”的要求。太极拳的动作没有直来直去的,曲蓄有余,在使用时才能够灵活。直了,劲就用完了,会僵滞,易受人制。所以练太极拳时,腿、胳膊、手都不能是直挺挺的,要有一定的弧度,但又不是软塌塌的,软塌不是含蓄,也不圆满、没有气势。
练太极拳时,腰带弧形转动,速度必须快慢均匀,打一套拳,从头到尾,要式式均匀,不是只某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均匀。动作均匀,一动无有不动处,上下也就相随了。
第三,眼要平视,看到手,但不能死盯住手
傅钟文先生认为,太极拳有手、眼、身法、步的传统要求,眼法在练太极拳时很重要。他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练太极拳时,眼必须看到手,但不是死盯着手。眼要随手转,看到手后,眼神要从主手的方向平视出去,切忌板滞和四下野顾。他以“打虎式”为例,有人练这一式时,眼看的方向与手打的方向不一致,拳打向身前,眼却看另一方向。他认为这样不对,眼必须从上拳打出的方向看出去,没有看这打那和看那打这的道理。
傅钟先生认为,练杨式太极拳一般眼要平视,过去曾称太极拳为“四平架”,其中“一平”是眼平,无论转左转右,或前进后退,眼都要平看。
第四,分清虚实。
傅钟文先生认为,练太极拳时要分清阴阳虚实。太极拳的动作每一式中有虚有实,有阴有阳,实者为阳,虚者为阴,阴阳虚实交替变化,应贯穿到太极拳的练习中来。
第五,动作要做到无过、无不及,要适中。
傅钟文先生认为,太极拳练起来,过与不及都不对,他用吃饭作比喻:一个人饿了,应该吃3碗饭就饱了,却吃了5碗,这就过了,肚子会撑得不舒服。如果只吃1碗,也不行,那是不及。练太极拳一招一式都要掌握适中这个度,如何掌握这个度,要靠自己的练习和揣摩。
傅钟文先生经常引用拳诀上一句七言:“轻灵活泼求懂劲。”他解释说,轻灵不是浮漂,要有沉着,而沉着也不是呆板。如果追求轻灵,一点劲都不用,这不对;追求沉着,用了死劲,也不行,这都属于过与不及。他认为,练太极拳一定要把握好无过与无不及这两个关,把好了这两个关,就掌握了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
傅钟文先生反复说明,练太极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的要求要领不是一听就懂、一说就会练的,但是必须要知道该怎么做。方法不对头地瞎练,只会是越练离太极拳的境界越远。
六, 下苦功夫练
对于练太极拳,傅钟文先生反复说:“方法对头,下功夫练。”他又说:“方法对头,一练就好了,没那么回事。”
傅钟文先生认为,在过去的时代里,杨家太极拳前辈练拳所下的苦功不是当代人能想像得到的。杨露禅除自己苦练外,为了让儿子们能接传自己的功夫,在健侯兄弟青少年时,天天拿着大棒赶着他们练拳,稍有松懈,就用大棒打,下手之重,几乎令人无法忍受。杨班侯的一身无敌功夫就是在这样严格地看管下苦练出来的。杨健侯小时,由于杨露禅天天督促,练拳几乎练到身心不能承受的地步,后成为杨家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杨班侯生有一女一子,女儿练拳一时达不到要求,他一失手竟把女儿打死了。
傅钟文先生说,过去练武之人靠功夫吃饭,没有好功夫,与人交手,只要一输一辈子就完了,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所以非下苦功夫练不可。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但要练成太极拳功夫,也非得下苦功不可,舍此没有他途,更没有捷径。
开始学太极拳时,由老师口授身传,老师一面说,一面做,学者听明白了,学会了,就下功夫练。练了一段时间,老师再检查,并给纠正动作。虽是老师口授身传,但在练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动作有偏差的情况,这不是学者有意打偏差了,而是不由自主的。老师再给看给改,改好了,再下功夫练。
练太极拳,功夫下到一段时间,就有进步了。但什么时候进步,哪一天有进步了,却说不清。比如写字,按规矩练了数年,自己看,别人看,确实比过去有进步了,但是究竟是哪一天进步的,哪一年有进步的,说不出来。功夫都是一点一点、日积月累增加的。学太极拳也一样,开始学都是硬梆梆的,不是腿不对就是肩不对,手腕不对,眼不对。下苦功学了,功夫练到家了,动作就对了,到底哪一天对的,很难说得出。
傅钟文先生认为,真正要练成太极拳功夫,必须趁年轻时下功夫练,至少连续上四五年功夫,天天不断。每天花2到3个钟头的时间,一次练拳七八遍,中间不能间断,一气练完。如果每天练拳3遍,练30年,功夫还是上不去,存不住功夫,只能保持原有的功力,甚至退步。中年练拳,长功夫慢些,但只要有恒心,舍得下苦功,也能有所成就。
他常常告诫他的学生,练拳要舍得下功夫,不要怕吃力,怕吃力就不要选择练拳。
太极拳不花上一二十年的功夫是练不成的,而坚持练,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
傅钟文先生说,练武是一件苦差事,至于苦到什么程度,他说:“练拳练到坐下不想起来,起来不想坐下,全身像上刑一样难受,必须练到这种程度。”
傅钟文(1908----1995)在永年自幼习拳,自与赵斌胞妹赵贵珍结婚后,与其弟傅宗元一直追随澄甫先师学拳授拳,时间最久。宗元以推手见长,曾长期在上海永年拳社主持日常事务。有位自称走遍上海公园无敌手的推手行家,遇见宗元,简直无法站稳,遂长期求教。1980年,赵老邀宗元到西安月余,除共同授拳外,对太极拳用法又作了详细切磋。宗元练习推手时,磨破的套袖不计其数。他晚年回永年授拳,1984年逝世。傅钟文授拳60余年。在杭州时,他向澄甫先师学推手,常被发出一两丈远,或被引进落空趴在床上(澄甫先师常坐在床沿教推手)。由于吃了不少苦头,终于练就了高深的功夫,扬名中外。1944年,他在上海创办上海永年太极拳社至今。任上海市武协副主席,著有《杨氏太极拳》及《太极刀》等。
傅钟文是中国太极拳界一位卓有成效的武术家,是杨澄甫的外甥兼学生,他一生授拳传艺,为杨式太极拳的传播与发展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于1944年创办永年太极拳社任社长,1958年-1971年任上海武术队太极拳教练,1979年任上海武术协会副主席,多次出席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太极拳交流活动,演示杨式太极拳,讲解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及练习方法。
Monday, December 6, 2010
Friday, May 7, 2010
陈发科和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
陈发科和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
吴仕增
陈发科的背景:陈发科的家庭是真正的太极拳世家。他的曾祖父陈长兴(一七七一~一八五三),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一七九九片十八七三)的老师。杨露禅在陈长兴那里学了许多年,才学到太极拳的真功夫。陈长兴的父亲陈秉旺也是非常出名的太极拳家。陈长兴以保镖(护送货物的保镖)为业,经常来往河南、山东一带,山东的强盗对他非常害怕。晚年的时候,陈长兴在村里办武馆教学生。陈发科的祖父陈耕耘(享寿七十九岁)自幼跟陈长兴学拳,也以保镖为业,曾参加战斗立战功。有一次他保镖至山东莱州府,降服了当地的大盗田尔旺,莱州的百姓出钱立碑纪念他。
一九00年左右,当时在山东省任官的袁世凯(后来任中国第一任总统)看到这碑,请了陈耕耘的儿子陈延熙(享年八十一岁)去教他的儿子们练拳,共教了六年。陈延熙就是陈发科的父亲,陈延熙的太极拳功夫也非常好。陈发科曾讲给他的学生洪均生老师(一九O七~一九九六)听,当陈延熙去教袁世凯的儿子几年后回家,看到陈发科的太极拳功夫大有进步,非常高兴,走到院子中间,身穿皮袍马褂两手插在袖子里,叫他的子侄数人围攻他。众人一接触他的身,他略一转动,众人都纷纷跌地。当时陈发科感叹说,我比不上父亲,打人还要用手。但是洪老师说陈发科晚年也达到了这种水平了。陈延熙同时还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中国外科医师。
陈发科跟洪老师讲他练拳的故事:陈发科是陈延熙晚年生的儿子,前面有二个哥哥得瘟疫死了,所以家里人对他很溺爱。他吃东西不节制,肚子生了痞块,经常犯病,痛得在床上打滚。虽然知道练拳对身体有好处,能治病,但因为身体虚弱,就懒于去练,到十四岁时还没有练出一点功夫。
那时因为陈延熙去袁世凯处教拳不在家。请了陈发科的一位堂兄来伴他看家、种地。这位堂兄不仅身体壮实,拳也练得很好,在当时陈家沟的年轻人中是最好之一。有一天晚上,一些陈氏的长辈来陈发科家中闲谈,当谈到家传的拳时,有人惋惜说:「延熙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可惜到发科这一辈就完了,他都十四岁了,还这么虚弱,不能下功夫,这不眼看完了吗?」陈发科听后,觉得很羞耻,暗自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家传的技艺断在我手里,至少也要赶上堂兄。可是又想,我们兄弟同吃、同睡、同干活,也一同练功,我勤练能长进,但他也长进,怎样才能赶上他呢?
为着这件事,陈发科好几天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有一天早上,他们俩一起下田干活,走到半路,堂兄忽然想起忘带了一件农具。他对陈发科说:「你去拿吧,你快跑回去,我慢慢走着等你。」于是,陈发科跑回去取了农具来,赶上堂兄。午饭时,陈发科想着堂兄刚才的话「你快跑,我慢慢走等你」结果跑个来回还赶得上,联系到练拳,我如果加倍练,不就能渐渐赶上堂兄了吗?
从此,陈发科下定决心苦练,除了跟堂兄一同练,中午堂兄午睡他也练,晚上一同睡下,陈发科只睡二个多钟头,又起来练。因为怕吵醒堂兄,陈发科不敢开门到外面练,只能在二张床中间练,并把震脚等会出响声的动作都改为放松练。就这样,从十四岁到十七岁,苦练了三年,堂兄始终没发现。陈发科平时自己苦练,有时也请教其它的叔伯们练推手。但是他不敢与堂兄练,因他功夫好,一推手就来真的。
堂兄说:练武要认真练,不能跟自己人练就随便,以后习惯了,遇上敌人就会吃亏。他和自己的堂兄弟、侄儿们推手,总是一丝不让,常常把人摔得头破血流。陈发科经过三年苦练,肚上的痞块消了,个头长高了,身体发育也正常了,功夫也不知不觉间长进了。有一天,为了试试自己的进步有多大,也向堂兄提出,请他教推手。堂兄笑笑说:「好哇,我们家的年轻人都差不多尝过我的手段,以前你太瘦弱,不敢和你推。现在你壮实了,经得起摔打了,可以尝尝和我推手的滋味了。」说完他们就推起来。堂兄连续三次发劲摔陈发科,结果都被陈发科反摔出去。直到第三次摔倒后,他才醒悟,陈发科的功夫已超过他了。他心里不服气,气愤地走了,口里还嘟嚷着:『怪不得你们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大概有秘诀吧,连远不如我的,都超过我了。看来我们别支的不能练这个拳了。』
陈发科说,其实这三年父亲都没回家,没有教他秘诀,这是三年苦练的结果。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苦练的重要,经过苦练,身体变强壮,技艺也大有长进,但是这件事并不能说明太极拳没有秘诀,或者秘诀不重要。这三年虽然父亲没有教陈发科什么秘诀,但是以前父亲在家时他可能听过练拳的方法、要求,只是没有好好练。而这三年他和其它叔伯练,他们也会教他太极拳的真正技艺的。说没有秘诀,只是说陈发科并没有掌握这堂兄所不知的秘诀,大家都是练习陈氏家传的拳,由于陈发科发愤苦练,一方面是练得多,一方面也是更用心体会,所以进步快。相反堂兄练到一定功夫后,以为自己功夫已不错,练得没有陈发科多,也没有很用心去钻研,才会被陈发科超过。对于我们一般练太极拳的人,一定不可以光用苦练,必须先学习到正确的太极拳技艺,然后加上苦练,才能成功。我的陈式太极拳老师洪均生常常说,练太极拳要巧练,要动脑筋练,练得对才下苦功练。
※陈发科的武功事迹
关于陈发科的武功故事流传有许多,也很精彩,若以之为素材,可以创作出很吸引人的武打电影或电视连续剧。不过在这里我们所要谈的,是一个真实的陈发科。因为如果我们讲一些不真实、太过玄虚的,精彩是精彩,但我们不能效法,不能练习,对我们完全没有好处,而且会使我们丧失信心,以为自己不是学太极拳的材料而放弃学习。如果我们知道的是一些真实的事迹,对我们的学习就会有启发,我们可以朝这方面努力,对我们才有帮助。因此,我会选择一些不只是传说,而是可以称之为真实事迹的来介绍。
我主要根据三方面的条件来考虑是否是真实的。第一,是陈发科的学生或亲人所亲眼见到或是亲耳听陈发科自述的,而且说的人是可以信赖的。第二,这些事迹里所表现出来的武功,是合乎太极拳的道理的,可以解释的,我们也可以学习的。第三,这些武功是陈发科这个具体人所能掌握的,多人可见证的。在后面所谓的每件事我都会作一些说明,让大家考虑这件事是否可信。下面我先举一个许多报刊、书籍介绍过的,但可能是不真确的传说,分析给大家看。
有人写文章介绍陈发科,讲了一件打败「李氏三雄」的故事:一九二八年,陈发科的堂侄儿陈照丕到北京教拳,有许多人找他比试,其中「李氏三雄」叫阵最热,陈照丕没把握,怕输了败坏陈式太极拳的名声。于是,便写信请陈发科赶快来北京。陈发科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侄儿带去会「李氏三雄」。当时是夏天的傍晚,弟兄三个都在,老大坐在屋里的太师椅上喝茶,陈发科在院中等候,陈照丕进屋搭话,一看对方块大腰肥,拳头似升,不禁登时出了一身冷汗,暗想:赢了还好说,若把三叔打坏了,回去怎交代?犹豫之际,对方发话了:「是送上门来的吗?」「你不是要看看陈家拳吗?」「好!」对方那个升似的拳头,一拍桌子,壶碗都跳起来,站起身来,简直像座铁塔。这时陈发科一个箭步,早已抢到屋里。陈照丕刚闪到一旁,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怎么回事,只听他三叔「哈!」的一声吼,运用陈氏拳特有的抖发劲,早把「铁塔」扔到了门旁的窗台上。窗台砸塌了,人也没再起来。老二、老三正在发楞,陈发科问道:「还上吗?」俩人立即猫似地向后退。这时陈发科才对侄儿说:「走!」二人扬长而去。
这故事说得很精彩,使人觉得陈发科很厉害。但是有一次我和洪均生老师聊天时,他提到这件事,认为可能不是真的。当然不是说陈发科没这本事,而有别的理由:第一,陈照丕请陈发科去北京另有原因(后面我们会谈到)。第二,洪老师和其它师兄弟都没听说过这件事。第三,在北京没听过「李氏三雄」这些人,也没说是什么门派的。第四,按陈发科的品性。他是不会找上门去打人的。不是什么敌人,不会这么鲁莽。洪均生老师是很讲实际的人,最不喜欢人家乱吹不真实的东西,他觉得真实的陈发科已够我们学习了,不必添枝插叶。下面我开始讲一些比较实际可靠的事迹。
一、保卫温县县城:
陈发科曾跟洪均生老师讲过温县县政府请他保卫县城的事。陈发科没说具体是哪一年,不过可以肯定是一九二八年去北京前的事。我见有的资料说是一九二六年左右。那个年代的中国是军阀割据,盗贼四起,治安很差。那时有红枪会(一种邪教组织)攻陷附近几个县城,威胁温县县城。县政府请陈发科带学生参加保卫县城。陈发科所在的陈家沟村隶属温县,到县城后,陈发科曾捉拿二个土匪,但他没向洪老师讲具体的情况(有的书曾详细讲过这件事,细节是否正确不得而知)。另有二件事则讲得比较详细。当时县政府已先请有一武师,他听说陈发科已到,便来较艺。陈发科正坐在堂屋八仙桌的左侧椅上,左手托着水烟袋,右手拿着纸媒。这武师从屋外来,进步便发右拳,并喊一声:「这一着你怎么接?」陈发科见他从屋外来,刚欲起身迎接,站起一半,拳已抵胸,遂以右手接其右腕向前略送。这武师即仰跌门外。这武师二话没说,即回屋卷起铺盖不辞而别。当时洪老师听这事后,当然相信陈老师有这功夫,但不明白怎么能一触即发。后来自已功夫进步了。也能使人一触而飞出,明白这不过是全身的缠丝劲传到手上时圈子转小,速度转快而已。
红枪会是一种邪教组织,出战前画符念咒,就以为会刀枪不入,赤着膊来打仗。当他们围攻温县县城时,县城城门都关闭,护城河的桥吊起,只辟一个城门,陈发科站在桥上,手握没有套上铁枪头的白蜡杆应战。一个红枪会首领带着众人冲来,拿着红缨枪向陈发科扎来。陈发科用白蜡杆向他的枪一抖,枪就脱手飞出。陈发科再趁势向前一扎,杆头扎穿他的身子,其它的道徒见首领被杀,慌忙逃走,县城保住了。
一九五六年洪均生老师自济南返北京再向陈发科学拳时,温县新政府派二个人找陈发科了解这件人命案的事。陈发科送走二人后对洪老师说,本是为民除害,变成麻烦事。但红枪会是属被新政府取缔的反动组织,新政府也没有麻烦陈发科。
二、离开家乡前的表演:
陈发科向洪老师请他到北京教拳的起因:他的堂侄陈照丕(一八九二~一九七二)从家乡押送中药材去北京(当时称北平)。那时候北京盛行杨式太极拳,并且知道杨式是从陈家沟来的。有些河南会馆的人知道陈照丕是陈家沟的人,也会陈式太极拳,就很高兴,认为是河南人的光荣,请他在北京教,许多人跟他学。后来南京市(当时的首都)市长魏道明知道后,以高薪请陈照丕去南京教拳。这使陈照丕很为难,因为南京请的薪金很高不去很可惜,但北京的学生学不久,舍不得让他走。后来地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对北京学生说,我的太极拳是我三叔教的,他的功夫好我百倍,现在他在家乡无事,我请他来教你们。于是邀请陈发科至北京教拳。
我的陈式小架太极拳老师陈立清(一九一九生,陈氏十九代)曾跟我讲过一件陈发科的事。陈立清老师是家中独女,小名赛男,小时候爬树、翻墙、上屋顶,比男孩子胆更大。她父亲陈鸿烈是陈式小架代表人物之一,比陈发科小一辈份,但大二、三岁,跟陈发科同月、日、时出生。
陈立清老师九岁那年,有一天跟父亲在路上见到陈发科,陈发科谈到应邀往北京的事,并说晚上召集他的学生和一些亲人在陈家祠堂内作临别聚集、打拳。陈立清老师怕大人不让她进去,晚上提早从后墙爬树翻墙藏于供桌下,等到大人表演拳术了她才走出来看。陈发科的徒弟约一、二十人,众人打完拳后,陈发科表演,陈发科一震脚,屋顶的沙土被震落作响,一发劲,附近灯烛的人即恍动有声。最后,陈发科与徒弟推手,一发劲徒弟即掷上墙后掉下来。陈立清老师仅看过陈发科这一次的表演(平时各人在自家的院子练拳),印象非常深刻。
陈发科和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
陈立清老师讲过她父亲的功夫给我听,他练的是小架,功夫也很好,但没陈发科这么好。陈发科练的是大架,不同派别的,陈立清老师不会无端端替陈发科吹嘘的。陈老师说陈发科是当时陈家沟村功夫最好的人。并说从陈长兴到陈发科,他们这一支代代都功夫非常好,人品非常好!
三、刘慕三带学生学习陈式太极拳:
洪均生老师年轻时身体不好,一九二0年经邻居介绍,跟刘慕三先生学习吴式太极拳。刘先生是吴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一八七0~一九四二)的高足,学习吴式已有三十多年,在北京很有名气。刘当时约五十岁,在北京电报局任报务主任,每天早上二、三十个学生到他家里来练拳。刘先生留学过法国,有文化,重视理论,善于讲解,要求学生很严格。刘先生的功夫,在洪老师他们看来是非常高深的。
他的身躯虽然较胖大,但练起拳、剑却非常轻灵、稳健、潇洒。他的推手功夫更使人佩服,和学生推手,或用轻灵劲,或用沉重劲,无不随意,使对方站立不稳。他讲粘劲时,常让学生们站稳,他伸掌做按的发劲,当手掌还未接到胸前,就立刻略收,学生像被吸引住似的身向前倾,站立不稳,这是他巧妙利用学生的反应的功夫。
刘先生主张练拳越慢越好,功夫越深,才能练得越慢而不停顿。一九八二年洪老师与马岳梁(一九0一~一九九八)在上海见面,谈到刘先生,马老说认识,是师兄弟。洪老师开玩笑说我应称你为师叔,马老哈哈大笑。
洪老师练吴式约半年后,他们在北京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京剧名武生杨小楼跟陈家沟来的陈发科学陈氏太极拳。他们非常感兴趣,想看看陈式太极拳是怎么样的,因为知道杨式是从陈式来的,大家商议后,刘先生出面,托人请陈发科来刘家,面谈教拳事宜。
陈发科当时四十二岁,来到后寒喧数语,就脱去外衣到院中表演。洪老师他们想,太极拳功夫越好练得越慢,准备用一、二个小时来看这名家表演。那知道两趟拳才练了十几分钟,不仅动作迅速,还不断震脚、跳跃、拳带风声的发劲,使洪老师他们瞠目结舌。陈发科表演后略坐即走,他一走,学生们就大发议论:太极拳要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这么快,不是把丝抽断了,震脚震得屋顶掉沙,那有这样的猫行?等等。但是刘先生功夫好,见识高一筹,他说:「动作虽快,却是圆的旋转,虽然发劲多,却是松的,从手臂看,肌肉也不是鼓成块的,应属内功。既然已托人请来,那就先跟他学学,等学完套路,我先和他推推手。如果比我高,就学下去,否则,就不必多花钱。」于是,每人每月交大洋二元,三十人凑足六十元,每星期陈发科来教三次。
刘先生经常教导学生,练太极拳要立身中正,不许前俯后仰,折了腰劲。步法要虚实变化,灵活稳当。刘先生和陈发科试验推手,是在学完一路之后,洪老师他们觉得刘先生水平很高,应该和陈发科差不多的。谁知一接触,差距立分,而且距离太悬殊了,简直难以相信。刘先生像个三岁的孩子,完全不能自主,略被前引即俯倾,略被挤按即后仰,腰劲不但全折了,步法也全乱了。而且陈发科一次捋时,误将刘先生肘关节扭伤,贴上膏药,还疼了近一个月。因此,后来学生们几乎不敢学推手,陈发科笑说:「他有小顶劲,我没注意,才误伤。你们松着随,我注意点,就没事。若教推手就伤人,那还行。」刘先生带着学生就继续学下去。
四、许禹生学陈式太极拳:
许万生(一八七九~一九四五)出身清朝贵族,家中重视练武,从小就跟许多名家练武,曾跟董海川的学生刘凤春学八卦掌,跟杨澄甫(一八八三~一九二六)的父亲杨健侯(一八三九~一九一七)学杨式太极拳,功夫很好,是当时北京武术界的领袖。一九一二年创办北京体育研究社,任副社长(社长由当时的北京市长挂名)。曾聘请吴鉴泉(一八七O~一九四二)、杨澄甫、孙禄堂(一八六一~一九二二)、纪子修、程有龙(?~一九二八,董海州的学生程廷华之子)等名家在该社任教。后来经人介绍向陈发科学拳。会面后,陈发科因他年纪较长,又是有名人物,主动提出作为半师半友,交流武术。学了几年后,许禹生对人说:「当时陈师照颐我的声誉,以友自居。今天我才感觉到我们功夫差距太大了。便是让我邀请北京武术界,当着大家的面,磕头拜师,我也甘心情愿。」能让许禹生这么说是非常不容易的。许自己功夫很好,也知道杨健侯、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等太极拳名家的功夫,陈发科若没有特别的功夫,是不会让许口服心服说出这样的话来的。
洪老师曾见许禹生和陈发科练推手,许一用劲就被陈发科打起离地数尺而跌出。有一次许禹生谈破解左手拿之法为:以右拳用力猛砸对方左臂弯,左手就可以撤出,随即以右拳上击对方下颊。陈发科开玩笑说让他试试。当许欲砸下时,陈发科即将手指加强缠劲,许竟噭声跪地。
陈发科曾对洪老师说过:「禹生的功夫不错,发劲虽未掌握缠丝,却也发得干脆。」这句话也是对我们一个提醒:发劲不但要干脆,好的发劲也须具备缠丝(螺旋)。因为有一些人或书刊谈到太极拳的发劲时总强调要干脆,「向前直射」,以为化劲才须螺旋,不知发动同样也须螺旋。当然这个螺旋须掌握得好才不会破坏干脆。
九二六年杨澄甫的学生陈微明出的太极拳书,就有杨澄甫和许禹生推手的照片四张。顺便谈一下,沉家桢(一八九一~一九七二)也是幼年爱武,后跟杨健候学太极拳,杨健侯死后继续跟杨澄甫学拳多年,一九二八年开始跟陈发科学陈式太极拳,有十年之久,是北平国术馆名誉董事长,也是武术界名人。一九六三年与顾留馨合着有《陈式太极拳》一书,影响很大。
五、李剑华试艺:
李剑华也是刘凤春的学生,八卦掌的功夫很好,身材高大,体重在二百斤以上,是当时东北大学(学校在北京)的武术教师。某年(洪老师不记得是具体哪一年),北京举行武术擂台赛,由许禹生主持。有一天在许家里商量比赛的方法,大家拟请陈发科担任裁判,但陈发科说自已只懂陈式太极,不懂其它武术,裁判错了反而不好,推辞不做,许禹生就请陈发科任大会的顾问。当时的比赛是没有分体重级别的,抽签抽到谁,谁就是对手。谈到比赛的时间时,大家同意每对打十五分钟,陈发科提出:「这样太长了,每小时才能赛出四对八人,那么多人要赛多少天才能完?再说打笨架的十五分钟也分出胜负来了。这还是武术比赛吗?」大家见他说得有理,便问他认为须多少分钟。陈发科说:「三分钟如何?」李剑华说:「三分钟够吗?」陈发科说:「这是迁就一般人的水平,若依我说,则口里说一、二、三,甚至只说出一字,便胜负立判,那才叫武艺呢。」李剑华笑说:「能那么快吗?」陈发科亦笑说:「不信,咱们就试试看。」于是让李进着,李的手到陈发科胸前,陈发科以横放在胸前的右手接着,向左稍一转身,用右肘发劲,把二百斤重的李剑华打起尺许,发出数尺远,撞在墙上,将许禹生室内墙上挂的照片镜框碰下来好几个。大家哄堂大笑,李剑华也边笑还说:「信了,信了,可是把我的灵魂都吓飞了。」陈发科笑问:「你怕什么?」李说:「你要伤着我呢?」陈问:「你哪里疼了?」李摸摸身上,哪里也不疼,回想被打时,仅仅感到擦着衣服,便腾然飞起。事后,李见所穿礼服呢马褂上有一片墙上的白灰,拍打不掉,要用刷子刷才去掉。大家无不叹服,赞为绝技,这是洪老师目睹的事,他曾跟我讲述陈发科当时的动作,说是用拗拦肘的方法打的。这件事不单说明陈发科的功夫很好,也说明陈发科对自己的功夫很有信心。因为陈发科说这话并不是对自己的学生说的,自己学生平时有推过手,知道他们的水平,知道一招就可把他们打出。但当时在座的是北京武术界的名流,每人都各有专长,要让这些名家一招而分胜负,那必须是功夫高得不得了。当然,陈发科并不是狂妄无知的人,而是在讨论到武术的真谛时不经意的流露。陈发科认为真正的武艺应当是这么高的,不但跟不懂武术的人打笨架不同,也跟一般练武术的人水平大不相同,才是真正的「武的艺术」。李剑华后来也跟陈发科学习陈式太极拳。
六、与沈三较艺:
沈三是当时中国最有名的摔跤专家,就在上面提到的北京武术比赛大会上,有人介绍沉三和陈发科相识。二人互道仰慕后,沉三直爽地说:「我们学摔跤的人对太极拳没有认识,总以为这个套路只是活动身体,而不是武术,如果在比赛会上,练太极的抽签恰好和摔跤的成对,该怎么办?」陈发科笑笑说:「那也不能抽了不算,当然也该有办法,比如过去打仗,岂可挑选对手?不过,我却不一定准能应付。」沉三说:「咱们研究研究。」陈发科说:「我虽不会摔跤,但也喜欢看摔跤比赛。」说着把两臂伸过去给沉三抓住,并说:「我见过摔跤是这样先抓。」洪老师和同学们都暗想:今天二位名家比试,有眼福欣赏了。沉三刚握住陈发科手臂,刚好有人呼唤他们去商量什么事。沉三撒开了手,二人相视哈哈一笑,一同走去,洪老师他们为看不到比试而感到遗憾。
过了两天,洪老师正在陈发科处闲坐,沉三提着四包礼物进来,陈发科赶快起立欢迎。坐定,寒喧几句之后,沉三说:「那天多亏陈老师让我。」陈发科笑说:「哪里,哪里,彼此,彼此。」洪老师和同学们听后都不明白,因为没见到二位老师比试。沉三看他们的神气,就问:「你们老师回来后没和你们说么?」他们回答:「没说,什么事呀?」沉老激动地一拍大腿说:「咳!你们的老师真好,可要好好地跟他学呀,他不但功夫好,德行更好!你们认为那天我们俩没比试吗?『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陈老师让我握着他的两个胳膊,我想借劲借不上,腿也抬不起来,我就知道他的功夫比我高得多,所以我愿意交这么一个好朋友。」
七、震脚碎砖:
有一次有朋友介绍陈发科去民国大学教拳,陈发科听说该大学在半年前请了一位原来做小贩的人去教武术,就提出自己的意见,说不要辞去原来这位教师他才去教。学校方面提出让陈发科去学校谈谈,见面谈后,陈发科表演,表演至双摆莲接跌岔的震脚,只听一声巨响,竟将地上铺的一块大方砖震碎,碎块喷到洪老师他们围观的人脸上都觉得痛。
这大学是办在一所旧王府内,地上铺的是二、三寸厚很坚固的大砖,竟被震碎了。在回家路上,陈发科对洪老师说:「今天不小心,给人家毁了块砖。」洪老师问怎么能震碎,陈发科说:「震脚不是使劲跺,而是将全身三、五百斤力一并沉下去的。」后来,因这所大学是私立大学,不愿支付二位武术教师费用,陈发科便用不习惯集体教学为由推辞不去。后来洪老师才明白,陈发科震碎砖并不是无意的,是不使他们认为他是没功夫不敢去教的。
八、踢飞疯狗:
当年北京有一条新开的马路,是南北走向的大街,路面宽十余米。一日,陈发科与洪均生老师及另一学生自北向南走在东边的人行道上,忽听后面多人惊叫,原来是一条三、四十斤的大疯狗在路东边咬伤一妇女后,又窜到西边咬了一位正坐在车斗上的人力车夫。当他们回头时,那狗又向路东边窜来,直扑陈发科。陈发科不慌不忙向上扬起右手,同时飞起右脚,踢到狗的下颊,把这大疯狗踢飞过马路,惨叫一声,满口流血,跌死在路西边地上。陈发科说:「凡是恶狗都是跳起来咬人颈部,但被咬的人多数是伤及腿部,这是由于人一闪,狗扑空落下,正好咬到腿部,我见狗跳来,一扬右手,它必然眼向上看,露出下颊,一踢就准。」这说明陈发科有很丰富的生活知识。能一脚就踢中扑来的狗,我想许多练武术的人或许可以做到,但一脚把三、四十斤的狗踢飞十几米远,则需要很好的功夫加劲力。八十四年我在洪老师家听到他提到这件事,当时他说十几斤的大狗,我是养过狗的。十几斤就不算大狗,我向洪老师问清楚这狗究竟有多大,比外面马路上普通的狗大吗?洪老师比划了一下,说比外面的普通狗(当时中国尚甚少养洋狗)要大。我跟洪老师说,这样大的狗最少有三、四十斤重。后来洪老师写书时,不再用十几斤,增加到二、三十斤重,但还是不用我说的三、四十斤。其实我说三、四十斤是最少的估计,这说明洪老师写陈发科的事迹时是很谨慎的,宁可说少,不愿说多。
九、和擅腿者比试:
我听陈发科的学生雷慕尼老师(一九一一~一九八六)讲过一件事。有一次陈发科正在教拳,有一位擅长用腿的人来找陈发科比试功夫。陈发科谦让一下,来人坚持要试,二人便交手。来人踏近飞起一脚踢陈发科,陈发科闪身一避,一手接住他的脚,另一手插在其档下,一发劲,来人便飞出围墙外,在围墙外再进来跟陈发科谈话。雷老师说陈发科没说他用的是什么招式,但他看到的动作是像野马分鬃。因当时没考虑到写文章,我没仔细问清围墙有多高,那个人被发劲时离围墙有多远。但不管多高多远,本事不够的人肯定无法把人打飞出而不使他受伤,还能走进来谈话。雷慕尼老师是一位很谦和的老人,我是相信他所讲的。
十、跟摔跤运动员的比试:
顾留馨老师(一九0八~一九九0)曾讲过一件事:某年在北京有摔跤比赛,一名运动员把对方摔到观众席那里去,只见一位老人接住这名运动员,一下把他发回场内,全场哗然,后来大家才知这位老人就是陈发科。一天,几个摔跤运动员找到陈发科家里,希望见识一下陈发科的功夫,陈发科同意,让其中一人两手抓住他的手臂,只见他向右一转身,便把这人打到右边的衣橱上。另一位再试,同样抓陈发科的手臂,他看到前面那人被打向右边,便向陈发科左边用力,只见陈发科向左一转,把这个人打起,从窗口飞出屋外。我没有问顾老师,但我估计不是他亲眼看到的。不过顾老师见多识广,他一定是相信陈发科有这本事,才会讲这样的故事给别人听。顾老师曾跟洪老师讲过,一次他和陈发科练推手时,把陈发科双手封住,想加劲按出时,突然觉得陈发科小臂上似有电流,一下子被陈发科打出老远,叹为神技。
十一、其 它:
一九八七年二月,我专程到深圳市去拜会在那里教外国人太极拳的冯志强老师(一九二七年生)。一天晚上在他住的宾馆房间里聊天,他谈到陈发科推手发劲时,听到啪啪二声,原来把人发上屋顶,然后掉下地来。当时在场有一个人听了不相信,说那有这么厉害的人,冯老师笑说: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有什么不相信?宇宙飞船飞上月亮你相信吗?那还不是亲眼看到的。洪均生老师讲过,陈发科有时高兴,在地上划二条短线一条长线后,与学生推手,一发劲让学生向后跳三步,前二跳踏在短线上,最后落在长线上,每次都准确不误。洪老师又说,有时陈发科把学生一捋,使学生在空中翻个筋斗才跌下。这是难度极高的动作,平时我们看人捋时,都是把人捋向前扑跌,能使人被捋而两脚离地飞起就很少了,而像陈发科这样能使人翻筋斗的更是绝无仅有。洪均生老师能够教出这样使人飞起的捋法,但若是无陈发科那样,足够的劲力,使人飞起足够的高度,那是很危险的,使人头栽向地那可是大麻烦。
冯志强老师曾对洪老师说:跟陈发科老师推手,有时被他一震,感到恶心呕吐。一九五六年洪老师回北京再跟陈发科学习时,曾听陈发科的太太说。一九五三年陈发科到天津参加全国民族形式体育大会的表演,期间有二、三十个练各种武术的人来找陈发科比试功夫,一人只用一招就解决了。
洪老师说,陈发科遇到有人要来比试,从不推辞,但总是预先声明:你有什么绝技尽管使出来,我如不胜,甚至受伤,不但不怪你,还要拜你为师。但是我保证只是点到为止,绝不伤你一根毫毛。陈发科这样说,既表示他愿意向别人学习的态度,也说明他对自己的功夫有很大的信心。洪老师说陈发科很谦虚、谨慎,他跟随陈发科十几年,只听到陈发科说过一次:人来进攻,要让他仰跌或前扑,必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遇到真正敌人,不但要他折胳膊断腿不难,甚至要他死也不会差一步。可见陈发科技术的全面,而且功夫已很纯熟,才能有这种把握。
听了这么多陈发科的武功事迹后,或者我们会觉得和陈发科推手是很可怕的事。洪老师曾对我说。其实陈发科平时推手并不是这样,并没有随便发劲将人打飞起来,平时只是轻轻使你感觉到失势而已。顾留馨老师也说陈发科平时推手没发劲把人打出。我曾听陈立清老师讲过一件事,我没向当事人求证过,我们当成故事便可,但也说明同样的事实。说是有一位青年人,练过其它武术,一次看到陈发科的学生某先生练陈式太极拳,就问陈式拳可以用吗?某先生说当然可以,两人就试起功夫来,这青年人被打翻在地上,后来就跟某先生练陈式拳。
一天,某先生带这青年一起去见陈发科,大家轮流和陈发科推手,这青年推过手后,见不到陈发科有什么过人的功夫,等大家都推过了,便问陈发科还可以再推吗?陈发科明白他的意思,便问他:「你是否会抱头?」青年问是什么意思,陈发科说我一发劲你就抱头,然后和他再推。陈发科一发劲,这青年往后面退,越退越往后仰跌,连忙抱头,连续几次跌在地上,甚为佩服,也跟陈发科练拳了。别人发劲,被打者往后越退速度越慢,几步后便站稳了,陈发科因劲力大,打的角度高,使人越退越站不住变成仰跌。通过这些陈发科的武功事迹,不知大家对陈发科的功夫有什么样的评价,对太极拳的高境界功夫有怎样的认识?
我为什么选择介绍陈发科来让大家思考太极拳的高境界功夫呢?
有几个原因:一是陈发科是现代的人,虽然我们现在见不到他,但可以接触到许多见过他的人,听他们谈亲身的体会,这样才不会以讹传讹。平时我们可以听到许多以前的太极拳家的故事,但你不能肯定那是真的还是假的,或者是有一定的事实,但已被人夸张了许多。不真实的故事,谈谈虽然高兴,但对我们实际的学习没有帮助,甚至有害。例如洪老师讲过一件事,有一次一位同学很高兴地问陈发科,说听人家讲陈长兴(陈发科的曾祖父)的粘劲可大呢,他能手按在大理石面的紫檀木大桌上,把桌子粘起来。陈发科听了淡淡一笑:「我没有听说过我的老祖宗有这么大的本事。」如果我们听信这样的传说而去练习这样的粘劲岂不是白费功夫。或者以为太极拳高手必须有这样的功夫,我们练不到这样的粘劲,因而失去信心不敢再练太极拳了,那就很冤枉了。二是关于陈发科的武功事迹比较多,比较详细具体,也比较全面,能使我们对太极拳高功夫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有的名家虽然有一些事迹,表现出某方面的功夫很好,但是较单调,不够全面。例如某位名家能向前发人,使人腾飞出一丈多远,这是很有功夫的了,但是打人的方式不够丰富,看他做捋式的动作,就看不出具有陈发科那样能使人飞起翻个筋斗的劲,最多只是使人向前扑倒而已,不够陈发科这么典型。三是陈发科事迹里所表现出来的功夫,可以从拳理拳法分析出来,这样对我们的学习才有实际意义。例如把人捋飞起来,洪老师可以教出这样的方法,我们若功夫下得好,以后也有可能达到不过必须说明二点。第一,我这样写陈发科,当然是推崇这个历史人物,但并不是独尊陈式太极拳,我是练过多年的杨式、吴式、武式,也教过这些式多年,我也见过许多教陈式太极拳的人。关键是在具体人,他认识太极拳有多少,怎么去教,什么式都有真功夫的名家,什么式都有教不出东西的名家。第二,陈发科是达到太极拳很高的层次,技术也很全面,但并不是说所有太极拳高层次的东西他都有,其它名家也有一些高层次的技术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武式太极拳里面的向下打而使人飞起来的功夫,我就从未听到陈发科有这样做过,同时在陈式太极拳的式子里也没有专门训练这种功夫的动作(向下打使人稍微跳起的这许多人可能能做到,但不是飞起)。反观武式太极拳的动作,却有许多是为训练这功夫的。
我听我的武式太极拳老师刘积顺讲,郝少如先生向他讲过一件他祖父郝为贞的故事。郝为贞(一八四九~一九二0,是孙禄堂的太极拳老师)很有名,功夫也很好。有一次一位山西姓王的著名拳师来找郝为贞比武,郝为贞说不必,你打一套拳,我打一套拳看看就可以了。各打后,郝对王说:你的拳打得很好,只是下面太重,不灵活。王不信,要比试,遂一拳打去。郝为贞向下一打,王向上蹦起,头撞到梁上的榫头流血。郝请医生给王治,王在郝家住了一个月不回去。半年后,一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披麻戴孝来见郝为贞,说是王的儿子,他爸爸回去死了,郝以为他是来报仇的。王的儿子拿出王的遗书,说一生从未被这样打败过了要他的儿子一定要向郝学这家拳。王的儿子原来功夫已不错,学了三年已很好,遂回山西。郝少如先生说后来没再听到这人消息,因当年兵荒马乱,或者死了,如果活着,凭他的功夫一定会出名的。
我希望更多的人将自己知道的太极拳高层次的功夫(不管是哪一式的)都介绍出来,使我们大家对太极拳的高功夫有更多的认识,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学习内容,提高我们的兴趣。
※陈发科的功夫为什么能这么高
谈了上面陈发科的武功事迹后,如果你相信这是真的,那么就不应该只是知道了,聊聊而已,而是应该想一下,陈发科为什么能练得这么好?有哪几方面的因素?再对照一下我们自己,我们缺少了什么?应当从哪方面再努力充实?按我的看法,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艺得真传:
从陈发科的背景情况,我们可以知道从他的家庭和周围环境(陈家沟),他可以见到、学到真正的太极拳高功夫。特别是他的父亲陈延熙功夫确实很高,在他真正下功夫的时候,能够在他身边指导,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人很刻苦练习太极拳,可惜他的老师功夫不是很高,不很全面,虽然他们很聪明,但终其一生,连不到很高层次。相信他们若是有好的老师指导,一定也能达到更高的境界,练出更全面的功夫。
二、刻苦练习:
陈发科的刻苦练习是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很少有人达到他的刻苦程度。据他对洪老师讲,当年他为了赶上堂哥,每天练拳套少则六十遍,多则一百遍。有人说陈发科到北京教拳后,仍坚持日练二十遍。洪老师说没听陈发科说过多少遍,但当时陈发科住在河南会馆里,曾移居数屋,屋内砖地原都是好好的整块,但居住不久,必有二行砖成了碎的,可能就是他在屋里坚持练习而跺碎的。洪老师说陈发科平常少说话,单坐时常常两只手交叉练习,并嘱咐洪老师也这样做,可见他脑里时时都想着练习太极拳。有一天陈发科对洪老师说:「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与一怪物对打,我胜不了它,它也胜不了我,打了几百回合,最后各以一只手握拳单推手,虽然很紧张,但是很痛快。」洪老师说这应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有道理的。平时陈发科独坐时一定是在想象别人怎样进攻,自己怎样应付,对方又怎样变化,自己又再怎样对付。这样想多了,就变成梦。另外,我也想到陈发科平时和别人交手,一招就解决了,中国人说「无敌最寂寞」,所以碰到这怪物可伴他练习了几百回合,当然是很痛快的事。
三、终生追求:
许多有其功夫的太极拳名家都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锻炼,才能达到一定水平,成为名家。但是为什么他们达不到陈发科的高度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苦练一段时间后,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追求了,不再下苦工了。当然其中也有路子走得对不对的问题,路子不很对,一开始可能进步很快,到一定程度后就停滞不前了。因长时间不能进步,也就失去了刻苦训练的吸引力了。陈发科一直到晚年都坚持练功,我在洪老师家中见到洪老师早期的学生何淑淦先生,他一九五五年到北京大学读书,去找师爷陈发科。陈发科看他打完一路拳后,很高兴,自己表演一、二路学给何看。何说六十九岁的老人打起来非常漂亮,虽然苍颜白发,练起拳来龙腾虎跃,地动山摇。如果陈发科晚年没有练习很多拳,就不曾轻易对着徒孙表演一、二路二趟拳。因为平时练得多,才会轻易就表演一、二路二趟拳。现在的名家,年纪不大,要想看他练一趟拳都不容易,更不要说二趟拳一起练。我听陈小旺师兄讲过这样一件事:他父亲陈照旭(陈发科的儿子)当年练拳练得很不错后,就放松了,喜欢中国书法和中国音乐,每天花许多时间练习。
陈发科很不满意,有一次和几位陈家沟的亲人在家中坐谈,陈发科批评陈照旭,不应该分心练别的东西,要继续练好拳。亲人们忙打圆场,说照旭的功夫已经很好了。陈发科听后站起来,叫照旭和他推手,一搭手就把他打起几尺高。照旭知道父亲的苦心,也知道自己的境界仍差很还,把乐器、纸笔等东西烧了,专心练拳,功夫又长进了许多。通过这件事,我们可看到陈发科的追求不同于一般人,在一般人眼里已经是很好的功夫了,但陈发科看到的是太极拳里面更高的境界。他终生追求,从不放松,才能达到超过常人很多的高度。
四、过人劲力:
陈发科能把人打得那么高那么巧妙,除了技术精湛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他有过人的劲力。中国有句俗语说「熟能生巧」,技术练得纯熟,就能用得很巧妙。在武术方面,我想还能加上一句:「强能生巧」,虽然技术熟了能把人打飞起来,若是劲力不够,巧的范围就小许多了。若是劲力足,打人打得够高,才能控制从围墙、窗口飞出,才能使人翻筋斗仍有足够的高度可转至足落他,如同大人玩小孩就容易得多了。
所以我们的追求,不单在技术方面,也要有劲力方面。洪老师讲过一件事:李剑华身高近二米,体重二百斤以上,有一次和同学们练推手,说单凭我的体重,别人就难把我推出。陈发科一时高兴,说「真动不了你?」说着一手贴住李剑华的脖子,一手握李脚腕,将他平举起来。把二百斤重的人这样平举起来,要比举二百斤的杠铃难许多。我也听陈小旺师兄讲过,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垚(一八四一~一九二六,陈鑫的哥哥)有一对铁剪,每条十六斤,一对三十二斤,陈垚死后别人不能使用,仅陈发科一人能够使用。一只手持十六斤的铁棒作兵器使用,确实需要大力气。
洪均生老师说,和陈发科推手时,肢体接触之处,一点不觉其有力。但在试验动作中,又好似他的后备力力大无穷,如同将被大风吹得站立不住一般。洪老师又说,陈发科在坚实的土地上练扫膛腿时,地面被左右足划出二个半圆,沟深寸许。另外他跺地碎砖,震脚屋顶落沙,都足见他腿劲之利害。
五、品格高尚:
谈了上面四点,本不想再谈这一点,一方面怕文章太长,一方面好象这和太极拳技艺的高低不大有关系。但考虑到使大家对陈发科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而且中国人自古以来评价艺术总是说「艺如其人」,有什么样的品质,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其实这是对的,平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品质并不是很好的(但同时也不是很坏的)人,其太极拳造诣也不错。但这些人仅仅是不错,却是不可能达到陈发科这样的高度的。例如骄傲自以为是的人,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进步,因为他不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一个人必须常常觉得不足,才会不断地进取,使自己更上一层楼。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心里老是想把别人打倒打伤,当然不会花时间精力去学习让人飞出而不受伤的艺术了。
陈发科是非常谦虚的人,从不吹嘘贬低别人。洪老师说,凡练太极拳的人,差不多都喜欢说太极拳是内家学,内家拳比外家拳高级。但陈发科从不把自己练的拳看成至高无上的内家,他说:「什么事物都有内外,才学必须从外形入手,经过多年钻研,才能逐渐深入,得到内里的精华,学太极拳是这样,学别的拳也是这样,都有内外,也都由外才能入内」。所以有人问陈发科哪种拳最好,陈发科回答说:哪种拳都好,如果不好早被淘汰了。拳的好坏,全在于怎样教和怎样学。陈发科对外面练拳的人也从不随便说人家不好,学生问到某某的拳练得怎样,陈发科的回答常常有三种:练得好或者不错,练得有功夫,另一种是我看不懂。后来久了,洪老师他们明白他的意思,练得好或不错是赞许的;练得有功夫的,是指拳练得不怎么样,但肯苦练;说不懂的,是拳练得不好功夫也一无可取的。对于别人的贬低,陈发科却毫不介意。有一位姓刘的医生,原跟北京一位某学派的宗师某老师学,后来也跟陈发科学。一天,刘医生生气地对陈发科说:某老师老说陈式太极拳不好,陈发科功夫也不行。陈发科听后反而笑说:他说咱们不好,咱们也没说自己多好,他说他的,咱练咱的,不要理他。前面已提到为了保全另一位老师的职位,陈发科宁愿不去民国大学教拳。前面提到与沉三较艺的事,洪老师还谈到有关的另一件事,说沉三走后,有个同学冒然说:「既然如此,老师怎么不摔他一下?」陈发科听后立刻沉下脸来问他:「摔他一下?为什么要摔他?」这同学见老师生气,吓得不敢回答(陈发科平时与学生说话都是和颜悦色的)。陈发科又厉声问他:「你说,你说,你说在大庭广众之中,愿不愿意让人摔一下?」这同学吶吶说:「不愿意」。陈发科说:「啊,你也不愿!自己不愿意的事,怎么对人来施。连想都不应该想。」又和颜悦色教导说:「一个人成名不易,应当处处保护人家的名誉。」
听过陈发科的武功事迹后,许多人都会产生一个印象(我也如此),他一定是一位威武严肃,感情冷漠的人。其实恰恰相反,洪老师跟我讲过二件小事,这样的小事或者别人不会写进文章里,但我觉得很有意思,会使你改变对陈发科的印象的。三十年代,当时陈发科的小儿子陈照奎(一九二八~一九八一)几岁大,有一个女孩子(我已忘了洪老师说的名字)十六岁,因身体不好跟陈发科练拳,结果身体好了,对陈发科很有感情,称他为爸爸。她哥哥是在军队任职,后来军队调动要离开,但她不愿意,就留在北京。一天,洪老师到陈发科家,一进门就看到陈发科坐在椅子上流眼泪,陈照奎背靠在墙哭,女孩站在他旁边也在哭,忙问是什么事。原来这女孩教陈照奎读书,陈照奎不认真,学不会,她打了陈照奎一手掌,陈照奎哭了,女孩也哭,陈发科见了也哭了。想不到陈发科这么容易动感情吧?
一九五六年洪老师再回北京跟陈发科练拳,有一次提到这女孩(当时是二十几年后,已不是女孩了)的情况,陈发科说她每天早上在某公园教陈式太极拳。一天早上,陈发科、洪老师及另一位同学三人去公园看这女士教拳,她看到他们来了,怕羞不敢教,使跑过去推陈发科说:你们走吧。陈发科他们笑着走了,这时的陈发科不是一个严师,倒像一个慈父。陈发科对母亲非常孝顺,其母晚年瘫痪在床数年,饮食便溺都需人扶持。她的身体很重,每当便溺或换褥子,总由陈发科抱起,晚上不得安睡,故此两眼布满红丝。每当有宴会时,陈发科总以一小杯白酒相陪,大家劝他多喝点,他笑答:「我在二十岁以前爱喝酒,喝三、五斤烧酒没问题,有一次我和小舅舅开了一坛酒对饮,一下子喝光了,都醉得不省人事。我过了三天才醒过来,小舅舅却醉死了。从此,我母亲嘱咐只许喝一小杯酒。」难得陈发科这样听母亲的话,也有坚强的意志,一决定就能终生戒了,这意志力也是他能终生努力练拳的保证。
※现在还能出陈发科吗?
我们知道了陈发科有多高的功夫,也知道了为什么他能练得这么好,那么我们再想想,现在还能出陈发科吗?换句话说,现在的人能够练到陈发科这样的高度吗?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因为这是关系到太极拳以后的发展,关系到太极拳的命运。以后我会另写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现在简单谈一下。如果现在世界上有十个陈发科这样的太极高手,那么推手比赛将会非常精彩,一定会吸引到比拳击更多的观众。因为太极高手的发劲非常干脆,多种多样,把人打出很远而不使人受伤。相反拳击仅是击人,使人受伤,不如太极拳既文明又精彩。比如一个捋式,使对手在空中翻个筋斗跌下而不受伤,会不会比一个勾拳把对手下巴打烂更好呢?一个发劲把对手打得腾空飞起,跌到台下,会不会比一个重拳把对手打昏迷倒地爬不起来更文明更吸引人呢?如果能吸引到许多的观众观看推手比赛,那么世界上将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太极拳,而且学习的人会更认真努力,太极拳的水平就会大大提高。如果现在世界上有十个陈发科,那么爱好太极拳的人就会比较容易知道应该怎样去学习,就不会学了一点低水平的太极拳就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学不到高水平的太极拳而苦恼,而丧失对太极拳的兴趣。所以现在能出太极拳的真正高手,是非常重要的。
要出陈发科式的人物,先决条件是艺得真传。世界上刻苦练习武功的人很多,因为学习的东西不同,刻苦练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那么现在世界上有陈发科这样的高手来传授高层次的太极技艺吗?答案肯定是没有的,事实上不单是没有,而且差得太远。那么退一步来看,现在世界上还有人懂得太极拳的高层次的技巧吗?这是一个未知数,我想比较接近陈发科的全面掌握应该是没有,但是在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掌握应该是有少数的人存在。现在我们先来弄清楚什么是太极拳的高层次技巧。是不是像一些人所做的,把人打在地上,或把人的手弄断,或者让人推得摇来晃去而不移动两足就是太极拳的高功夫呢?肯定不是的。能够把人打伤、打倒甚至打死,这是全世界的武术所具有的一般技巧。被人推不动、打不伤,这也是中国武术里许多门派所具有的东西。所以在太极拳里,那些把人推出、推倒,用擒拿手法制服人,把对手的肢体打断或打伤人,或者用柔软的手法使人推不动,都是太极拳里一般的功夫。太极拳里比较高级的功夫,大概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能够发劲把人干脆的打出去,这是一般武术所没有的,也是一般练太极拳的人所达不到的。当然,怎样发劲和怎样把人打得干脆有许多不同的方法,这里暂不讨论,能够在比较多种的情况下发劲把人干脆打出,就可算是真正的太极拳家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被称为太极拳家的人并不能把人干脆打出。再高一层,就是发劲把人干脆打出时,能够使人双足离地腾空而出。当然这里面要分辨清楚是怎样使对方腾空而出的,因为平时推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情况,当一方蹲得比另一方低时,从下面斜向上推出,对方可能会双足离地跳出。这样的推法许多人都能做到,并不需高水平。高水平的是自己的身并不一定比对方低,甚至手是从上向下打的,都能使对方飞起。关键是在懂得用劲。这样的功夫在极少数中国武术里面也有。第三层是同样能够发劲把人打得腾空飞起,但主要是利用对方的力量,并且能很好控制对手,这是需要更高的太极拳技术的,须能够巧妙使用自己的劲和对方的劲,这是其它中国武术所没有的。陈发科所以能够把人打得那么高,就是利用对方的力量,再加上自己的劲。如果仅仅使用自己的力量,就不可能把一个一百几十斤的成年人掷到那么高。事实上在第一层次中有一些人就能主要利用对方的力量把人打出的,只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劲不能做到立体螺旋,无法使对方腾空飞起,这是很可惜的,陈发科的高足洪均生老师就能很好做到,以前我曾写文章介绍过他,现在再举一个例子。据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师兄弟陈中华先生讲,一九八0年他到济南的山东大学读书,喜欢武术,练查拳。后来听人介绍,一天早上到黑虎泉看洪老师教拳,刚好有一团***人跟洪老师学拳,是最后一天。合影留念后,忽然一个中年***人通过翻译问洪老师是否可交手一试,洪老师答应。听到他们要比试,陈中华很兴奋,挤到前面离洪老师一米多远的地方观看。洪老师站着不动,左手仍握着烟斗,***人冲上去一拳打向洪老师右胸,洪老师不推不架,仅以右胸一抖,***人「蓬」的一声,两足离地半米多高,蹦回二、三米远。***人一脸茫然,要求再试,又是一拳打在洪老师胸上,还是蹦回二、三米。第三次不问冲上又是一拳,仍是腾空蹦回,相信这***人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陈中华也不明白,但第二天就开始跟洪老师学拳了。
根据这样的标准来看,现今的太极拳名家能有几人功夫能够达到高的层次呢?相信是少之又少。退一步来看,功夫未达到高层次,但明白高层次的技巧,或者掌握某方面的方法,就该是稍为多一些,因此可以说,太极拳高层次的技巧尚不致完全失传,不过也不是许多人明白。除了艺得真传之外,另一个出陈发科式太极拳家的重要条件是刻苦训练。现代人有可能像陈发科那样刻苦训练吗?我曾就这一问题与陈发科的学生们及一些尊崇陈发科的人探讨过,大家都觉得很难很难。其原因一方面是太极拳社会功能不同以前的时代,另一方面是现代人生活内容太多,不像以前那么简单,无可能像陈发科一样用十几个钟头练拳。不过现在我倒有不同的看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二方面来解决,一是使太极拳成为现代竞技体育,使一些练习者成为专业运动员,那就有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来训练。另一方面是改善训练的方法,使较少的时间能训练出同样的效果来。我想这一点不太难,大家通过实践,一定可以掌握、创造许多更有效的方法来,倒是第一点难度大,要花长时间努力才能实现。
※结束语:
写这篇长文的目的,是想让大家开开眼界,看一下真正的太极拳高手是什么样的功夫,和大家交流一下学习的方法和心得,希望我们都能学习到真正的太极拳,都能练出真正的功夫来。这样,才会使我们喜爱的太极拳不致日趋没落,仅仅成为一种健身的手段,而是能够发展得更繁荣,使世界上更多的人喜爱它。而且我们也在其中得到更大的乐趣,使太极拳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造福全人类。
现在我们自己要怎么做呢?前面是从整个太极拳界来讨论还能不能培养出陈发科式的太极拳大师来,这对太极拳以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依赖太极拳以后怎样发展,才能使之实现。但这对我们自己目前的练习并不会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认识了陈发科所表现出来的高层次功夫,如果我们对太极拳是真正有兴趣的话,我们就会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能够学习到这种太极拳的高技艺吗?能够练得成吗?我们来讨论。
首先还是艺得真传的问题,当我们明白什么是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后,并且知道目前太极拳水平的情况后,我们就要打破门派观念,多方面学习,才能掌握较全面的高技艺。本来太极拳甚至中国武术都无所谓门派的,只是在发展中出现一些名家,形成一定的风格特点,人们才把它分门别派来。正确对待门派,可使我们更明白这一派的风格特点,更明确地去掌握它,但不能反过来被它束缚了。
以前真正有功夫的人是不会死抱门派的。比如杨露禅自己功夫很好,但他二儿子杨班侯还跟武禹襄学,结果风格跟他不一样,功夫也很好。他的三儿子杨健侯跟他学的,风格也有改变。而杨健侯二个儿子杨少侯、杨澄甫,跟父亲不尽一样,兄弟之间差别更大,他们究竟是同一风格特点的同门派还是同样姓杨的同门派?其实他们完全不受门派观念来束缚自己的发展,怎么适合自己就怎样练,怎样发展。我们处在这个时代,如果还死抱门派观念,不单会被现代人笑话,如果古人有知,也会笑话我们。现在每一派的名家,功夫都还不及陈发科或本派以前的代表人物,我们只跟一位老师学,肯定不能较全面地掌握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我们要尊重原来的老师,尽量把他的功夫学好,然后看看还缺少什么高层次的技艺,再找合适的老师继续学习,综合多位老师的功夫,才能较全面的掌握。在现在的信息时代,要找老师比以前容易得多了,几十年前你不知道哪里有什么名家,这些名家功夫怎样。现在名家到处走、录像带到处卖,和拳友交流也很容易,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学了真功夫,又是来到刻苦练习的问题。现在我们一般的太极拳爱好者都是业余的,很难抽出许多时间练习,这是会限制我们水平的提高的。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并不是真的需要成为陈发科,但是我们都希望能掌握太极拳高层次的东西。只要我们坚持练习,尽可能抽多一点时间练,忙时少练,闲时多练,就一定会不断提高的。事实上有一个原因使我们减少了许多的练习,就是当我们练习到一个阶段后,我们对以后的学习不明白,练习了许多并不会进步,使我们怀疑,因而提不起兴趣,把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也用来做其它事了。如果我们能明确所学的东西,在练习中常常觉得会进步,那么我们就会乐于练习,把一些不重要的事放下,练习的时间就多起来了。我们若能坚持不懈追求,多学习、多练习,成不了陈发科,但成为一位真正的太极拳家并不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教导后来的人,或者他们中间能出几位陈发科,那也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了。
吴仕增
陈发科的背景:陈发科的家庭是真正的太极拳世家。他的曾祖父陈长兴(一七七一~一八五三),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一七九九片十八七三)的老师。杨露禅在陈长兴那里学了许多年,才学到太极拳的真功夫。陈长兴的父亲陈秉旺也是非常出名的太极拳家。陈长兴以保镖(护送货物的保镖)为业,经常来往河南、山东一带,山东的强盗对他非常害怕。晚年的时候,陈长兴在村里办武馆教学生。陈发科的祖父陈耕耘(享寿七十九岁)自幼跟陈长兴学拳,也以保镖为业,曾参加战斗立战功。有一次他保镖至山东莱州府,降服了当地的大盗田尔旺,莱州的百姓出钱立碑纪念他。
陈秉旺
陈长兴(一七七一~一八五三)
陈耕耘
陈延熙
陈发科
一九00年左右,当时在山东省任官的袁世凯(后来任中国第一任总统)看到这碑,请了陈耕耘的儿子陈延熙(享年八十一岁)去教他的儿子们练拳,共教了六年。陈延熙就是陈发科的父亲,陈延熙的太极拳功夫也非常好。陈发科曾讲给他的学生洪均生老师(一九O七~一九九六)听,当陈延熙去教袁世凯的儿子几年后回家,看到陈发科的太极拳功夫大有进步,非常高兴,走到院子中间,身穿皮袍马褂两手插在袖子里,叫他的子侄数人围攻他。众人一接触他的身,他略一转动,众人都纷纷跌地。当时陈发科感叹说,我比不上父亲,打人还要用手。但是洪老师说陈发科晚年也达到了这种水平了。陈延熙同时还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中国外科医师。
陈发科跟洪老师讲他练拳的故事:陈发科是陈延熙晚年生的儿子,前面有二个哥哥得瘟疫死了,所以家里人对他很溺爱。他吃东西不节制,肚子生了痞块,经常犯病,痛得在床上打滚。虽然知道练拳对身体有好处,能治病,但因为身体虚弱,就懒于去练,到十四岁时还没有练出一点功夫。
那时因为陈延熙去袁世凯处教拳不在家。请了陈发科的一位堂兄来伴他看家、种地。这位堂兄不仅身体壮实,拳也练得很好,在当时陈家沟的年轻人中是最好之一。有一天晚上,一些陈氏的长辈来陈发科家中闲谈,当谈到家传的拳时,有人惋惜说:「延熙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可惜到发科这一辈就完了,他都十四岁了,还这么虚弱,不能下功夫,这不眼看完了吗?」陈发科听后,觉得很羞耻,暗自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家传的技艺断在我手里,至少也要赶上堂兄。可是又想,我们兄弟同吃、同睡、同干活,也一同练功,我勤练能长进,但他也长进,怎样才能赶上他呢?
为着这件事,陈发科好几天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有一天早上,他们俩一起下田干活,走到半路,堂兄忽然想起忘带了一件农具。他对陈发科说:「你去拿吧,你快跑回去,我慢慢走着等你。」于是,陈发科跑回去取了农具来,赶上堂兄。午饭时,陈发科想着堂兄刚才的话「你快跑,我慢慢走等你」结果跑个来回还赶得上,联系到练拳,我如果加倍练,不就能渐渐赶上堂兄了吗?
从此,陈发科下定决心苦练,除了跟堂兄一同练,中午堂兄午睡他也练,晚上一同睡下,陈发科只睡二个多钟头,又起来练。因为怕吵醒堂兄,陈发科不敢开门到外面练,只能在二张床中间练,并把震脚等会出响声的动作都改为放松练。就这样,从十四岁到十七岁,苦练了三年,堂兄始终没发现。陈发科平时自己苦练,有时也请教其它的叔伯们练推手。但是他不敢与堂兄练,因他功夫好,一推手就来真的。
堂兄说:练武要认真练,不能跟自己人练就随便,以后习惯了,遇上敌人就会吃亏。他和自己的堂兄弟、侄儿们推手,总是一丝不让,常常把人摔得头破血流。陈发科经过三年苦练,肚上的痞块消了,个头长高了,身体发育也正常了,功夫也不知不觉间长进了。有一天,为了试试自己的进步有多大,也向堂兄提出,请他教推手。堂兄笑笑说:「好哇,我们家的年轻人都差不多尝过我的手段,以前你太瘦弱,不敢和你推。现在你壮实了,经得起摔打了,可以尝尝和我推手的滋味了。」说完他们就推起来。堂兄连续三次发劲摔陈发科,结果都被陈发科反摔出去。直到第三次摔倒后,他才醒悟,陈发科的功夫已超过他了。他心里不服气,气愤地走了,口里还嘟嚷着:『怪不得你们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大概有秘诀吧,连远不如我的,都超过我了。看来我们别支的不能练这个拳了。』
陈发科说,其实这三年父亲都没回家,没有教他秘诀,这是三年苦练的结果。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苦练的重要,经过苦练,身体变强壮,技艺也大有长进,但是这件事并不能说明太极拳没有秘诀,或者秘诀不重要。这三年虽然父亲没有教陈发科什么秘诀,但是以前父亲在家时他可能听过练拳的方法、要求,只是没有好好练。而这三年他和其它叔伯练,他们也会教他太极拳的真正技艺的。说没有秘诀,只是说陈发科并没有掌握这堂兄所不知的秘诀,大家都是练习陈氏家传的拳,由于陈发科发愤苦练,一方面是练得多,一方面也是更用心体会,所以进步快。相反堂兄练到一定功夫后,以为自己功夫已不错,练得没有陈发科多,也没有很用心去钻研,才会被陈发科超过。对于我们一般练太极拳的人,一定不可以光用苦练,必须先学习到正确的太极拳技艺,然后加上苦练,才能成功。我的陈式太极拳老师洪均生常常说,练太极拳要巧练,要动脑筋练,练得对才下苦功练。
※陈发科的武功事迹
关于陈发科的武功故事流传有许多,也很精彩,若以之为素材,可以创作出很吸引人的武打电影或电视连续剧。不过在这里我们所要谈的,是一个真实的陈发科。因为如果我们讲一些不真实、太过玄虚的,精彩是精彩,但我们不能效法,不能练习,对我们完全没有好处,而且会使我们丧失信心,以为自己不是学太极拳的材料而放弃学习。如果我们知道的是一些真实的事迹,对我们的学习就会有启发,我们可以朝这方面努力,对我们才有帮助。因此,我会选择一些不只是传说,而是可以称之为真实事迹的来介绍。
我主要根据三方面的条件来考虑是否是真实的。第一,是陈发科的学生或亲人所亲眼见到或是亲耳听陈发科自述的,而且说的人是可以信赖的。第二,这些事迹里所表现出来的武功,是合乎太极拳的道理的,可以解释的,我们也可以学习的。第三,这些武功是陈发科这个具体人所能掌握的,多人可见证的。在后面所谓的每件事我都会作一些说明,让大家考虑这件事是否可信。下面我先举一个许多报刊、书籍介绍过的,但可能是不真确的传说,分析给大家看。
有人写文章介绍陈发科,讲了一件打败「李氏三雄」的故事:一九二八年,陈发科的堂侄儿陈照丕到北京教拳,有许多人找他比试,其中「李氏三雄」叫阵最热,陈照丕没把握,怕输了败坏陈式太极拳的名声。于是,便写信请陈发科赶快来北京。陈发科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侄儿带去会「李氏三雄」。当时是夏天的傍晚,弟兄三个都在,老大坐在屋里的太师椅上喝茶,陈发科在院中等候,陈照丕进屋搭话,一看对方块大腰肥,拳头似升,不禁登时出了一身冷汗,暗想:赢了还好说,若把三叔打坏了,回去怎交代?犹豫之际,对方发话了:「是送上门来的吗?」「你不是要看看陈家拳吗?」「好!」对方那个升似的拳头,一拍桌子,壶碗都跳起来,站起身来,简直像座铁塔。这时陈发科一个箭步,早已抢到屋里。陈照丕刚闪到一旁,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怎么回事,只听他三叔「哈!」的一声吼,运用陈氏拳特有的抖发劲,早把「铁塔」扔到了门旁的窗台上。窗台砸塌了,人也没再起来。老二、老三正在发楞,陈发科问道:「还上吗?」俩人立即猫似地向后退。这时陈发科才对侄儿说:「走!」二人扬长而去。
这故事说得很精彩,使人觉得陈发科很厉害。但是有一次我和洪均生老师聊天时,他提到这件事,认为可能不是真的。当然不是说陈发科没这本事,而有别的理由:第一,陈照丕请陈发科去北京另有原因(后面我们会谈到)。第二,洪老师和其它师兄弟都没听说过这件事。第三,在北京没听过「李氏三雄」这些人,也没说是什么门派的。第四,按陈发科的品性。他是不会找上门去打人的。不是什么敌人,不会这么鲁莽。洪均生老师是很讲实际的人,最不喜欢人家乱吹不真实的东西,他觉得真实的陈发科已够我们学习了,不必添枝插叶。下面我开始讲一些比较实际可靠的事迹。
一、保卫温县县城:
陈发科曾跟洪均生老师讲过温县县政府请他保卫县城的事。陈发科没说具体是哪一年,不过可以肯定是一九二八年去北京前的事。我见有的资料说是一九二六年左右。那个年代的中国是军阀割据,盗贼四起,治安很差。那时有红枪会(一种邪教组织)攻陷附近几个县城,威胁温县县城。县政府请陈发科带学生参加保卫县城。陈发科所在的陈家沟村隶属温县,到县城后,陈发科曾捉拿二个土匪,但他没向洪老师讲具体的情况(有的书曾详细讲过这件事,细节是否正确不得而知)。另有二件事则讲得比较详细。当时县政府已先请有一武师,他听说陈发科已到,便来较艺。陈发科正坐在堂屋八仙桌的左侧椅上,左手托着水烟袋,右手拿着纸媒。这武师从屋外来,进步便发右拳,并喊一声:「这一着你怎么接?」陈发科见他从屋外来,刚欲起身迎接,站起一半,拳已抵胸,遂以右手接其右腕向前略送。这武师即仰跌门外。这武师二话没说,即回屋卷起铺盖不辞而别。当时洪老师听这事后,当然相信陈老师有这功夫,但不明白怎么能一触即发。后来自已功夫进步了。也能使人一触而飞出,明白这不过是全身的缠丝劲传到手上时圈子转小,速度转快而已。
红枪会是一种邪教组织,出战前画符念咒,就以为会刀枪不入,赤着膊来打仗。当他们围攻温县县城时,县城城门都关闭,护城河的桥吊起,只辟一个城门,陈发科站在桥上,手握没有套上铁枪头的白蜡杆应战。一个红枪会首领带着众人冲来,拿着红缨枪向陈发科扎来。陈发科用白蜡杆向他的枪一抖,枪就脱手飞出。陈发科再趁势向前一扎,杆头扎穿他的身子,其它的道徒见首领被杀,慌忙逃走,县城保住了。
一九五六年洪均生老师自济南返北京再向陈发科学拳时,温县新政府派二个人找陈发科了解这件人命案的事。陈发科送走二人后对洪老师说,本是为民除害,变成麻烦事。但红枪会是属被新政府取缔的反动组织,新政府也没有麻烦陈发科。
二、离开家乡前的表演:
陈发科向洪老师请他到北京教拳的起因:他的堂侄陈照丕(一八九二~一九七二)从家乡押送中药材去北京(当时称北平)。那时候北京盛行杨式太极拳,并且知道杨式是从陈家沟来的。有些河南会馆的人知道陈照丕是陈家沟的人,也会陈式太极拳,就很高兴,认为是河南人的光荣,请他在北京教,许多人跟他学。后来南京市(当时的首都)市长魏道明知道后,以高薪请陈照丕去南京教拳。这使陈照丕很为难,因为南京请的薪金很高不去很可惜,但北京的学生学不久,舍不得让他走。后来地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对北京学生说,我的太极拳是我三叔教的,他的功夫好我百倍,现在他在家乡无事,我请他来教你们。于是邀请陈发科至北京教拳。
我的陈式小架太极拳老师陈立清(一九一九生,陈氏十九代)曾跟我讲过一件陈发科的事。陈立清老师是家中独女,小名赛男,小时候爬树、翻墙、上屋顶,比男孩子胆更大。她父亲陈鸿烈是陈式小架代表人物之一,比陈发科小一辈份,但大二、三岁,跟陈发科同月、日、时出生。
陈立清老师九岁那年,有一天跟父亲在路上见到陈发科,陈发科谈到应邀往北京的事,并说晚上召集他的学生和一些亲人在陈家祠堂内作临别聚集、打拳。陈立清老师怕大人不让她进去,晚上提早从后墙爬树翻墙藏于供桌下,等到大人表演拳术了她才走出来看。陈发科的徒弟约一、二十人,众人打完拳后,陈发科表演,陈发科一震脚,屋顶的沙土被震落作响,一发劲,附近灯烛的人即恍动有声。最后,陈发科与徒弟推手,一发劲徒弟即掷上墙后掉下来。陈立清老师仅看过陈发科这一次的表演(平时各人在自家的院子练拳),印象非常深刻。
陈发科和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
陈立清老师讲过她父亲的功夫给我听,他练的是小架,功夫也很好,但没陈发科这么好。陈发科练的是大架,不同派别的,陈立清老师不会无端端替陈发科吹嘘的。陈老师说陈发科是当时陈家沟村功夫最好的人。并说从陈长兴到陈发科,他们这一支代代都功夫非常好,人品非常好!
三、刘慕三带学生学习陈式太极拳:
洪均生老师年轻时身体不好,一九二0年经邻居介绍,跟刘慕三先生学习吴式太极拳。刘先生是吴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一八七0~一九四二)的高足,学习吴式已有三十多年,在北京很有名气。刘当时约五十岁,在北京电报局任报务主任,每天早上二、三十个学生到他家里来练拳。刘先生留学过法国,有文化,重视理论,善于讲解,要求学生很严格。刘先生的功夫,在洪老师他们看来是非常高深的。
他的身躯虽然较胖大,但练起拳、剑却非常轻灵、稳健、潇洒。他的推手功夫更使人佩服,和学生推手,或用轻灵劲,或用沉重劲,无不随意,使对方站立不稳。他讲粘劲时,常让学生们站稳,他伸掌做按的发劲,当手掌还未接到胸前,就立刻略收,学生像被吸引住似的身向前倾,站立不稳,这是他巧妙利用学生的反应的功夫。
刘先生主张练拳越慢越好,功夫越深,才能练得越慢而不停顿。一九八二年洪老师与马岳梁(一九0一~一九九八)在上海见面,谈到刘先生,马老说认识,是师兄弟。洪老师开玩笑说我应称你为师叔,马老哈哈大笑。
洪老师练吴式约半年后,他们在北京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京剧名武生杨小楼跟陈家沟来的陈发科学陈氏太极拳。他们非常感兴趣,想看看陈式太极拳是怎么样的,因为知道杨式是从陈式来的,大家商议后,刘先生出面,托人请陈发科来刘家,面谈教拳事宜。
陈发科当时四十二岁,来到后寒喧数语,就脱去外衣到院中表演。洪老师他们想,太极拳功夫越好练得越慢,准备用一、二个小时来看这名家表演。那知道两趟拳才练了十几分钟,不仅动作迅速,还不断震脚、跳跃、拳带风声的发劲,使洪老师他们瞠目结舌。陈发科表演后略坐即走,他一走,学生们就大发议论:太极拳要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这么快,不是把丝抽断了,震脚震得屋顶掉沙,那有这样的猫行?等等。但是刘先生功夫好,见识高一筹,他说:「动作虽快,却是圆的旋转,虽然发劲多,却是松的,从手臂看,肌肉也不是鼓成块的,应属内功。既然已托人请来,那就先跟他学学,等学完套路,我先和他推推手。如果比我高,就学下去,否则,就不必多花钱。」于是,每人每月交大洋二元,三十人凑足六十元,每星期陈发科来教三次。
刘先生经常教导学生,练太极拳要立身中正,不许前俯后仰,折了腰劲。步法要虚实变化,灵活稳当。刘先生和陈发科试验推手,是在学完一路之后,洪老师他们觉得刘先生水平很高,应该和陈发科差不多的。谁知一接触,差距立分,而且距离太悬殊了,简直难以相信。刘先生像个三岁的孩子,完全不能自主,略被前引即俯倾,略被挤按即后仰,腰劲不但全折了,步法也全乱了。而且陈发科一次捋时,误将刘先生肘关节扭伤,贴上膏药,还疼了近一个月。因此,后来学生们几乎不敢学推手,陈发科笑说:「他有小顶劲,我没注意,才误伤。你们松着随,我注意点,就没事。若教推手就伤人,那还行。」刘先生带着学生就继续学下去。
四、许禹生学陈式太极拳:
许万生(一八七九~一九四五)出身清朝贵族,家中重视练武,从小就跟许多名家练武,曾跟董海川的学生刘凤春学八卦掌,跟杨澄甫(一八八三~一九二六)的父亲杨健侯(一八三九~一九一七)学杨式太极拳,功夫很好,是当时北京武术界的领袖。一九一二年创办北京体育研究社,任副社长(社长由当时的北京市长挂名)。曾聘请吴鉴泉(一八七O~一九四二)、杨澄甫、孙禄堂(一八六一~一九二二)、纪子修、程有龙(?~一九二八,董海州的学生程廷华之子)等名家在该社任教。后来经人介绍向陈发科学拳。会面后,陈发科因他年纪较长,又是有名人物,主动提出作为半师半友,交流武术。学了几年后,许禹生对人说:「当时陈师照颐我的声誉,以友自居。今天我才感觉到我们功夫差距太大了。便是让我邀请北京武术界,当着大家的面,磕头拜师,我也甘心情愿。」能让许禹生这么说是非常不容易的。许自己功夫很好,也知道杨健侯、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等太极拳名家的功夫,陈发科若没有特别的功夫,是不会让许口服心服说出这样的话来的。
洪老师曾见许禹生和陈发科练推手,许一用劲就被陈发科打起离地数尺而跌出。有一次许禹生谈破解左手拿之法为:以右拳用力猛砸对方左臂弯,左手就可以撤出,随即以右拳上击对方下颊。陈发科开玩笑说让他试试。当许欲砸下时,陈发科即将手指加强缠劲,许竟噭声跪地。
陈发科曾对洪老师说过:「禹生的功夫不错,发劲虽未掌握缠丝,却也发得干脆。」这句话也是对我们一个提醒:发劲不但要干脆,好的发劲也须具备缠丝(螺旋)。因为有一些人或书刊谈到太极拳的发劲时总强调要干脆,「向前直射」,以为化劲才须螺旋,不知发动同样也须螺旋。当然这个螺旋须掌握得好才不会破坏干脆。
九二六年杨澄甫的学生陈微明出的太极拳书,就有杨澄甫和许禹生推手的照片四张。顺便谈一下,沉家桢(一八九一~一九七二)也是幼年爱武,后跟杨健候学太极拳,杨健侯死后继续跟杨澄甫学拳多年,一九二八年开始跟陈发科学陈式太极拳,有十年之久,是北平国术馆名誉董事长,也是武术界名人。一九六三年与顾留馨合着有《陈式太极拳》一书,影响很大。
五、李剑华试艺:
李剑华也是刘凤春的学生,八卦掌的功夫很好,身材高大,体重在二百斤以上,是当时东北大学(学校在北京)的武术教师。某年(洪老师不记得是具体哪一年),北京举行武术擂台赛,由许禹生主持。有一天在许家里商量比赛的方法,大家拟请陈发科担任裁判,但陈发科说自已只懂陈式太极,不懂其它武术,裁判错了反而不好,推辞不做,许禹生就请陈发科任大会的顾问。当时的比赛是没有分体重级别的,抽签抽到谁,谁就是对手。谈到比赛的时间时,大家同意每对打十五分钟,陈发科提出:「这样太长了,每小时才能赛出四对八人,那么多人要赛多少天才能完?再说打笨架的十五分钟也分出胜负来了。这还是武术比赛吗?」大家见他说得有理,便问他认为须多少分钟。陈发科说:「三分钟如何?」李剑华说:「三分钟够吗?」陈发科说:「这是迁就一般人的水平,若依我说,则口里说一、二、三,甚至只说出一字,便胜负立判,那才叫武艺呢。」李剑华笑说:「能那么快吗?」陈发科亦笑说:「不信,咱们就试试看。」于是让李进着,李的手到陈发科胸前,陈发科以横放在胸前的右手接着,向左稍一转身,用右肘发劲,把二百斤重的李剑华打起尺许,发出数尺远,撞在墙上,将许禹生室内墙上挂的照片镜框碰下来好几个。大家哄堂大笑,李剑华也边笑还说:「信了,信了,可是把我的灵魂都吓飞了。」陈发科笑问:「你怕什么?」李说:「你要伤着我呢?」陈问:「你哪里疼了?」李摸摸身上,哪里也不疼,回想被打时,仅仅感到擦着衣服,便腾然飞起。事后,李见所穿礼服呢马褂上有一片墙上的白灰,拍打不掉,要用刷子刷才去掉。大家无不叹服,赞为绝技,这是洪老师目睹的事,他曾跟我讲述陈发科当时的动作,说是用拗拦肘的方法打的。这件事不单说明陈发科的功夫很好,也说明陈发科对自己的功夫很有信心。因为陈发科说这话并不是对自己的学生说的,自己学生平时有推过手,知道他们的水平,知道一招就可把他们打出。但当时在座的是北京武术界的名流,每人都各有专长,要让这些名家一招而分胜负,那必须是功夫高得不得了。当然,陈发科并不是狂妄无知的人,而是在讨论到武术的真谛时不经意的流露。陈发科认为真正的武艺应当是这么高的,不但跟不懂武术的人打笨架不同,也跟一般练武术的人水平大不相同,才是真正的「武的艺术」。李剑华后来也跟陈发科学习陈式太极拳。
六、与沈三较艺:
沈三是当时中国最有名的摔跤专家,就在上面提到的北京武术比赛大会上,有人介绍沉三和陈发科相识。二人互道仰慕后,沉三直爽地说:「我们学摔跤的人对太极拳没有认识,总以为这个套路只是活动身体,而不是武术,如果在比赛会上,练太极的抽签恰好和摔跤的成对,该怎么办?」陈发科笑笑说:「那也不能抽了不算,当然也该有办法,比如过去打仗,岂可挑选对手?不过,我却不一定准能应付。」沉三说:「咱们研究研究。」陈发科说:「我虽不会摔跤,但也喜欢看摔跤比赛。」说着把两臂伸过去给沉三抓住,并说:「我见过摔跤是这样先抓。」洪老师和同学们都暗想:今天二位名家比试,有眼福欣赏了。沉三刚握住陈发科手臂,刚好有人呼唤他们去商量什么事。沉三撒开了手,二人相视哈哈一笑,一同走去,洪老师他们为看不到比试而感到遗憾。
过了两天,洪老师正在陈发科处闲坐,沉三提着四包礼物进来,陈发科赶快起立欢迎。坐定,寒喧几句之后,沉三说:「那天多亏陈老师让我。」陈发科笑说:「哪里,哪里,彼此,彼此。」洪老师和同学们听后都不明白,因为没见到二位老师比试。沉三看他们的神气,就问:「你们老师回来后没和你们说么?」他们回答:「没说,什么事呀?」沉老激动地一拍大腿说:「咳!你们的老师真好,可要好好地跟他学呀,他不但功夫好,德行更好!你们认为那天我们俩没比试吗?『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陈老师让我握着他的两个胳膊,我想借劲借不上,腿也抬不起来,我就知道他的功夫比我高得多,所以我愿意交这么一个好朋友。」
七、震脚碎砖:
有一次有朋友介绍陈发科去民国大学教拳,陈发科听说该大学在半年前请了一位原来做小贩的人去教武术,就提出自己的意见,说不要辞去原来这位教师他才去教。学校方面提出让陈发科去学校谈谈,见面谈后,陈发科表演,表演至双摆莲接跌岔的震脚,只听一声巨响,竟将地上铺的一块大方砖震碎,碎块喷到洪老师他们围观的人脸上都觉得痛。
这大学是办在一所旧王府内,地上铺的是二、三寸厚很坚固的大砖,竟被震碎了。在回家路上,陈发科对洪老师说:「今天不小心,给人家毁了块砖。」洪老师问怎么能震碎,陈发科说:「震脚不是使劲跺,而是将全身三、五百斤力一并沉下去的。」后来,因这所大学是私立大学,不愿支付二位武术教师费用,陈发科便用不习惯集体教学为由推辞不去。后来洪老师才明白,陈发科震碎砖并不是无意的,是不使他们认为他是没功夫不敢去教的。
八、踢飞疯狗:
当年北京有一条新开的马路,是南北走向的大街,路面宽十余米。一日,陈发科与洪均生老师及另一学生自北向南走在东边的人行道上,忽听后面多人惊叫,原来是一条三、四十斤的大疯狗在路东边咬伤一妇女后,又窜到西边咬了一位正坐在车斗上的人力车夫。当他们回头时,那狗又向路东边窜来,直扑陈发科。陈发科不慌不忙向上扬起右手,同时飞起右脚,踢到狗的下颊,把这大疯狗踢飞过马路,惨叫一声,满口流血,跌死在路西边地上。陈发科说:「凡是恶狗都是跳起来咬人颈部,但被咬的人多数是伤及腿部,这是由于人一闪,狗扑空落下,正好咬到腿部,我见狗跳来,一扬右手,它必然眼向上看,露出下颊,一踢就准。」这说明陈发科有很丰富的生活知识。能一脚就踢中扑来的狗,我想许多练武术的人或许可以做到,但一脚把三、四十斤的狗踢飞十几米远,则需要很好的功夫加劲力。八十四年我在洪老师家听到他提到这件事,当时他说十几斤的大狗,我是养过狗的。十几斤就不算大狗,我向洪老师问清楚这狗究竟有多大,比外面马路上普通的狗大吗?洪老师比划了一下,说比外面的普通狗(当时中国尚甚少养洋狗)要大。我跟洪老师说,这样大的狗最少有三、四十斤重。后来洪老师写书时,不再用十几斤,增加到二、三十斤重,但还是不用我说的三、四十斤。其实我说三、四十斤是最少的估计,这说明洪老师写陈发科的事迹时是很谨慎的,宁可说少,不愿说多。
九、和擅腿者比试:
我听陈发科的学生雷慕尼老师(一九一一~一九八六)讲过一件事。有一次陈发科正在教拳,有一位擅长用腿的人来找陈发科比试功夫。陈发科谦让一下,来人坚持要试,二人便交手。来人踏近飞起一脚踢陈发科,陈发科闪身一避,一手接住他的脚,另一手插在其档下,一发劲,来人便飞出围墙外,在围墙外再进来跟陈发科谈话。雷老师说陈发科没说他用的是什么招式,但他看到的动作是像野马分鬃。因当时没考虑到写文章,我没仔细问清围墙有多高,那个人被发劲时离围墙有多远。但不管多高多远,本事不够的人肯定无法把人打飞出而不使他受伤,还能走进来谈话。雷慕尼老师是一位很谦和的老人,我是相信他所讲的。
十、跟摔跤运动员的比试:
顾留馨老师(一九0八~一九九0)曾讲过一件事:某年在北京有摔跤比赛,一名运动员把对方摔到观众席那里去,只见一位老人接住这名运动员,一下把他发回场内,全场哗然,后来大家才知这位老人就是陈发科。一天,几个摔跤运动员找到陈发科家里,希望见识一下陈发科的功夫,陈发科同意,让其中一人两手抓住他的手臂,只见他向右一转身,便把这人打到右边的衣橱上。另一位再试,同样抓陈发科的手臂,他看到前面那人被打向右边,便向陈发科左边用力,只见陈发科向左一转,把这个人打起,从窗口飞出屋外。我没有问顾老师,但我估计不是他亲眼看到的。不过顾老师见多识广,他一定是相信陈发科有这本事,才会讲这样的故事给别人听。顾老师曾跟洪老师讲过,一次他和陈发科练推手时,把陈发科双手封住,想加劲按出时,突然觉得陈发科小臂上似有电流,一下子被陈发科打出老远,叹为神技。
十一、其 它:
一九八七年二月,我专程到深圳市去拜会在那里教外国人太极拳的冯志强老师(一九二七年生)。一天晚上在他住的宾馆房间里聊天,他谈到陈发科推手发劲时,听到啪啪二声,原来把人发上屋顶,然后掉下地来。当时在场有一个人听了不相信,说那有这么厉害的人,冯老师笑说: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有什么不相信?宇宙飞船飞上月亮你相信吗?那还不是亲眼看到的。洪均生老师讲过,陈发科有时高兴,在地上划二条短线一条长线后,与学生推手,一发劲让学生向后跳三步,前二跳踏在短线上,最后落在长线上,每次都准确不误。洪老师又说,有时陈发科把学生一捋,使学生在空中翻个筋斗才跌下。这是难度极高的动作,平时我们看人捋时,都是把人捋向前扑跌,能使人被捋而两脚离地飞起就很少了,而像陈发科这样能使人翻筋斗的更是绝无仅有。洪均生老师能够教出这样使人飞起的捋法,但若是无陈发科那样,足够的劲力,使人飞起足够的高度,那是很危险的,使人头栽向地那可是大麻烦。
冯志强老师曾对洪老师说:跟陈发科老师推手,有时被他一震,感到恶心呕吐。一九五六年洪老师回北京再跟陈发科学习时,曾听陈发科的太太说。一九五三年陈发科到天津参加全国民族形式体育大会的表演,期间有二、三十个练各种武术的人来找陈发科比试功夫,一人只用一招就解决了。
洪老师说,陈发科遇到有人要来比试,从不推辞,但总是预先声明:你有什么绝技尽管使出来,我如不胜,甚至受伤,不但不怪你,还要拜你为师。但是我保证只是点到为止,绝不伤你一根毫毛。陈发科这样说,既表示他愿意向别人学习的态度,也说明他对自己的功夫有很大的信心。洪老师说陈发科很谦虚、谨慎,他跟随陈发科十几年,只听到陈发科说过一次:人来进攻,要让他仰跌或前扑,必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遇到真正敌人,不但要他折胳膊断腿不难,甚至要他死也不会差一步。可见陈发科技术的全面,而且功夫已很纯熟,才能有这种把握。
听了这么多陈发科的武功事迹后,或者我们会觉得和陈发科推手是很可怕的事。洪老师曾对我说。其实陈发科平时推手并不是这样,并没有随便发劲将人打飞起来,平时只是轻轻使你感觉到失势而已。顾留馨老师也说陈发科平时推手没发劲把人打出。我曾听陈立清老师讲过一件事,我没向当事人求证过,我们当成故事便可,但也说明同样的事实。说是有一位青年人,练过其它武术,一次看到陈发科的学生某先生练陈式太极拳,就问陈式拳可以用吗?某先生说当然可以,两人就试起功夫来,这青年人被打翻在地上,后来就跟某先生练陈式拳。
一天,某先生带这青年一起去见陈发科,大家轮流和陈发科推手,这青年推过手后,见不到陈发科有什么过人的功夫,等大家都推过了,便问陈发科还可以再推吗?陈发科明白他的意思,便问他:「你是否会抱头?」青年问是什么意思,陈发科说我一发劲你就抱头,然后和他再推。陈发科一发劲,这青年往后面退,越退越往后仰跌,连忙抱头,连续几次跌在地上,甚为佩服,也跟陈发科练拳了。别人发劲,被打者往后越退速度越慢,几步后便站稳了,陈发科因劲力大,打的角度高,使人越退越站不住变成仰跌。通过这些陈发科的武功事迹,不知大家对陈发科的功夫有什么样的评价,对太极拳的高境界功夫有怎样的认识?
我为什么选择介绍陈发科来让大家思考太极拳的高境界功夫呢?
有几个原因:一是陈发科是现代的人,虽然我们现在见不到他,但可以接触到许多见过他的人,听他们谈亲身的体会,这样才不会以讹传讹。平时我们可以听到许多以前的太极拳家的故事,但你不能肯定那是真的还是假的,或者是有一定的事实,但已被人夸张了许多。不真实的故事,谈谈虽然高兴,但对我们实际的学习没有帮助,甚至有害。例如洪老师讲过一件事,有一次一位同学很高兴地问陈发科,说听人家讲陈长兴(陈发科的曾祖父)的粘劲可大呢,他能手按在大理石面的紫檀木大桌上,把桌子粘起来。陈发科听了淡淡一笑:「我没有听说过我的老祖宗有这么大的本事。」如果我们听信这样的传说而去练习这样的粘劲岂不是白费功夫。或者以为太极拳高手必须有这样的功夫,我们练不到这样的粘劲,因而失去信心不敢再练太极拳了,那就很冤枉了。二是关于陈发科的武功事迹比较多,比较详细具体,也比较全面,能使我们对太极拳高功夫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有的名家虽然有一些事迹,表现出某方面的功夫很好,但是较单调,不够全面。例如某位名家能向前发人,使人腾飞出一丈多远,这是很有功夫的了,但是打人的方式不够丰富,看他做捋式的动作,就看不出具有陈发科那样能使人飞起翻个筋斗的劲,最多只是使人向前扑倒而已,不够陈发科这么典型。三是陈发科事迹里所表现出来的功夫,可以从拳理拳法分析出来,这样对我们的学习才有实际意义。例如把人捋飞起来,洪老师可以教出这样的方法,我们若功夫下得好,以后也有可能达到不过必须说明二点。第一,我这样写陈发科,当然是推崇这个历史人物,但并不是独尊陈式太极拳,我是练过多年的杨式、吴式、武式,也教过这些式多年,我也见过许多教陈式太极拳的人。关键是在具体人,他认识太极拳有多少,怎么去教,什么式都有真功夫的名家,什么式都有教不出东西的名家。第二,陈发科是达到太极拳很高的层次,技术也很全面,但并不是说所有太极拳高层次的东西他都有,其它名家也有一些高层次的技术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武式太极拳里面的向下打而使人飞起来的功夫,我就从未听到陈发科有这样做过,同时在陈式太极拳的式子里也没有专门训练这种功夫的动作(向下打使人稍微跳起的这许多人可能能做到,但不是飞起)。反观武式太极拳的动作,却有许多是为训练这功夫的。
我听我的武式太极拳老师刘积顺讲,郝少如先生向他讲过一件他祖父郝为贞的故事。郝为贞(一八四九~一九二0,是孙禄堂的太极拳老师)很有名,功夫也很好。有一次一位山西姓王的著名拳师来找郝为贞比武,郝为贞说不必,你打一套拳,我打一套拳看看就可以了。各打后,郝对王说:你的拳打得很好,只是下面太重,不灵活。王不信,要比试,遂一拳打去。郝为贞向下一打,王向上蹦起,头撞到梁上的榫头流血。郝请医生给王治,王在郝家住了一个月不回去。半年后,一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披麻戴孝来见郝为贞,说是王的儿子,他爸爸回去死了,郝以为他是来报仇的。王的儿子拿出王的遗书,说一生从未被这样打败过了要他的儿子一定要向郝学这家拳。王的儿子原来功夫已不错,学了三年已很好,遂回山西。郝少如先生说后来没再听到这人消息,因当年兵荒马乱,或者死了,如果活着,凭他的功夫一定会出名的。
我希望更多的人将自己知道的太极拳高层次的功夫(不管是哪一式的)都介绍出来,使我们大家对太极拳的高功夫有更多的认识,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学习内容,提高我们的兴趣。
※陈发科的功夫为什么能这么高
谈了上面陈发科的武功事迹后,如果你相信这是真的,那么就不应该只是知道了,聊聊而已,而是应该想一下,陈发科为什么能练得这么好?有哪几方面的因素?再对照一下我们自己,我们缺少了什么?应当从哪方面再努力充实?按我的看法,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艺得真传:
从陈发科的背景情况,我们可以知道从他的家庭和周围环境(陈家沟),他可以见到、学到真正的太极拳高功夫。特别是他的父亲陈延熙功夫确实很高,在他真正下功夫的时候,能够在他身边指导,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人很刻苦练习太极拳,可惜他的老师功夫不是很高,不很全面,虽然他们很聪明,但终其一生,连不到很高层次。相信他们若是有好的老师指导,一定也能达到更高的境界,练出更全面的功夫。
二、刻苦练习:
陈发科的刻苦练习是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很少有人达到他的刻苦程度。据他对洪老师讲,当年他为了赶上堂哥,每天练拳套少则六十遍,多则一百遍。有人说陈发科到北京教拳后,仍坚持日练二十遍。洪老师说没听陈发科说过多少遍,但当时陈发科住在河南会馆里,曾移居数屋,屋内砖地原都是好好的整块,但居住不久,必有二行砖成了碎的,可能就是他在屋里坚持练习而跺碎的。洪老师说陈发科平常少说话,单坐时常常两只手交叉练习,并嘱咐洪老师也这样做,可见他脑里时时都想着练习太极拳。有一天陈发科对洪老师说:「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与一怪物对打,我胜不了它,它也胜不了我,打了几百回合,最后各以一只手握拳单推手,虽然很紧张,但是很痛快。」洪老师说这应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有道理的。平时陈发科独坐时一定是在想象别人怎样进攻,自己怎样应付,对方又怎样变化,自己又再怎样对付。这样想多了,就变成梦。另外,我也想到陈发科平时和别人交手,一招就解决了,中国人说「无敌最寂寞」,所以碰到这怪物可伴他练习了几百回合,当然是很痛快的事。
三、终生追求:
许多有其功夫的太极拳名家都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锻炼,才能达到一定水平,成为名家。但是为什么他们达不到陈发科的高度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苦练一段时间后,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追求了,不再下苦工了。当然其中也有路子走得对不对的问题,路子不很对,一开始可能进步很快,到一定程度后就停滞不前了。因长时间不能进步,也就失去了刻苦训练的吸引力了。陈发科一直到晚年都坚持练功,我在洪老师家中见到洪老师早期的学生何淑淦先生,他一九五五年到北京大学读书,去找师爷陈发科。陈发科看他打完一路拳后,很高兴,自己表演一、二路学给何看。何说六十九岁的老人打起来非常漂亮,虽然苍颜白发,练起拳来龙腾虎跃,地动山摇。如果陈发科晚年没有练习很多拳,就不曾轻易对着徒孙表演一、二路二趟拳。因为平时练得多,才会轻易就表演一、二路二趟拳。现在的名家,年纪不大,要想看他练一趟拳都不容易,更不要说二趟拳一起练。我听陈小旺师兄讲过这样一件事:他父亲陈照旭(陈发科的儿子)当年练拳练得很不错后,就放松了,喜欢中国书法和中国音乐,每天花许多时间练习。
陈发科很不满意,有一次和几位陈家沟的亲人在家中坐谈,陈发科批评陈照旭,不应该分心练别的东西,要继续练好拳。亲人们忙打圆场,说照旭的功夫已经很好了。陈发科听后站起来,叫照旭和他推手,一搭手就把他打起几尺高。照旭知道父亲的苦心,也知道自己的境界仍差很还,把乐器、纸笔等东西烧了,专心练拳,功夫又长进了许多。通过这件事,我们可看到陈发科的追求不同于一般人,在一般人眼里已经是很好的功夫了,但陈发科看到的是太极拳里面更高的境界。他终生追求,从不放松,才能达到超过常人很多的高度。
四、过人劲力:
陈发科能把人打得那么高那么巧妙,除了技术精湛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他有过人的劲力。中国有句俗语说「熟能生巧」,技术练得纯熟,就能用得很巧妙。在武术方面,我想还能加上一句:「强能生巧」,虽然技术熟了能把人打飞起来,若是劲力不够,巧的范围就小许多了。若是劲力足,打人打得够高,才能控制从围墙、窗口飞出,才能使人翻筋斗仍有足够的高度可转至足落他,如同大人玩小孩就容易得多了。
所以我们的追求,不单在技术方面,也要有劲力方面。洪老师讲过一件事:李剑华身高近二米,体重二百斤以上,有一次和同学们练推手,说单凭我的体重,别人就难把我推出。陈发科一时高兴,说「真动不了你?」说着一手贴住李剑华的脖子,一手握李脚腕,将他平举起来。把二百斤重的人这样平举起来,要比举二百斤的杠铃难许多。我也听陈小旺师兄讲过,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垚(一八四一~一九二六,陈鑫的哥哥)有一对铁剪,每条十六斤,一对三十二斤,陈垚死后别人不能使用,仅陈发科一人能够使用。一只手持十六斤的铁棒作兵器使用,确实需要大力气。
洪均生老师说,和陈发科推手时,肢体接触之处,一点不觉其有力。但在试验动作中,又好似他的后备力力大无穷,如同将被大风吹得站立不住一般。洪老师又说,陈发科在坚实的土地上练扫膛腿时,地面被左右足划出二个半圆,沟深寸许。另外他跺地碎砖,震脚屋顶落沙,都足见他腿劲之利害。
五、品格高尚:
谈了上面四点,本不想再谈这一点,一方面怕文章太长,一方面好象这和太极拳技艺的高低不大有关系。但考虑到使大家对陈发科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而且中国人自古以来评价艺术总是说「艺如其人」,有什么样的品质,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其实这是对的,平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品质并不是很好的(但同时也不是很坏的)人,其太极拳造诣也不错。但这些人仅仅是不错,却是不可能达到陈发科这样的高度的。例如骄傲自以为是的人,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进步,因为他不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一个人必须常常觉得不足,才会不断地进取,使自己更上一层楼。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心里老是想把别人打倒打伤,当然不会花时间精力去学习让人飞出而不受伤的艺术了。
陈发科是非常谦虚的人,从不吹嘘贬低别人。洪老师说,凡练太极拳的人,差不多都喜欢说太极拳是内家学,内家拳比外家拳高级。但陈发科从不把自己练的拳看成至高无上的内家,他说:「什么事物都有内外,才学必须从外形入手,经过多年钻研,才能逐渐深入,得到内里的精华,学太极拳是这样,学别的拳也是这样,都有内外,也都由外才能入内」。所以有人问陈发科哪种拳最好,陈发科回答说:哪种拳都好,如果不好早被淘汰了。拳的好坏,全在于怎样教和怎样学。陈发科对外面练拳的人也从不随便说人家不好,学生问到某某的拳练得怎样,陈发科的回答常常有三种:练得好或者不错,练得有功夫,另一种是我看不懂。后来久了,洪老师他们明白他的意思,练得好或不错是赞许的;练得有功夫的,是指拳练得不怎么样,但肯苦练;说不懂的,是拳练得不好功夫也一无可取的。对于别人的贬低,陈发科却毫不介意。有一位姓刘的医生,原跟北京一位某学派的宗师某老师学,后来也跟陈发科学。一天,刘医生生气地对陈发科说:某老师老说陈式太极拳不好,陈发科功夫也不行。陈发科听后反而笑说:他说咱们不好,咱们也没说自己多好,他说他的,咱练咱的,不要理他。前面已提到为了保全另一位老师的职位,陈发科宁愿不去民国大学教拳。前面提到与沉三较艺的事,洪老师还谈到有关的另一件事,说沉三走后,有个同学冒然说:「既然如此,老师怎么不摔他一下?」陈发科听后立刻沉下脸来问他:「摔他一下?为什么要摔他?」这同学见老师生气,吓得不敢回答(陈发科平时与学生说话都是和颜悦色的)。陈发科又厉声问他:「你说,你说,你说在大庭广众之中,愿不愿意让人摔一下?」这同学吶吶说:「不愿意」。陈发科说:「啊,你也不愿!自己不愿意的事,怎么对人来施。连想都不应该想。」又和颜悦色教导说:「一个人成名不易,应当处处保护人家的名誉。」
听过陈发科的武功事迹后,许多人都会产生一个印象(我也如此),他一定是一位威武严肃,感情冷漠的人。其实恰恰相反,洪老师跟我讲过二件小事,这样的小事或者别人不会写进文章里,但我觉得很有意思,会使你改变对陈发科的印象的。三十年代,当时陈发科的小儿子陈照奎(一九二八~一九八一)几岁大,有一个女孩子(我已忘了洪老师说的名字)十六岁,因身体不好跟陈发科练拳,结果身体好了,对陈发科很有感情,称他为爸爸。她哥哥是在军队任职,后来军队调动要离开,但她不愿意,就留在北京。一天,洪老师到陈发科家,一进门就看到陈发科坐在椅子上流眼泪,陈照奎背靠在墙哭,女孩站在他旁边也在哭,忙问是什么事。原来这女孩教陈照奎读书,陈照奎不认真,学不会,她打了陈照奎一手掌,陈照奎哭了,女孩也哭,陈发科见了也哭了。想不到陈发科这么容易动感情吧?
一九五六年洪老师再回北京跟陈发科练拳,有一次提到这女孩(当时是二十几年后,已不是女孩了)的情况,陈发科说她每天早上在某公园教陈式太极拳。一天早上,陈发科、洪老师及另一位同学三人去公园看这女士教拳,她看到他们来了,怕羞不敢教,使跑过去推陈发科说:你们走吧。陈发科他们笑着走了,这时的陈发科不是一个严师,倒像一个慈父。陈发科对母亲非常孝顺,其母晚年瘫痪在床数年,饮食便溺都需人扶持。她的身体很重,每当便溺或换褥子,总由陈发科抱起,晚上不得安睡,故此两眼布满红丝。每当有宴会时,陈发科总以一小杯白酒相陪,大家劝他多喝点,他笑答:「我在二十岁以前爱喝酒,喝三、五斤烧酒没问题,有一次我和小舅舅开了一坛酒对饮,一下子喝光了,都醉得不省人事。我过了三天才醒过来,小舅舅却醉死了。从此,我母亲嘱咐只许喝一小杯酒。」难得陈发科这样听母亲的话,也有坚强的意志,一决定就能终生戒了,这意志力也是他能终生努力练拳的保证。
※现在还能出陈发科吗?
我们知道了陈发科有多高的功夫,也知道了为什么他能练得这么好,那么我们再想想,现在还能出陈发科吗?换句话说,现在的人能够练到陈发科这样的高度吗?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因为这是关系到太极拳以后的发展,关系到太极拳的命运。以后我会另写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现在简单谈一下。如果现在世界上有十个陈发科这样的太极高手,那么推手比赛将会非常精彩,一定会吸引到比拳击更多的观众。因为太极高手的发劲非常干脆,多种多样,把人打出很远而不使人受伤。相反拳击仅是击人,使人受伤,不如太极拳既文明又精彩。比如一个捋式,使对手在空中翻个筋斗跌下而不受伤,会不会比一个勾拳把对手下巴打烂更好呢?一个发劲把对手打得腾空飞起,跌到台下,会不会比一个重拳把对手打昏迷倒地爬不起来更文明更吸引人呢?如果能吸引到许多的观众观看推手比赛,那么世界上将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太极拳,而且学习的人会更认真努力,太极拳的水平就会大大提高。如果现在世界上有十个陈发科,那么爱好太极拳的人就会比较容易知道应该怎样去学习,就不会学了一点低水平的太极拳就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学不到高水平的太极拳而苦恼,而丧失对太极拳的兴趣。所以现在能出太极拳的真正高手,是非常重要的。
要出陈发科式的人物,先决条件是艺得真传。世界上刻苦练习武功的人很多,因为学习的东西不同,刻苦练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那么现在世界上有陈发科这样的高手来传授高层次的太极技艺吗?答案肯定是没有的,事实上不单是没有,而且差得太远。那么退一步来看,现在世界上还有人懂得太极拳的高层次的技巧吗?这是一个未知数,我想比较接近陈发科的全面掌握应该是没有,但是在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掌握应该是有少数的人存在。现在我们先来弄清楚什么是太极拳的高层次技巧。是不是像一些人所做的,把人打在地上,或把人的手弄断,或者让人推得摇来晃去而不移动两足就是太极拳的高功夫呢?肯定不是的。能够把人打伤、打倒甚至打死,这是全世界的武术所具有的一般技巧。被人推不动、打不伤,这也是中国武术里许多门派所具有的东西。所以在太极拳里,那些把人推出、推倒,用擒拿手法制服人,把对手的肢体打断或打伤人,或者用柔软的手法使人推不动,都是太极拳里一般的功夫。太极拳里比较高级的功夫,大概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能够发劲把人干脆的打出去,这是一般武术所没有的,也是一般练太极拳的人所达不到的。当然,怎样发劲和怎样把人打得干脆有许多不同的方法,这里暂不讨论,能够在比较多种的情况下发劲把人干脆打出,就可算是真正的太极拳家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被称为太极拳家的人并不能把人干脆打出。再高一层,就是发劲把人干脆打出时,能够使人双足离地腾空而出。当然这里面要分辨清楚是怎样使对方腾空而出的,因为平时推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情况,当一方蹲得比另一方低时,从下面斜向上推出,对方可能会双足离地跳出。这样的推法许多人都能做到,并不需高水平。高水平的是自己的身并不一定比对方低,甚至手是从上向下打的,都能使对方飞起。关键是在懂得用劲。这样的功夫在极少数中国武术里面也有。第三层是同样能够发劲把人打得腾空飞起,但主要是利用对方的力量,并且能很好控制对手,这是需要更高的太极拳技术的,须能够巧妙使用自己的劲和对方的劲,这是其它中国武术所没有的。陈发科所以能够把人打得那么高,就是利用对方的力量,再加上自己的劲。如果仅仅使用自己的力量,就不可能把一个一百几十斤的成年人掷到那么高。事实上在第一层次中有一些人就能主要利用对方的力量把人打出的,只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劲不能做到立体螺旋,无法使对方腾空飞起,这是很可惜的,陈发科的高足洪均生老师就能很好做到,以前我曾写文章介绍过他,现在再举一个例子。据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师兄弟陈中华先生讲,一九八0年他到济南的山东大学读书,喜欢武术,练查拳。后来听人介绍,一天早上到黑虎泉看洪老师教拳,刚好有一团***人跟洪老师学拳,是最后一天。合影留念后,忽然一个中年***人通过翻译问洪老师是否可交手一试,洪老师答应。听到他们要比试,陈中华很兴奋,挤到前面离洪老师一米多远的地方观看。洪老师站着不动,左手仍握着烟斗,***人冲上去一拳打向洪老师右胸,洪老师不推不架,仅以右胸一抖,***人「蓬」的一声,两足离地半米多高,蹦回二、三米远。***人一脸茫然,要求再试,又是一拳打在洪老师胸上,还是蹦回二、三米。第三次不问冲上又是一拳,仍是腾空蹦回,相信这***人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陈中华也不明白,但第二天就开始跟洪老师学拳了。
根据这样的标准来看,现今的太极拳名家能有几人功夫能够达到高的层次呢?相信是少之又少。退一步来看,功夫未达到高层次,但明白高层次的技巧,或者掌握某方面的方法,就该是稍为多一些,因此可以说,太极拳高层次的技巧尚不致完全失传,不过也不是许多人明白。除了艺得真传之外,另一个出陈发科式太极拳家的重要条件是刻苦训练。现代人有可能像陈发科那样刻苦训练吗?我曾就这一问题与陈发科的学生们及一些尊崇陈发科的人探讨过,大家都觉得很难很难。其原因一方面是太极拳社会功能不同以前的时代,另一方面是现代人生活内容太多,不像以前那么简单,无可能像陈发科一样用十几个钟头练拳。不过现在我倒有不同的看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二方面来解决,一是使太极拳成为现代竞技体育,使一些练习者成为专业运动员,那就有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来训练。另一方面是改善训练的方法,使较少的时间能训练出同样的效果来。我想这一点不太难,大家通过实践,一定可以掌握、创造许多更有效的方法来,倒是第一点难度大,要花长时间努力才能实现。
※结束语:
写这篇长文的目的,是想让大家开开眼界,看一下真正的太极拳高手是什么样的功夫,和大家交流一下学习的方法和心得,希望我们都能学习到真正的太极拳,都能练出真正的功夫来。这样,才会使我们喜爱的太极拳不致日趋没落,仅仅成为一种健身的手段,而是能够发展得更繁荣,使世界上更多的人喜爱它。而且我们也在其中得到更大的乐趣,使太极拳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造福全人类。
现在我们自己要怎么做呢?前面是从整个太极拳界来讨论还能不能培养出陈发科式的太极拳大师来,这对太极拳以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依赖太极拳以后怎样发展,才能使之实现。但这对我们自己目前的练习并不会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认识了陈发科所表现出来的高层次功夫,如果我们对太极拳是真正有兴趣的话,我们就会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能够学习到这种太极拳的高技艺吗?能够练得成吗?我们来讨论。
首先还是艺得真传的问题,当我们明白什么是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后,并且知道目前太极拳水平的情况后,我们就要打破门派观念,多方面学习,才能掌握较全面的高技艺。本来太极拳甚至中国武术都无所谓门派的,只是在发展中出现一些名家,形成一定的风格特点,人们才把它分门别派来。正确对待门派,可使我们更明白这一派的风格特点,更明确地去掌握它,但不能反过来被它束缚了。
以前真正有功夫的人是不会死抱门派的。比如杨露禅自己功夫很好,但他二儿子杨班侯还跟武禹襄学,结果风格跟他不一样,功夫也很好。他的三儿子杨健侯跟他学的,风格也有改变。而杨健侯二个儿子杨少侯、杨澄甫,跟父亲不尽一样,兄弟之间差别更大,他们究竟是同一风格特点的同门派还是同样姓杨的同门派?其实他们完全不受门派观念来束缚自己的发展,怎么适合自己就怎样练,怎样发展。我们处在这个时代,如果还死抱门派观念,不单会被现代人笑话,如果古人有知,也会笑话我们。现在每一派的名家,功夫都还不及陈发科或本派以前的代表人物,我们只跟一位老师学,肯定不能较全面地掌握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我们要尊重原来的老师,尽量把他的功夫学好,然后看看还缺少什么高层次的技艺,再找合适的老师继续学习,综合多位老师的功夫,才能较全面的掌握。在现在的信息时代,要找老师比以前容易得多了,几十年前你不知道哪里有什么名家,这些名家功夫怎样。现在名家到处走、录像带到处卖,和拳友交流也很容易,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学了真功夫,又是来到刻苦练习的问题。现在我们一般的太极拳爱好者都是业余的,很难抽出许多时间练习,这是会限制我们水平的提高的。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并不是真的需要成为陈发科,但是我们都希望能掌握太极拳高层次的东西。只要我们坚持练习,尽可能抽多一点时间练,忙时少练,闲时多练,就一定会不断提高的。事实上有一个原因使我们减少了许多的练习,就是当我们练习到一个阶段后,我们对以后的学习不明白,练习了许多并不会进步,使我们怀疑,因而提不起兴趣,把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也用来做其它事了。如果我们能明确所学的东西,在练习中常常觉得会进步,那么我们就会乐于练习,把一些不重要的事放下,练习的时间就多起来了。我们若能坚持不懈追求,多学习、多练习,成不了陈发科,但成为一位真正的太极拳家并不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教导后来的人,或者他们中间能出几位陈发科,那也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了。
洪洞通背拳和陈式太极拳的亲缘关系/岳剑峰
岳剑峰
2010-01-12 21:07
陈式太极拳第11代传人、陈家沟第19世传人陈立清女士,“1975年不顾严寒酷暑,两次赴太原、洪洞许方庆老师处觅回了陈氏失传近三百年的陈氏108势长拳”。
许方庆老师是洪洞通背拳第七代传人。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代太极拳大师在年届六旬要去山西洪洞再学拳呢?
洪洞通背拳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中华武术宝库中一支优秀拳种。此拳气充于丹田,力发于腰,通背而出,传于四肢,主张侧身而进,巧力胜人,高捧低按,里勾外挂,摇身拆膀,闪惊巧取,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随意而行,随力而走,极尽刚柔屈伸之妙,风驰电掣之势,动如猛虎,静若岿山,手法多变,奥妙无穷。
相传洪洞通背拳和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有根深蒂固不解之缘,二者虽套路形式结构不同,但拳经、拳谱几乎一致,都以“拳经总歌”为指导,功聚一身,巧力胜人为要旨,借力使力为法门。只是通背拳是以108个动作组成母拳套路,又以数十个子拳套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因而洪洞通背拳更具有原始风貌。近代著名太极拳家陈立清大师不辞辛苦多次到洪洞寻经取宝,就是为了完善陈家沟的太极武学。
早在明朝洪武5年,陈家沟陈氏一世陈卜就是从山西洪洞移民到河南温县的:“陈家沟陈氏第一世陈卜,原籍山西泽州郡(今晋城)。明洪武5年(1372年)迁至河南沁阳县,随又搬到位于温县城东十华里的常扬村。随着陈氏人丁繁衍,常扬村遂改名陈家沟(至今村中陈姓占百分之八、九十)——陈小旺《世传陈式太极拳》”。当时移民集中出发地在洪洞县大槐树附近,这就有了后世:“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之句,因而河南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和洪洞通背拳就有了不解之缘。洪洞通背拳虽以拳称,实际上是一套完整的武术体系,它包含母拳108势,子拳套路数十个(实质是各种实用散手组合),对练套路及各种杂软长短器械套路,总计有上百个套路及功理功法、拳经、拳谱、要义等,是十分完备的一个古老武术家族。
在山西洪洞县流传着有关通背拳的许多俚语、童谣。如“通背拳圈套圈、象娘纺织缠线线,缠来缠去变蛋蛋、小圈变大圈、大圈套小圈、平园立园有钭园、娘缠线儿练拳、纺娘学会通背拳,缠来缠去九连环。(通背九排子),勤练园滑更自然”。
如“任彼力大壮如牛、牵动四两吾自由,拳不打力勿顶牛、引化拿发圈中求”。等等。
中国著名武术家马贤达先生赞之:“洪洞通背,武林瑰宝”。
一、通背拳源流
关于洪洞通背拳的传承有多种传说和文献,较为可信的是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山西平阳府(现临汾市)苗屯吉书升家收留了一位武功高超、为人忠厚大方的英雄好汉,其人自称姓郭名永福,系河南温州人氏,在家乡好打抱不平,见义勇为,失手打死恶霸,弃乡外逃流落平阳。吉书升惜其武功,怜其不幸诚心挽留,郭永福便暂栖身吉家并传授武功给苗屯村民多人。数年后郭永福出游到洪洞县苏堡镇,偶见当地有村民数人在练拳,正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郭永福以武术家的眼光看所练的拳术华而不实,误人子弟,出于本性,郭上前搭话,逐引出比武较技。谁知对方数人还没看清如何交手,瞬间便莫知其妙跌出丈外,稍一搭手便被抛出,如此功夫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惊诧之余,一少年公子回府请出教拳师傅,谁料拳师一搭手,同样惨遭败北。游客的闪电击法惊动府上高官。原来苏堡镇居住着一位回家探亲的吏部官员,村民称之为“天官”,天官询问郭永福何以打手下人,郭回答是他们自己倒的,问何以能倒?郭答这是借人之力。天官见其拳法神妙,便恳留府上,从此郭永福便设教于天官府,开始系统地传授武功。天官后来回朝,奏明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御赐“神拳”之号,从此“洪洞通背拳”誉延至今200余年。
根据史料记载;所谓“天官”,正是乾隆朝的吏部待郎刘秉恬。吏部尚书称天官,待郎不过是“副”天官。《清史稿》“刘秉恬传”载:“刘秉恬,字德引,山西洪洞人,乾隆二十一年举人,二十六年明通榜,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再迁郎中。三十二年者选福建道御史,转吏科给事中。大学士傅恒督师……”,他一生主要工作是在战争中充任督粮运草官员。善军事,谙技击,刘秉恬任“副”天官约在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公元1776年—1779年),因母逝回到洪洞苏堡镇守孝制,在此期间偶识郭永福,聘为府内武功教师。约在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刘受皇帝召见时,向乾隆皇帝为郭讨封“神拳”称号。郭永福系统地传播了108势母拳及子拳套路、器械、对练,同时传留了《拳经总论》、功法、拳谱等。所传留这些都和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氏拳械谱”几乎一致。这也为后世留下了难解之谜。
二、通背拳的变革
通背拳自第一代郭永福起,得其精华的是天官府长工贺怀壁、帐房先生张秀德、临汾苗家庄(苗屯)吉书升等。贺、张二人做为二代佼佼者,便将通背拳延袭相传,至第六代传人洪洞高公村樊一魁时已经过了150多年。时值国内军阀混战,日军侵略,内忧外患,樊一魁先生背着“当务之急,盖民族要有卫国之精神,必先练健壮之体格。练健壮之体格,必首重自强之武术,若武术能通,然后执枪械以卫社稷,决胜疆场定当事半功倍矣”,将广泛流传的通背拳“绘图附以说明”石印成书,改名《忠义拳图稿本》其八卷。在忠义拳图稿本问答篇中“问,君练此拳何名通背今易忠义得有说乎?答:通背有行拳,有缠拳之称而无忠义之名,所以名之者,乃以训人于忠义也”。这便是近代所谓的更名“忠义拳”由来,但此名并没有响应和延袭,今仍称通背拳。
通背拳传入山西洪洞,那么通背拳的前身又是什么?是谁教的郭永福?郭永福又是何人?为什么说和河南的陈家沟又有不解之缘?六十年代,上海武术家顾留馨先生在所著的《简化太极拳》(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书中说:“长拳108式于乾隆年间由河南镖师郭永福传入山西洪洞县贺家庄,1936年樊一魁著《忠义拳图稿本》(洪洞荣仪堂石印)共8册。将此拳逐势绘图、势名与歌词与《陈氏拳械谱》所载相同,惟别字较多,虽已改名为通背拳,实为陈王庭所创在陈家沟失传之长拳一百八势。”
顾先生这段话是基本准确的,文中除陈王庭还是陈王廷有异外,较准确地揭示了陈氏拳械谱中的长拳去向。那么陈氏的家传拳学又怎么会由“镖师郭永福”所得呢?郭永福又是何人?怎么陈家沟又会失传了呢(至今无后人会练)?陈家沟在太极拳史上的重要地位世人皆知,陈氏的家传拳学又是什么呢?
三、陈家沟和陈氏家族
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位于河南北部,临近山西。在早先并没有陈家沟这一地名,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鉴于当时的河南怀庆府战乱后造成的人烟稀绝,遂从山西移民到河南等地,陈氏第一世陈卜便是从山西洪洞强迁至河南沁阳县境,在该县东南三十华里的地方定居落户。从洪洞移民到河南的陈卜,精通拳械,乐于助人受到邻里敬重,他的住地叫做陈卜庄。后来由于自然环境原因,陈卜全家又搬居位于温县城东十华里的常阳村,随着陈氏人丁繁衍,常阳村遂改名陈家沟,至今600年陈氏家族长兴不衰,全村陈姓占百分之八、九十。正是这一福地,在中国武术史上有了浓墨厚彩一笔。陈氏一世陈卜虽精通拳械,受人敬重,但历世如何相传,精通的是什么拳械,现缺乏史料记载,暂归为传说;但到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就不同了。
“陈王廷(字奏庭,约公元1600年—1680年)”(见陈小旺《世传陈式太极拳》一书)。在《陈氏家谱》陈王廷旁注“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陈氏家乘》则说“明庠生,清入武庠”,虽然《家谱》和《家乘》说法有异,但都说明了陈王廷是个文武兼修的人才。如果上述属实,那么陈小旺所推断的陈王廷生卒“约公元1600年—1680年”就可能有误,原因是明朝灭亡,满清开国是1636年,1644年入关称帝。如果是1600年出生,1644年明亡,44岁的人不可能还是“明庠生,清入武庠”(学堂学生),即便按满清开国1636年起算,也是36岁的庠生了,那么陈王廷也就太无作为了。如此推论,陈王廷出生最早也应在1620年-1625年左右,这样才有可能是“明庠生,清入武庠”双庠身份,生卒年代的大致和准确与否,这都不可抹煞陈王廷其人的真才实学、进取精神和历史地位。
说陈王廷有真才实学,源于陈王廷的《拳经总歌》以及拳械套路(见陈氏两仪堂《拳谱》),陈王廷何以会创造出长拳及炮捶等多种武学套路,和他的“明庠生,清入武庠”分不开,在家传拳学的基础上,陈王廷着重吸收了前朝明将戚继光综合16家拳法精粹整理的民间武学精华《拳经捷要》,从而在武术传承中起了大的中介作用。陈王廷所撰的《拳经总歌》正是戚继光《拳经捷要》的发挥(后文有较详的比较和阐述),陈王廷的长拳108势,也基本全盘吸收了戚继光的“善者三十二势”,而且从拳理和用法都未脱离戚继光的拳意,正是这样才为以后的太极拳奠立了深基。
四、戚继光《拳经》的由来及陈王廷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八为神机座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暑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见明史卷二百十二)。
宁波是当时是“内家拳法”的主流地,时有张松溪为主要代表人物。内家拳技法很多,“且崇尚穴法,善用跌法,其劲路主柔”,在战略战术和技术方面,强调“后发先至,以柔克刚,顺势借力”等。戚继光以驻军战将的身份,深知“大抵拳、棍、刀、枪、钗、钯、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类,莫不先有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的基本道理,“故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致胜,变化无穷”(见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四)。这就有了戚继光的名著《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该书中有拳,有刀,有枪等多种武艺图解和用法,是现存较早的武术理论和实践一书。
陈王廷(假定1620年左右生人)距戚继光(1528-1587年)去世时相距仅30多年,戚氏的《纪效新书》在军旅时已有流传,“凡有奇兵者,莫不宗之”(李承勋跋),戚氏身后数百年间,一直是兵家必读之书,影响直到近代。当时武庠生陈王延应是必修之经,后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拳经》的实用性,从而才有了完全继承和发展的《拳经总歌》及套路由来。这一切都归咎于陈王廷的继承家学,广纳百川,发扬武术“闲来时造拳”的可贵精神,至今留传的陈王廷《长短句》“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绝不是空穴来风,先不管此词是否陈王廷亲作,但说明一点,陈氏拳械在陈王廷时应属一个中兴发展时期,是关键的环节。
陈王廷兼收并蓄汲取各家所长,以实用为主创编的拳械套路,陈氏后人给予了传播和发扬。从九世陈王廷起,陈氏武学的传播、发展、完善、定型都集中在陈氏第十四世至今,也就是在杨露禅北京传播太极拳后,陈氏太极拳才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甚至完善的《家谱》、《家乘》及《陈氏太极拳图说》等问世。此前的陈氏拳械到底是什么内容和风格呢?陈氏两仪堂《拳谱》中的长拳108势是否即“通背拳108势”,还得回到郭永福其人。
五、“神拳”郭永福
郭永福约1770年前后到了山西,当时自称镖师出身,以时年30岁左右来推断,郭永福应是1740年前后生人。在陈氏世系表中可以看出,陈氏第十四世陈有本、陈有恒、陈有孚、陈长兴应是同代,这个陈有孚是陈氏十三世永兆名下,如果是陈有孚因犯命案避祸到祖籍山西洪洞,更名郭永福(或许母姓郭氏),那么他所传授的陈家沟武学就顺理成章了,只不过将原拳学易名通背拳而己。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拳名、拳谱、拳经都和“《陈氏拳械谱》所载相同,惟别字较多”。如果郭永福另有其人,那么在封建保守社会,陈拳又是家传,外人郭永福又如何能系统学到陈家沟世代家传的武功,且绝技惊人:又如何能完整地得到陈家沟秘传的拳经拳谱;这就耐人寻味了。郭永福能如此精于陈氏拳械,绝非外人所能及。另外洪洞流传的咸丰年间手抄本《通背缠拳》(菊轩主人:通背第四代拳师)就称先师为郭有福。有,永音近,故通背拳传人中“郭有福”、“郭永福”同音字世代相传至今,故郭永福有可能是陈氏十四世陈有孚。此推论如准确,何以陈有孚所传的拳学是108势而非太极拳呢?陈家沟太极拳是陈长兴时期传外姓杨露禅而扬名的。陈长兴(1771-1853)是1771年生人,前面推断郭永福(陈有孚)到山西是1770年左右,时年如30岁,应是1740年前后生人,这样虽然陈有孚和陈长兴同是十四世人物,陈有孚显然比陈长兴要大30岁甚至更多,因而陈有孚所学正是陈王廷所创长拳108势,也是最原始的陈氏武学部分。至于陈长兴又如何演变成太极拳,那是太极拳专门研究的课题了。现在陈家沟已失传的长拳108势,起码在陈氏第十四世时还是有继承和传授的。
六、《拳经总论》和《拳经总歌》
郭永福所传的《拳经总论》七言二十二句和河南陈家沟九世陈王廷所传《拳经总歌》七言二十二句,二者仅有个别字不同,现列举如表1。
以上二篇《总论》、《总歌》无疑是大体一致的,显然出自一人。陈王廷做为明清之际的“文武庠生”,博学多才,深谙武功,他大量吸收了明朝爱国战将戚继光的武学精粹,创编了长拳108势、炮捶等实用武功后世流传。为了得到证实,不妨再将陈王廷的《拳经总歌》和戚继光的《拳经捷要》进行对比,不难看出陈氏家传武功的源流与发展。
从以上武学对比来看,陈家沟九世陈王廷的确是文武皆备的全才,他继承和发展了戚继光的武学精华,创编了长拳108势等武学,也奠基了后世定型的陈式太极拳。因为明朝战将戚继光就对多家民间武功精华进行了整理,并用于了实战,而且根据临战经验总结出了大量的武学心得,如:“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纪效新书卷第十二〈短兵长用篇〉);“千言万语,不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后人发,先人至],“总要只是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八字耳,至妙至妙”。“俱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即要快捷,又要似进实退,而后进则大胜矣”(纪效新书)。戚继光这些武学实战心得,被陈王廷大部接受,所以独创了拳、械套路。经后人的不断学习和理解,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太极文化和原始风貌的通背拳108势武学系列。
历经数百年,洪洞通背拳仅是一个地域拳种名称,其实在山西广泛地区都有通背拳流传,如有灵石县、霍州市、洪洞县、临汾市、河津市、运城市、万荣县、永济市、临猗县等山西广大地区,目前,洪洞通背拳在国内、国际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和发扬光大。洪洞通背拳和陈式太极拳是否一脉相连,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Wednesday, April 28, 2010
杨澄甫非杨氏太极拳正宗传承人 拳架心法均有异
读了这一篇文章,本人真是很感慨,杨澄甫祖师的确弱冠之年才努力,而且得其兄杨振明指正和本身六年苦练才练就一身奇功。
各个传人各有特色和练法并不足为奇,只要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太极拳。
杨澄甫祖师是不是很重要?汪永泉老师当年未有异议,张老先生怎么还是要老生常谈呢?难道是有什么目的?真令人费解。
来源:《武魂》 作者:张光燄
本文作者致《武魂》编辑部:笔者现年64岁,晚年习练杨氏太极拳。现寄去《求真求实 ,从宗师的困惑中解脱出来》一稿,此文对杨澄甫先生“杨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人”的身份有所质疑,若能发表,或许会引起拳界的一场争论。但这个疑问,在笔者及笔者周围的拳友心中已存在多日,现直言不讳,一吐为快,谨希望能得更多师友教诲,辩明真理,脱困解惑。谢谢!
一、问题的提起
为什么会产生“杨澄甫大师是不是杨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承人”这个疑问呢?
杨澄甫出生于1883年,到1917年其父杨健侯去世,已经35岁了。按照陈炎林的说法,杨澄甫年近弱冠开始学拳,即从1899年起,到1917年,拳龄已是18年了,这个年龄对于杨氏太极拳承上启下的责任来讲,应该是“完整准确”地继承了杨氏拳法的成熟年龄了。可是,杨澄甫的拳法为什么与其父的拳法就不一样呢?难道是杨健侯没将太极拳传给儿子吗?依据封建社会的传拳理念,这绝不可能!难道是杨澄甫笨而惰学吗?据陈炎林讲,杨澄甫练拳是绝顶聪慧的天才。然而事实上,父子两代所传之拳,无论是拳架、练法上,还是在理法、心法、劲法上的差异,简直判若两派,这是怎么回事呢?
近半个世纪以来,拳界一个占绝对压倒优势的说法,是杨澄甫继承并发展了祖辈、父辈的太极拳,“三代研习而定型”之说,是流传最广且为很多人所赞同的结论。但这种结论未提供事实依据,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推测。既然说“经三代研习”,就必须讲清祖孙三代是如何研习的,其研习成果之间的传承关系是怎样的,最后“定型”的内容是什么,意义何在。如果没有上面几个问题的事实考证,就不可妄下“杨氏太极拳,经三代研习而定型”的断语。下面,笔者对这一结论,谈一谈自己不同的看法。
二、杨澄甫并未继承其祖其父的拳法
杨氏太极拳包括本体和应用两大部分内容。本体指拳架套路,应用指拳式的使用法和破解法。两个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内功。而内功的训练和培养是靠太极拳的理法、心法和劲法。杨澄甫究竟是否继承了祖辈、父辈的拳法,本文将其父与他的拳架、内功理法、心法和劲法做个比较就清楚了(笔者:杨健侯的拳法,以汪永泉所著《杨式太极拳述真》及其弟子魏树人的著述为准,杨澄甫的拳法以其著作《太极拳体用全书》及其弟子的著述为准)。
先谈拳架。杨健侯在京溥伦贝子府教授的拳架是老六路共89个拳式。杨澄甫在上海教拳据1925年出版的《太极拳术》记载,其拳架共80个拳式;1931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中,记载的拳架共78个拳式;1933年,杨澄甫将自己创编的拳式定型为85个,分三节九个套路,并将其中快速的技击性招式,改为健身性舒缓动作,遂出版《太极拳体用全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定型”,是杨澄甫给自己创编的拳架套路定型,并非给杨氏太杨拳拳架套路定型。据魏树人大师所著《太极拳内功理法》之《拳苑记事》里披露,汪永泉大师在向杨健侯学拳之后的几十年里,一直坚持杨健侯所传的老六路拳架及其练法,并将其一并传给京都一脉的众多弟子。这种拳架及练法与杨澄甫定型拳架及练法根本不同。由此可见,杨澄甫的拳架本体与其父杨健侯的拳架本体根本没有传承关系。
再谈练法。杨健侯教授拳架套路,反对盘空架子。他根据“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道理认为,太极拳是阴阳互根、内外相合的统一体。初学者没有内功,如果长时间地盘练拳架,只练了外形即阳面的招式,而没有内功培养即阴面的支持,就会出现盘空架子,形成外形僵硬呆滞状况。应当先给初学者讲清一招一式的理法内涵,使其树立“意在先”、“以意导形”的意识后,再去练拳式。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去盘拳架。这是事半功倍的练拳途径。杨澄甫的教授方式是给初学者一天教两个拳式。初学者姿式基本正确后,第二天再往下教授两式。就这样进行下去,直到把架子盘完。然后再研究掌握太极拳理法、心法以及推手劲法。上述是两种根本相悖的练法,其间哪有什么传承关系呢?
第三谈理法。杨健侯在教授盘拳时,总是要求习练者首先要从意识上树立松散、通空的观念。他认为横向上散和纵向上松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没有散,就松不下来;不能松,也就散不出去。通是散的延伸,空是进入无为境界的保证。杨健侯认为,习练者盘拳之前刻意求松,并不能做到真松。心静无为的前提条件才能保证习练者意识上的松散。杨澄甫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只提到盘拳“运行时,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在《太极拳说十要》中,只提到“全身松开”、“肩松开”、“松腰”之语,至于怎样“松开”,根本没有涉及。这不能说是继承其父的太极拳理法。
在对待老拳谱“虚领顶劲”、“顶头悬”的提法时,杨健侯认为这些概念不易理解而不好掌握,却秘传杨氏的“后脖颈蹭衣领”要领。将“虚腋”的提法,改成“腋下夹着两个热馒头练拳”秘传。改“含胸拔背”为“开胸张肘”;改“松肩坠肘”为“肘意坠腰圈”;变“尾闾中正”的提法为“塞腰和三道气圈”,并有“胸前十字”、“两个劲源”、“三关运用”“八种劲别混合运用”等一系列可操作法则。而杨澄甫却未提出上述理法的传承,只借用了陈式太极拳的一些旧提法,诸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这些法则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操作性,极容易产生认识混乱。比如,陈微明编著的《太极拳术》一书,将“含胸拔背”作为一条理法写进《太极拳说十要》,立即遭到李雅轩的批评。他认为:长期“含胸拔背”地练拳,就会练成罗锅。他肯定地认为,这个理法不是杨老师的东西,是陈微明的私货。弄得陈微明只得再作出修改性的解释。
上述诸多事例的枚举,足以看出杨健侯、杨澄甫父子两代太极拳在理法上没有传承关系。
第四谈心法。所谓心法,是指练拳人在行拳中精神思维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精神思维活动,即意识,习惯上称为“意”。意引领气,称为内劲。太极拳的行拳心法就是保证内劲在培养训练时贯彻理法的步骤和方法。杨氏太极拳心法的核心内容是意的变化。有确定的内容。不断变化的意引领内气去充盈、支持肢体作出各种不同的外形动作。在这方面,杨健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造出整套理论。详知其整套理论,可阅读汪永泉著《杨式太极拳述真》第二章第二节第二篇《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形体动作、意气走向说明》和魏树人所著《杨式太极拳述真之二<行拳心法>》。
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中,只在第六要中谈到“用意不用力”的心法。但是,何谓“意”?又如何去“用”?在行拳中意是变化的,还是一致的?由于这个法则太抽象、太原则,欠具体、明白,缺乏可操作性,致使习练者易产生理解上的随意性。甚至连大师级弟子也因此争论不休。
从上所述,不难看出,杨澄甫在行拳心法上,没有杨健侯的传承。不是杨澄甫秘而不传,而是靡而无传。
第五谈劲法。劲法是习练在掌握内功理法的前提下,以心法保证神、意、气相合的内劲得以培养、滋润和发挥的规律和方法。杨健侯在老六路拳架的教授中,特别注意训练和培养习练者的基本功。他把对拳架以具有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劲别和招中术、术中招的混合劲及其相关小劲的训练,尤为重视。为了检验习练者对每个拳式运用内劲的融通程度,他特意将拳架拆开,变成单手应用。总之,是让习练者逐步掌握内劲的妙用。为更好培养习练者的内功,杨健侯还将揉手的劲法予以讲授、训练,使弟子们掌握“听劲”和“懂劲”的应用内功。除了把多种小劲的手法传授给弟子外,还将秘而不传的轻劲,大气球用法与九曲珠劲法等高级揉手技艺也一并倾囊相授。
杨澄甫在教授内功劲法上让习练者自身体悟。他说:“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太极拳说十要》)。他强调说:“以意运臂,以气贯指,日积月累,内劲通灵,其玄妙自生矣”(《太极拳之练习谈》)。为了自身体悟内劲自生,他提倡走刻苦盘练拳架之途径:“一日之中,应练七八次”,“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摹练”,“费一日之功力,即得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无论老幼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太极拳之练习谈》)。为了训练内劲的运用,他也教授了推手的五种形式。但只是突出了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手法,而没有八种劲别的混合功劲。至于64种小劲,根本没有提出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杨澄甫在劲法上也与杨健侯没有传承关系。
杨澄甫在太极拳法上虽然不是其祖其父的正宗传承,但是他却著作出《太极拳体用全书》,教授出像李雅轩、傅钟文、赵斌等许多大师级弟子,其拳业是宏大的,贡献是重大的,客观上,他开创了杨澄甫太极拳一派。
三、汪永泉大师对内功劲法作出重大贡献,是杨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承人
生前曾任北京市武协副主席的汪永泉先生,很晚才被太极拳界广泛认知。多亏他给我们写出了《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既将自己的传承关系公诸于世,也挽救了濒于灭绝的杨氏正宗太极拳法。随着魏树人大师关于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行拳心法》、《拆架拆手》、《内功修练法》、《内功劲法》5部著作的问世,进一步确立了汪永泉杨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承人的地位。
汪永泉生于清末,8岁便随父汪崇禄到杨健侯府习练太极拳,受到杨健侯、杨少侯父子两代人的严格教导与培训。父亲是杨健侯的入室弟子,也经常在自家辅导他练拳。就这样,在三位大师的精心培养下,经过自己多年的苦练和凭借聪慧的天赋,他继承了杨氏太极拳的真传。
确定传承人,不应该从形式上认定,只注重名份,更重要的是看他继承了谁的拳理拳法。这是实质上的内容。从汪永泉所传授的拳架本体和应用来看,他已经继承了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两代人的拳理、心法和劲法,并且在劲法上,从学习杨少侯劲法经验和自己揉手实践的结合上,又作出了重大贡献。
太极拳界近五十年来普遍认为,杨氏太极拳到了杨澄甫第三代,才趋于完善成熟。 “三代研习而定型”这种说法,实质上是认为这两代人的拳法是不成熟的,从而否定了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父子两代人的研习成果。
事实上,杨露禅自从以比手的方式获得了“杨无敌”的称号,就标志着祖辈拳的完善、成熟;杨班侯17岁进京打擂,战胜了连败七省武林高手的“万斤力”,就标志着父辈拳的完善、成熟。所以尊甫(杨澄甫)忘祖(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讲“三代研习”,应弄明白杨氏太极拳上两代研习的方向与第三代研习的方向是否一致。如果舍弃上两代研习成果,另起炉灶,两个方向,两类成果,能够合到一块去“定型”吗?
我们应当破除迷信,求真务实,从对宗师的迷信中解脱出来。杨澄甫不是杨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承人,就是笔者不讲,也总会有别人去讲的。陈炎林早在1943年就说过:杨澄甫“年将弱冠,才开始从父学拳。父在世时,并未深研拳中奥妙,父亲去世后,顿起觉悟,日夜苦练,终负盛誉。其各种功夫自研而得。”陈炎林在那时只是讲得含混,没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
笔者捅破这层窗户纸的目的,就是为拳界恢复习练杨氏太极拳的传统和捷径。有一个说法是,“少林3年打死人,太极10年不出门”。像目前社会上练的太极拳,包括传统拳在内,恐怕练10年还真的出不了门。笔者认为,应当恢复杨氏拳的传统练法。据齐一先生在《功夫、情操?事业——纪念汪永泉老师》这篇文章透露出的信息,汪永泉大师直至暮年,还酝酿向有关部门建议,选派10名青年由他教导,采用他的教案和练法就可在三年内培养出确有功夫的太极拳人才。汪永泉宗师 “三年练成太极拳“的说法不是吹牛皮。他培养出了朱怀元、孙德善、张广龄、张孝达、高占魁、魏树人等成功的弟子,这说明在练法上是有捷径可循的。
在本文最后,笔者对汪永泉宗师把杨氏太极拳的传承延续当作性命一样关切的态度,感到由衷地敬佩。他年逾80高龄,几次组织弟子帮他整理杨氏一脉正宗传承的练拳理论,并从理论和自己70年练拳实践的结合上,对内功劲法作了发展性的总结。他恳切地说:“这里头的东西,要是我不说,让它断了,就是再花几代的时间,都别想再找回来!”这些弥足珍贵的话语,激励着众弟子将秘而不传的内功心法、劲法全都公诸于世。而汪永泉弟子中之佼佼者魏树人先生,则以“知无不言,言必由衷”的态度和作风,从习练内功功法的5个方面给自己练拳的实践做出了完整、准确的总结。师徒两代人的人品与武德,连同这些宝贵的理论法则,都将永远在太极苑中熠熠生辉。
来源:《武魂》 作者:张光燄
笔者后记:写这篇文章很让一些拳友为我忧虑,担心有人前来比手,制造麻烦。我坦然告诉他们说:“我写这篇文章是学术讨论,不是摆比武擂台。我不是太极拳功夫的分水岭、试金石,即使把我打倒在地,也不能证明什么。这个道理,相信大家还是明白的。另:本文中关于陈炎林的引文内容,均出自其1943年出版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此书1994年由青山石恒重新编写,书名为《杨式太极拳<发劲、运气、练势>》。
(文/张光燄 编后:关于“杨澄甫是否传承了其祖、其父”这个问题,本文作为一家之言,是言之有理还是主观武断,读者诸君尽可以心平气和地发表看法。此外,编者也有一些问题向作者张先生求答:1、截至到目前,我们所知的的拳学著作中,是否只有汪永泉先生及其弟子魏树人讲述了杨健侯拳法? 2、作者心目中认可的杨健侯承传者,除了本文已经提到的汪永泉之外还有谁?他们或他们的弟子是否有著作传世?如果有著作,这些著作关于拳架、练法、理法、心法、劲法都说了什么?这些说法,与汪永泉先生乃至魏树人先生著述的同与不同?希望能得到张先生或其他知情者的指教。)
Thursday, April 1, 2010
介绍杨氏太极拳37式
杨澄甫在《太极拳使用法》一书整理出大架杨式太极拳(原85式)后,还介绍了37个不重复动作。
郑曼青编《郑子太极拳》中37式即使前言的37个不重复动作。赵玉斌也是利用以上招式编了一趟37式杨式太极拳,真是无独有偶。
《郑子太极拳〈拳谱〉》
1. 起势
2. 左掤
3. 右掤、履、挤、按
4. 单鞭
5. 提手上势、靠
6. 白鹤亮翅
7. 左搂膝拗步
8. 手挥琵琶
9. 左搂膝拗步
10.进步搬拦捶
11.如封似闭
12.十字手
13.抱虎归山、履、挤、按
14.肘底看捶
15.倒撵猴一、二、三
16.斜飞势
17.云手一、二、三
18.单鞭下势
19.左金鸡独立
20.右金鸡独立
21.右分腿
22.左分腿
23.转身蹬脚
24.左、右搂膝拗步
25.进步栽捶
26.上步掤、履、挤、按
27.单鞭
28.玉女穿梭一、二、三、四
29.左掤
30.右掤、履、挤、按
31.单鞭下势
32.上步七星
33.退步跨虎
34.转身摆莲
35.弯弓射虎
36.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
37.十字手、合太极
郑曼青编《郑子太极拳》中37式即使前言的37个不重复动作。赵玉斌也是利用以上招式编了一趟37式杨式太极拳,真是无独有偶。
《郑子太极拳〈拳谱〉》
1. 起势
2. 左掤
3. 右掤、履、挤、按
4. 单鞭
5. 提手上势、靠
6. 白鹤亮翅
7. 左搂膝拗步
8. 手挥琵琶
9. 左搂膝拗步
10.进步搬拦捶
11.如封似闭
12.十字手
13.抱虎归山、履、挤、按
14.肘底看捶
15.倒撵猴一、二、三
16.斜飞势
17.云手一、二、三
18.单鞭下势
19.左金鸡独立
20.右金鸡独立
21.右分腿
22.左分腿
23.转身蹬脚
24.左、右搂膝拗步
25.进步栽捶
26.上步掤、履、挤、按
27.单鞭
28.玉女穿梭一、二、三、四
29.左掤
30.右掤、履、挤、按
31.单鞭下势
32.上步七星
33.退步跨虎
34.转身摆莲
35.弯弓射虎
36.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
37.十字手、合太极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