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国家为挖掘、整理、挽救传统武术拳、械、拳谱等珍贵文物,向各级体委布置了挖掘工作。我和当时的邯郸地区体委杨鸿壁科长一同前往永年县广俯,召集先师李锦藩、师伯姚继祖、一代宗师杨班侯的外孙白中信老师、武式名家翟文章老师,他们向我和杨科长说了"一时短打""关于武式架式之分"和武式剑的由来等鲜为人知的历史真实情况。
一、"一时短打"的来由
重接劲打劲,不重招数外形,这是武式太极拳的立拳之本,同时,也是其独特风格和灵魂。"一时短打"是郝为真宗师在晚年教授学生时,深知传统武式太极拳的健身易,用于击技难,学者不精诚研习,想得而知之,比登天还难。又加之大部分习练武式太极拳者,苦于学击技,但悟性不够,虽经几年的刻苦练功,但很难体悟内气、内劲在体内的开合变化。故郝为真宗师只有把自己年轻时所练的外家拳术中的招法,进行创编为"一时短打",使这部分学生练走架健身,练"一时短打"解决初级防身。为什么叫"一时短打"?这就说明了它不符合武式太极拳由着熟→懂劲→阶及神明的治彼和修身的原则及战略思想,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二、"老架""新架""中架"小架"的说法
"老架""新架"
武禹襄宗师在陈式和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通过阅读陈清萍宗师赠其的《太极拳论》《太极拳势概要图》《拳论》,又经过自己的反复走架打手实践,创编出拳式小巧、身法严紧无隙、机宜尽蕴于内、窍要隐密,不经口授身演人尽难知、朴实无华似干枝老梅,且深含着养生之要义、真谛不经指点终难用于击技的拳架,即传统武式太极拳的85式和行功走架及打手的习练方法。同时,又根据创编这套功法的实践,衍写出《拳解四则》《十三势行功歌诀》《身法十条》《打手撒放》《四字密诀》等经典著作。这些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后人练习这套拳架及体悟功法。这些拳架的外形、内在的练功方法和古典的拳论皆根据其切身体会,言简意赅.无一浮词。如改变传统的拳架外形和身法则不成为武式太极拳了。如自己再写什么拳诀和理论作为指导,则成了画蛇添足,给后学者造成误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只有真正把武式太极拳健身、防身、修身的精髓,由心知达到身知了,达到神明了,才能合乎拳理、合乎客观规律地有所前进,有所创新。
“中架”、“小架”
武式太极拳无“中架”、“小架”之分。它的"八法"是一个统一体中的多个方面,任何分裂开来的讲和应用,都是不合实际和拳理、拳法及客观规律的。郝为真宗师为了达到全民健身的旧的,使国人摆脱东亚病夫的耻辱,把武式太极拳的内开合和身体的外开合都删掉,而改为由双手带动胳膊并和身体脱节的开合。这样可使学者不必经长期刻苦的训练,又能调理学者身体的健康状况,且简便易学又便于教学。但对于传统武式太极拳所要求的强身、防身、修身的境界来讲,是治标不治本的,也不是做学问的传统武式太极拳架。后人不可误解郝为真宗师一片苦心。
三、武式太极剑的历史演变
武禹襄宗师晚年时,感到一个流派的套路、器械不在多,只要能体现拳法、拳理就行了。不然的话,习练者每日复习各种拳械,就耗去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无法对根本的原则的技术进行精研。同时,因武、李系广府望族,持刀弄棒多有不雅,故对刀剑进行了删改,把原太极13连环剑、太极36剑、太极13刀删繁就简,立异标新.把刀术剑术合而为一,把刀法揉合在剑术之中,名曰武式太极强身剑.共25式。这样既符合武、李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又使习练者集中精力.且又符合武式太极拳法、拳理。它是在走架、打手、大秆运用习练较为熟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习练者身法的.使应用武式太极拳的基本法理达到更高的境界。虽然在拳论中,还有刀术、13连环剑、36剑的动作名称,但武禹襄宗师晚年已不再授这些淘汰的器械套路了,而只内传家人新创的武式太极强身剑术。现在社会上流传的武式13刀、13连环剑、36剑,均系后人为合拳论之记载所编,不是当时的武式刀或剑。
四、立定脚跟竖起脊,拓开眼界放平心
那是1986年的秋天,因我的工作可能要变动,我向恩师李公谈了情况,他很怅然,但又说:"到哪里都是为国家做贡献.要听组织的话。他又说:“你自己找一副对联内容,我给你书写。”因李师的书画在当时很有名气,我一听十分高兴,返回家中,我马上找了许多相关的书籍,但都不中意。我一头钻进所在单位的图书库里,反复查找这方面的书籍,终于找到了一本叫做《楹联丛话》的书籍。它是1935年4月上海商务印书馆重印发行的,作者为梁章矩。[注:梁章矩(1775-1849)清朝、福建长乐人,字闳中,宦林,晚年自号迟号退庵。嘉庆进士,道光时,官至广西、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中国历史大辞典·文学史433页)。]该书卷八格言部分116页第11行中"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一句,我十分喜欢,于是送给李师审定。李师观后,把"撑"改为"竖",把"展"改为"拓"。当他把写好的"立定脚跟竖起脊,拓开眼界放平心"的条幅放在床上晾干时,我的师伯姚继祖先生恰好来李师家闲谈.一见此幅,十分喜爱,拍手叫绝。问给谁写,李师指我说:"松茂工作可能变动,于是我涂了这几个字送他。"这两副条幅伴我已经15年了。它既是武式太极拳的练功方法、原则,也是教我如何做人的。
五、先师李锦藩师承
关于先宗师李锦藩公的师承,在1987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时,我是邯郸地区挖掘整理小组成员。我和当时邯郸地区体委杨鸿壁科长亲赴永年县广府镇召集先师李锦藩、师伯姚继祖、杨式一代宗师杨班侯之外孙白中信、拳师翟文章等人,就有关挖整工作征求意见后,证实各位老师师承情况。先师李锦藩公说了自己的师承其叔祖父石泉、逊之二公后,在座的几位先辈,均无异议,并予证实。其他几位老师也均讲了自己的师承,不妥之处,大家互为补充、校正。为了慎重起见,我和杨科长在第二日早上,专门到李逊之先生的儿子李泽堂住处拜访。当时在家的有李泽堂先生的夫人和长子。我们就李逊之先生传授弟子的情况,进行了询问。李泽堂先生回忆说:"我父一生很少教弟子。1937年冬,锦藩从石泉叔父转到我父这,继续求艺,到1940年秋,艺成自修。这段时间,我父上午教族内子弟文化,下午授之太极拳术。姚继祖等四人系我父挚友赵俊臣介绍,1940年开始由我父授艺。
(附:李师生前著手抄《诲艺精言》上册序)。
Sunday, December 27, 2009
陈微明注《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阴阳生于太极。太极本无极。太极拳处处分虚实阴阳,故名曰“太极拳”。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我身不动,浑然一太极。如稍动,则阴阳分焉。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此言与人相接相黏之时,随彼之动而动。彼屈则我伸,彼伸则我屈,与之密合,不丢不顶,不使有稍过及不及之弊。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
人刚我刚,则两相抵抗。人刚我柔,则不相妨碍,不妨碍则走化矣。既走化,彼之力失其中,则背矣。我之势得其中,则顺矣。以顺黏背,则彼虽有力而不得力矣。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惟性一贯。
我之缓急,随彼之缓急,不自为缓急,则自然能黏连不断。然非两臂松净,不使有丝毫之拙力,不能相随之如是巧合。若两臂有力,则喜自作主张,不能舍己从人矣。动之方向缓急不同,故曰“变化万端”。虽不同,而吾之黏随,其理则一矣。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以豁然贯通焉。
着熟者,习拳以练体,推手以应用。用力既久,自然懂劲而神明矣。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无论练架子及推手,皆须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之意。不偏不倚者,立身中正,不偏倚也。忽隐忽现者,虚实无定,变化不测也。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此二句即解释忽隐忽现之意,与彼黏手,觉左边重,则吾之左边与彼相黏处即变为虚。右边亦然。杳者,不可捉摸之意。与彼相黏,随其意而化之,不可稍抵抗,使之处处落空,而无可如何。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彼仰则觉我弥高,如扪天而难攀。彼俯则觉我弥深,如临渊而恐陷。彼进则觉我愈长而不可及,彼退则觉我逾逼而不可逃。皆言我之能黏随不丢,使彼不得力也。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形容不顶之意。技之精者,方能如此。盖其感觉灵敏,已到极处,稍触即知。能工夫至此,举动轻灵,自然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此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以上言外家拳术,派别甚多,不外以力以快胜人。以力以快胜人,若更遇力过我快过我者,则败矣。是皆充其自然之能,非有巧妙如太极拳术之不恃力不恃快而能胜人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太极拳之巧妙,在以四两拨千斤。彼虽有千斤之力,而我顺彼背,则千斤亦无用矣。彼之快乃自动也,若遇精于太极拳术者,以手黏之,彼欲动且不能,何能快乎?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立能如平准者,虚灵顶劲也。活似车轮者,以腰为主宰,无处不随腰运动圆转也。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何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譬两处与彼相黏,其力平均,彼此之力相遇,则相抵抗,是谓双重。双重则二人相持不下,仍力大者胜焉。两处之力平均,若松一处,是谓“偏沉”,我若能偏沉,则彼虽有力者,亦不得力,而我可以走化矣。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有数年之纯功,若尚有双重之病,则不免有时为人所制,不能立时运化。
若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若欲避双重之病,须知阴阳。阴阳即虚实也。稍觉双重,即速偏沉。虚处为阴,实处为阳,虽分阴阳,而仍黏连不脱,故能黏能走。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者,彼实我虚,彼虚我又变为实,故阴变为阳,阳变为阴,阴阳相济,本无定形,皆视彼方之意而变耳。如能随彼之意,而虚实应付,毫厘不爽,是真可谓之懂劲矣。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懂劲之后,可谓入门矣。然不可间断,必须日日练习,处处揣摩,如有所悟,默识于心,心动则身随,无不如意,技日精矣。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太极拳不自作主张,处处从人。彼之动作,必有一方向,则吾随其方向而去,不稍抵抗,故彼落空,或跌出,皆彼用力太过也。如有一定手法,不知随彼,是谓舍近而求远矣。
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太极拳与人黏连,即在黏连密切之处而应付之,所谓不差毫厘也。稍离则远,失其机矣。
此论句句切要,并无一字敷衍陪衬,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
太极拳之精微奥妙,皆不出此论。非有夙慧之人,不能领悟。此术不可以技艺视之也
阴阳生于太极。太极本无极。太极拳处处分虚实阴阳,故名曰“太极拳”。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我身不动,浑然一太极。如稍动,则阴阳分焉。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此言与人相接相黏之时,随彼之动而动。彼屈则我伸,彼伸则我屈,与之密合,不丢不顶,不使有稍过及不及之弊。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
人刚我刚,则两相抵抗。人刚我柔,则不相妨碍,不妨碍则走化矣。既走化,彼之力失其中,则背矣。我之势得其中,则顺矣。以顺黏背,则彼虽有力而不得力矣。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惟性一贯。
我之缓急,随彼之缓急,不自为缓急,则自然能黏连不断。然非两臂松净,不使有丝毫之拙力,不能相随之如是巧合。若两臂有力,则喜自作主张,不能舍己从人矣。动之方向缓急不同,故曰“变化万端”。虽不同,而吾之黏随,其理则一矣。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以豁然贯通焉。
着熟者,习拳以练体,推手以应用。用力既久,自然懂劲而神明矣。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无论练架子及推手,皆须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之意。不偏不倚者,立身中正,不偏倚也。忽隐忽现者,虚实无定,变化不测也。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此二句即解释忽隐忽现之意,与彼黏手,觉左边重,则吾之左边与彼相黏处即变为虚。右边亦然。杳者,不可捉摸之意。与彼相黏,随其意而化之,不可稍抵抗,使之处处落空,而无可如何。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彼仰则觉我弥高,如扪天而难攀。彼俯则觉我弥深,如临渊而恐陷。彼进则觉我愈长而不可及,彼退则觉我逾逼而不可逃。皆言我之能黏随不丢,使彼不得力也。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形容不顶之意。技之精者,方能如此。盖其感觉灵敏,已到极处,稍触即知。能工夫至此,举动轻灵,自然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此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以上言外家拳术,派别甚多,不外以力以快胜人。以力以快胜人,若更遇力过我快过我者,则败矣。是皆充其自然之能,非有巧妙如太极拳术之不恃力不恃快而能胜人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太极拳之巧妙,在以四两拨千斤。彼虽有千斤之力,而我顺彼背,则千斤亦无用矣。彼之快乃自动也,若遇精于太极拳术者,以手黏之,彼欲动且不能,何能快乎?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立能如平准者,虚灵顶劲也。活似车轮者,以腰为主宰,无处不随腰运动圆转也。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何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譬两处与彼相黏,其力平均,彼此之力相遇,则相抵抗,是谓双重。双重则二人相持不下,仍力大者胜焉。两处之力平均,若松一处,是谓“偏沉”,我若能偏沉,则彼虽有力者,亦不得力,而我可以走化矣。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有数年之纯功,若尚有双重之病,则不免有时为人所制,不能立时运化。
若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若欲避双重之病,须知阴阳。阴阳即虚实也。稍觉双重,即速偏沉。虚处为阴,实处为阳,虽分阴阳,而仍黏连不脱,故能黏能走。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者,彼实我虚,彼虚我又变为实,故阴变为阳,阳变为阴,阴阳相济,本无定形,皆视彼方之意而变耳。如能随彼之意,而虚实应付,毫厘不爽,是真可谓之懂劲矣。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懂劲之后,可谓入门矣。然不可间断,必须日日练习,处处揣摩,如有所悟,默识于心,心动则身随,无不如意,技日精矣。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太极拳不自作主张,处处从人。彼之动作,必有一方向,则吾随其方向而去,不稍抵抗,故彼落空,或跌出,皆彼用力太过也。如有一定手法,不知随彼,是谓舍近而求远矣。
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太极拳与人黏连,即在黏连密切之处而应付之,所谓不差毫厘也。稍离则远,失其机矣。
此论句句切要,并无一字敷衍陪衬,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
太极拳之精微奥妙,皆不出此论。非有夙慧之人,不能领悟。此术不可以技艺视之也
太极拳说十要 杨澄甫
1 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 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2 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 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 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3 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 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4 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 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 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5 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 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 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6 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 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 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 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 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 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 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 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 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7 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 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 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8 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 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 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 则浑然无间矣。
9 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 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 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 “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10 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 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 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2 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 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 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3 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 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4 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 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 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5 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 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 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6 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 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 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 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 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 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 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 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 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7 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 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 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8 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 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 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 则浑然无间矣。
9 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 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 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 “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10 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 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 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刘习文《谈谈我所知道的杨派太极拳》
笔者生于邯郸,长于北京,1958年拜在百岁时杨门四世弟子张虎臣先生门下。现愿将所习练及所知的杨派太极拳情况道出,以飨读者。
吾师张虎臣先生,生于1900年,京东通州人,解放前任河北省通帅市(今北京通卅1区)国术馆馆长。先生传教的太极拳,始学于许禹生,继学于杨少侯,民国十三年(1924年),又在北京致美楼磕头拜少侯三弟杨澄甫为师。民国十六年(1927年),澄甫师应陈微明邀晴南下上海,所以先生说他只从杨澄甫学过两年七个月,其拳技多得自许禹生和杨少侯。
吾师传教的太极拳套路有三趟:第一趟为太极拳养生架,门内称太极正路(以下称正路);第二趟为太极拳功力架,门内称太极家手(以下称家手);第三趟为太极拳技击架,门内称太极小式(以下称小式)。三趟拳架套路的定式名称、姿态、顺序为揽雀尾、单鞭、提手……等,与现在大家熟悉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相同,但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化、劲道、速度及要求却大不相同。吾师言:三趟拳架中,家手是杨派太极拳的基础架,正路是家手的简化架,小式是家手的应用架。
三趟拳架套路的来由及大概情况,据吾师所述,回忆如下:许禹生的太极拳师从杨门二代嫡传杨健侯。自1912年起,许相继发起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北平体育讲习所、北平行健会,著述《太极拳势图解》,并主编《体育》季刊。体育研究什邀请武林名流演示、切磋技艺,研究武术理论和拳史;体育讲习所用于各级学校武术师资的培训;行健会面向社会各界教授武术;《体育》季刊进行舆论宣传。是时,兆熊(号少侯)、兆清(字澄甫)昆仲应许聘,同在体育讲习所、行健会任教,但所授太极拳的形式、内容、方法及效果全然不同。
少侯得技于二伯父班侯,性情亦酷似班侯,年过半百,性情更加乖僻刚烈,不善交际,所教家传太极拳难度极大,推手又哼哈作声,搭手即打即放,常使学者虽喜其技却生敬畏之心,多不敢问津,这可能是少侯之技缺少传人的主要原因;澄甫恰刚过而立之年,性情却如其父健侯,温和谦恭,善于通达权变。他在教学中,不像少侯那样不问对象青红皂白,一味地“我学什么便教什么,我怎么学的便怎么教”,而是将家传太极拳的高难动作,或舍去或简化,进行改造,以适应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各种身体状况的学者。由于方法得当,故人人愿意学,乐意学。据我师言,当年杨澄甫在行健会教拳旧址、今北京中山公园和平牌坊处教学时,学者云集。这是澄甫师记名弟子极多,澄甫拳架广泛流行的原因所在。
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革,贯穿于杨澄甫的一生,将太极拳技艺融入现代社会的体育运动,顺应时代潮流,是其过人之处。杨澄甫生前留下两套姿态有差异的拳照:年轻时拳照刊于陈微明所著《太极拳术》;晚年拳照刊于自著(实为其弟子董英杰、郑曼青执笔)的《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两套拳架的姿态差异反映了杨式家传太极拳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由少数人才能掌握到人人都可练习,由注重技击到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傅钟文在上海,崔毅士在北京中山公园传教的太极拳,均取杨澄甫晚年的拳照,今人称之为杨式大架;陈微明在上海致柔拳社、吾师在北京通州传教的太极拳,取杨澄甫年轻时的拳照(即吾师门的正路),今人称之为杨式老架。虽拳姿有差异,但动作名称、顺序与现今社会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完全一致。
杨澄甫生前只留下一趟太极拳套路,这趟套路不是杨氏的家传太极拳,而是杨澄甫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造架,或称简化架、养生架。杨氏家传的太极拳套路哪里去了?杨澄甫没传下来,只能去找杨少侯。少侯之技传人虽少,但不是没有传人,据资料记载,少侯弟子有田兆麟、尤志学、马润之、乌拉布、东润芳等人(见吴图南《国术概论》)。但吾师言,得少侯技最多者当仍属许禹生。陈微明在《太极拳术》中,谈及太极拳源流时也说“许禹生亦从少侯学。”身为杨健侯弟子,辈份上与少侯、澄甫是平列的,发现少侯有非常技艺,也要执弟子礼去讨教,千方百计学到手,这就是名高、位高、技高但仍能虚怀若谷、不断进取的许禹生的大家风范。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第二趟太极拳——家手,得自许禹生,矫正于杨少侯。
家手是杨氏太极拳的基础架。大凡学过杨式传统套路的练家,会觉得国家的简化太极拳套路过于简单,甚至不用学,一看便会;同样,凡学过家手的练家,也会有杨式传统套路过于简单,甚至不用学,一看便会的感觉。家手的揽雀尾,堋手去掉“三环”,捋手去掉“套月”,即是传统套路的揽雀尾;家手的提手,去掉“左顾右盼”,只取“中定”,即是传统套路的提手;家手的倒撵猴,去掉探捌“肘靠”变手,即是传统套路的倒撵猴;家手的左右分脚,去掉“挂树”,即是传统套路的左右分脚。如此类推,将家手与传统套路,式式对照,杨澄甫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造、简化痕迹,处处可见。因此,吾师言:传统套路是家手的简化架、养生架,家手才是杨氏太极拳的基础架。
家手又是杨氏太极拳的功力架。当今社会,多数人、多数媒体认为太极拳是老弱病残人的专利,这是一种误解。从练腰腿、强腰腿,固肝肾、健筋骨,颐养先天,延缓衰老这种角度出发,太极拳较其他拳种,可能更适宜体弱之人祛病、健体、益寿。但太极拳必竟是武术,是功夫。即使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按照杨澄甫的“十要”,“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认真地练一趟,运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太极拳绝不是老弱病残的专利,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个什么样的练法。
如果说广泛的适应性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特点,那么家手则不然。师门要求:走一趟正路需25分一30分钟,走一趟家手则需50分一60分钟。拳路之长,体力、特别是腰腿部承受力的消耗之大,即使是练太极拳有年的练家,也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家手不能成为太极拳的普及套路,而是为有志于太极拳深造的门内学子所设的太极拳功力架。
家手行架绵柔,劲道深沉厚重,气势磅礴。特点是圈多。定式和传统套路相同的揽雀尾、单鞭、提手等等各式,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手处处是圈:腰圈、褪圈、肩圈、手圈,大小圈、上下圈、斜正圈、横竖圈,圈圈相连相绕、相生相扣,各种圈组成的“太极球”折叠旋转、螺旋起伏,令人眼花缭乱。吾师言:此即班侯、少侯传教的,由陈式太极拳缠丝劲、螺旋力发展而来的“乱环术”。近世有人撰文言,“陈式太极拳有缠丝功,螺旋力,其他派系太极拳没有”,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合乎情理。杨氏太极拳脱变于陈式太极拳,必然会留下陈式太极拳的轨迹、印记。试想,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学艺十数载,作为陈长兴的得意门生,怎可能漏学、不学、不会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螺旋力,怎可能不将其技传给嫡亲子孙?也有人撰文言:“太极拳除‘十三势’套路外,尚有太极长拳,为门内少数弟子习练,门外鲜有传教,如杨氏太极拳家陈微明、李雅轩、崔毅士等,皆会太极长拳”,我以为这种说法似亦不妥。“十三势”太极拳,早期亦名长拳,为了区别于少林长拳,才将“长拳”二字舍掉,只取“八门五步”之十三势。同为杨澄甫弟子,陈微明等老师的太极长拳套路及练法各不相同,再推敲陈微明等老师的太极长拳动作名称,即可得知,此均为他们将平生所学融入杨澄甫传教的太极拳中昕致,而不像家手出自杨氏家传。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第三趟太极拳——小式,得自许禹生,矫正于杨少侯。小式是家手的应用架,是杨派太极拳的技击架。
节奏明快、轻巧紧凑、发劲刚脆、姿态优美的小式,套路各式的名称、姿势、顺序及练法,基本上等同于家手,不同之处一是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开合相生、进退影随,类似孙式太极拳的独特步法;二是定式时,时断时续的震足坐腕、肩臂弹抖,以及发劲时不由自主地哼哈声响。50__60分钟一趟家手套路,小式练法仅需5——lO分钟,是一趟难度极大以快为主,又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太极快拳。小式行架,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狂飚骤雨,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如离弦之箭,吾师言,此即是班侯、少侯审时度势,“动急急应,动缓缓随”,所谓的“喜则假喜,怒则真怒,一动而诸侯惧。”因此,小式是一趟实用性很强的杨派太极拳应用架、技击架。
以上是吾师传教的三趟太极拳的来由及大概睛况。
正路、家手、小式,如同小学、初中、高中,是三层自下『向上的阶梯,学者必须循序渐进。正路练得越好,家手、小式学起来越容易。如撇开正路,专学家手、小式,会犯当年少侯教学时的错误;如不学正路、家手,单学小式,则为空中楼阁,无法攀缘。反过来,豪手、小式练习有年后,再重温演练正路,则感太极拳技艺已上层楼,姿态、气势、神韵,特别是“腹内松静气腾然”,难以言喻,美不胜收。
如今,杨式太极拳流行最广,练的人最多,但杨氏家传的家手、小式却鲜为人知。在我学拳、练拳、教拳的四十七年生涯中,除在崔毅士老师处听到过家手、小式外,更无一人知道或听说过有家手、小式之名。那是1962年,由崔毅士弟子——我在通州潞河中学上学时的同窗陈目光搭桥牵线,吾师携我去拜会崔毅士。在中山公园拳场,崔老师向我师徒介绍过一位七十多岁的前辈,说此人也向少侯学过家手,小式。时过四十三年,再也想不起这位前辈的姓名,没见过、不知道他练的家手、小式和我绣;的一样不一样,更不知他有无传人。吾师多次说过,“家手、小式,是少侯的东西,极少传人,已濒于失传,要特别珍惜。”是故,我将其公诸于世,希望引起太极拳界的兴趣和关注。
吾师张虎臣先生,生于1900年,京东通州人,解放前任河北省通帅市(今北京通卅1区)国术馆馆长。先生传教的太极拳,始学于许禹生,继学于杨少侯,民国十三年(1924年),又在北京致美楼磕头拜少侯三弟杨澄甫为师。民国十六年(1927年),澄甫师应陈微明邀晴南下上海,所以先生说他只从杨澄甫学过两年七个月,其拳技多得自许禹生和杨少侯。
吾师传教的太极拳套路有三趟:第一趟为太极拳养生架,门内称太极正路(以下称正路);第二趟为太极拳功力架,门内称太极家手(以下称家手);第三趟为太极拳技击架,门内称太极小式(以下称小式)。三趟拳架套路的定式名称、姿态、顺序为揽雀尾、单鞭、提手……等,与现在大家熟悉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相同,但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化、劲道、速度及要求却大不相同。吾师言:三趟拳架中,家手是杨派太极拳的基础架,正路是家手的简化架,小式是家手的应用架。
三趟拳架套路的来由及大概情况,据吾师所述,回忆如下:许禹生的太极拳师从杨门二代嫡传杨健侯。自1912年起,许相继发起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北平体育讲习所、北平行健会,著述《太极拳势图解》,并主编《体育》季刊。体育研究什邀请武林名流演示、切磋技艺,研究武术理论和拳史;体育讲习所用于各级学校武术师资的培训;行健会面向社会各界教授武术;《体育》季刊进行舆论宣传。是时,兆熊(号少侯)、兆清(字澄甫)昆仲应许聘,同在体育讲习所、行健会任教,但所授太极拳的形式、内容、方法及效果全然不同。
少侯得技于二伯父班侯,性情亦酷似班侯,年过半百,性情更加乖僻刚烈,不善交际,所教家传太极拳难度极大,推手又哼哈作声,搭手即打即放,常使学者虽喜其技却生敬畏之心,多不敢问津,这可能是少侯之技缺少传人的主要原因;澄甫恰刚过而立之年,性情却如其父健侯,温和谦恭,善于通达权变。他在教学中,不像少侯那样不问对象青红皂白,一味地“我学什么便教什么,我怎么学的便怎么教”,而是将家传太极拳的高难动作,或舍去或简化,进行改造,以适应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各种身体状况的学者。由于方法得当,故人人愿意学,乐意学。据我师言,当年杨澄甫在行健会教拳旧址、今北京中山公园和平牌坊处教学时,学者云集。这是澄甫师记名弟子极多,澄甫拳架广泛流行的原因所在。
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革,贯穿于杨澄甫的一生,将太极拳技艺融入现代社会的体育运动,顺应时代潮流,是其过人之处。杨澄甫生前留下两套姿态有差异的拳照:年轻时拳照刊于陈微明所著《太极拳术》;晚年拳照刊于自著(实为其弟子董英杰、郑曼青执笔)的《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两套拳架的姿态差异反映了杨式家传太极拳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由少数人才能掌握到人人都可练习,由注重技击到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傅钟文在上海,崔毅士在北京中山公园传教的太极拳,均取杨澄甫晚年的拳照,今人称之为杨式大架;陈微明在上海致柔拳社、吾师在北京通州传教的太极拳,取杨澄甫年轻时的拳照(即吾师门的正路),今人称之为杨式老架。虽拳姿有差异,但动作名称、顺序与现今社会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完全一致。
杨澄甫生前只留下一趟太极拳套路,这趟套路不是杨氏的家传太极拳,而是杨澄甫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造架,或称简化架、养生架。杨氏家传的太极拳套路哪里去了?杨澄甫没传下来,只能去找杨少侯。少侯之技传人虽少,但不是没有传人,据资料记载,少侯弟子有田兆麟、尤志学、马润之、乌拉布、东润芳等人(见吴图南《国术概论》)。但吾师言,得少侯技最多者当仍属许禹生。陈微明在《太极拳术》中,谈及太极拳源流时也说“许禹生亦从少侯学。”身为杨健侯弟子,辈份上与少侯、澄甫是平列的,发现少侯有非常技艺,也要执弟子礼去讨教,千方百计学到手,这就是名高、位高、技高但仍能虚怀若谷、不断进取的许禹生的大家风范。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第二趟太极拳——家手,得自许禹生,矫正于杨少侯。
家手是杨氏太极拳的基础架。大凡学过杨式传统套路的练家,会觉得国家的简化太极拳套路过于简单,甚至不用学,一看便会;同样,凡学过家手的练家,也会有杨式传统套路过于简单,甚至不用学,一看便会的感觉。家手的揽雀尾,堋手去掉“三环”,捋手去掉“套月”,即是传统套路的揽雀尾;家手的提手,去掉“左顾右盼”,只取“中定”,即是传统套路的提手;家手的倒撵猴,去掉探捌“肘靠”变手,即是传统套路的倒撵猴;家手的左右分脚,去掉“挂树”,即是传统套路的左右分脚。如此类推,将家手与传统套路,式式对照,杨澄甫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造、简化痕迹,处处可见。因此,吾师言:传统套路是家手的简化架、养生架,家手才是杨氏太极拳的基础架。
家手又是杨氏太极拳的功力架。当今社会,多数人、多数媒体认为太极拳是老弱病残人的专利,这是一种误解。从练腰腿、强腰腿,固肝肾、健筋骨,颐养先天,延缓衰老这种角度出发,太极拳较其他拳种,可能更适宜体弱之人祛病、健体、益寿。但太极拳必竟是武术,是功夫。即使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按照杨澄甫的“十要”,“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认真地练一趟,运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太极拳绝不是老弱病残的专利,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个什么样的练法。
如果说广泛的适应性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特点,那么家手则不然。师门要求:走一趟正路需25分一30分钟,走一趟家手则需50分一60分钟。拳路之长,体力、特别是腰腿部承受力的消耗之大,即使是练太极拳有年的练家,也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家手不能成为太极拳的普及套路,而是为有志于太极拳深造的门内学子所设的太极拳功力架。
家手行架绵柔,劲道深沉厚重,气势磅礴。特点是圈多。定式和传统套路相同的揽雀尾、单鞭、提手等等各式,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手处处是圈:腰圈、褪圈、肩圈、手圈,大小圈、上下圈、斜正圈、横竖圈,圈圈相连相绕、相生相扣,各种圈组成的“太极球”折叠旋转、螺旋起伏,令人眼花缭乱。吾师言:此即班侯、少侯传教的,由陈式太极拳缠丝劲、螺旋力发展而来的“乱环术”。近世有人撰文言,“陈式太极拳有缠丝功,螺旋力,其他派系太极拳没有”,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合乎情理。杨氏太极拳脱变于陈式太极拳,必然会留下陈式太极拳的轨迹、印记。试想,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学艺十数载,作为陈长兴的得意门生,怎可能漏学、不学、不会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螺旋力,怎可能不将其技传给嫡亲子孙?也有人撰文言:“太极拳除‘十三势’套路外,尚有太极长拳,为门内少数弟子习练,门外鲜有传教,如杨氏太极拳家陈微明、李雅轩、崔毅士等,皆会太极长拳”,我以为这种说法似亦不妥。“十三势”太极拳,早期亦名长拳,为了区别于少林长拳,才将“长拳”二字舍掉,只取“八门五步”之十三势。同为杨澄甫弟子,陈微明等老师的太极长拳套路及练法各不相同,再推敲陈微明等老师的太极长拳动作名称,即可得知,此均为他们将平生所学融入杨澄甫传教的太极拳中昕致,而不像家手出自杨氏家传。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第三趟太极拳——小式,得自许禹生,矫正于杨少侯。小式是家手的应用架,是杨派太极拳的技击架。
节奏明快、轻巧紧凑、发劲刚脆、姿态优美的小式,套路各式的名称、姿势、顺序及练法,基本上等同于家手,不同之处一是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开合相生、进退影随,类似孙式太极拳的独特步法;二是定式时,时断时续的震足坐腕、肩臂弹抖,以及发劲时不由自主地哼哈声响。50__60分钟一趟家手套路,小式练法仅需5——lO分钟,是一趟难度极大以快为主,又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太极快拳。小式行架,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狂飚骤雨,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如离弦之箭,吾师言,此即是班侯、少侯审时度势,“动急急应,动缓缓随”,所谓的“喜则假喜,怒则真怒,一动而诸侯惧。”因此,小式是一趟实用性很强的杨派太极拳应用架、技击架。
以上是吾师传教的三趟太极拳的来由及大概睛况。
正路、家手、小式,如同小学、初中、高中,是三层自下『向上的阶梯,学者必须循序渐进。正路练得越好,家手、小式学起来越容易。如撇开正路,专学家手、小式,会犯当年少侯教学时的错误;如不学正路、家手,单学小式,则为空中楼阁,无法攀缘。反过来,豪手、小式练习有年后,再重温演练正路,则感太极拳技艺已上层楼,姿态、气势、神韵,特别是“腹内松静气腾然”,难以言喻,美不胜收。
如今,杨式太极拳流行最广,练的人最多,但杨氏家传的家手、小式却鲜为人知。在我学拳、练拳、教拳的四十七年生涯中,除在崔毅士老师处听到过家手、小式外,更无一人知道或听说过有家手、小式之名。那是1962年,由崔毅士弟子——我在通州潞河中学上学时的同窗陈目光搭桥牵线,吾师携我去拜会崔毅士。在中山公园拳场,崔老师向我师徒介绍过一位七十多岁的前辈,说此人也向少侯学过家手,小式。时过四十三年,再也想不起这位前辈的姓名,没见过、不知道他练的家手、小式和我绣;的一样不一样,更不知他有无传人。吾师多次说过,“家手、小式,是少侯的东西,极少传人,已濒于失传,要特别珍惜。”是故,我将其公诸于世,希望引起太极拳界的兴趣和关注。
几种杨式太极拳拳谱之比较 虚无子
李亦畲 《十三势架程序》55式 [见《太极拳谱》] 与杨谱不同的有:多十字摆莲(不是转身摆莲)、转身踢一脚以及结束的双抱捶。名称有较多与今不同,如三甬背,倒辇猴等等。 可见李谱与杨定型拳谱有较多不同。 李亦畲(1832~1892)太极拳由武禹襄所传。武原从杨禄禅学练老架太极拳,后从赵堡陈清萍学过陈氏新架太极拳。此拳谱为杨禄禅所传,并经武结合自身拳架的创新而作了若干修改。可见这个拳谱是杨式大架太极拳定型以前的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十三势名目》 杨澄甫 [见《太极拳谱》] 杨澄甫(1883~1936)是杨健侯之子。《太极拳十三势名目》是杨澄甫在1931年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出版前使用过的势架程序谱,也即狭义的杨式太极拳谱。此谱全套编为78式,其中名称37个。详见下表。 太极拳十三势名目 1.太极起势 21.山通臂 41.十字手 61.上步搬揽捶 2.揽雀尾 22.撇身捶 42.抱虎归山 62.进步揽雀尾 3.单鞭 23.上步搬揽捶 43.斜单鞭 63.单鞭 4.提手上势 24.揽雀尾 44.左右野马分鬃 64.云手 5.白鹤亮翅 25.单鞭 45.上步揽雀尾 65.单鞭 6.搂膝拗步 26.左右云手 46.单鞭 66.高探马带穿掌 7.手挥琵琶势 27.单鞭 47.左右玉女穿梭 67.转身十字腿 8.左右搂膝拗步三个 28.高探马 48.上步揽雀尾 68.进步指裆捶 9.手挥琵琶势 29.左右分脚 49.单鞭 69.上势揽雀尾 10.进步搬揽捶 30.转身蹬脚 50.云手 70.单鞭下势 11.如封似闭 31.左右搂膝拗步 51.单鞭下势 71.上步七星锤 12.十字手 32.进步栽捶 52.金鸡独立 72.退步跨虎势 13.抱虎归山 33.翻身二起 53.左右倒辇猴 73.转身双摆莲 14.肘底看捶 34.左右披身伏虎 54.斜飞式 74.弯弓射虎 15.左右倒辇猴 35.回身蹬脚 55.提手上势 75.上步搬揽捶 16.斜飞式 36.双峰贯耳 56.白鹤亮翅 76.如封似闭 17.提手上势 37.左蹬脚 57.搂膝拗步 77.十字手 18.白鹤亮翅 38.转身右蹬脚 58.海底针 78.合太极 19.左搂膝拗步 39.上步搬揽捶 59.山通臂 20.海底针 40.如封似闭 60.白蛇吐信 * 《太极拳使用法》杨澄甫193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 《太极拳使用法》是杨澄甫定型的杨式大架太极拳,书中"太极拳十三式"就是套路的拳架名目和程序 。[见《太极拳选编》]。除翻身二起外与上表相同。进步栽捶后接的翻身二起,在《太极拳使用法》的分式讲解及拳照中,是以翻身撇身捶、进步搬拦捶、右蹬脚三式取代之。杨澄甫传给傅仲文的就是这个拳谱。也就是说,《太极拳使用法》所载拳谱是杨澄甫定型套路。 傅仲文 《杨式太极拳》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傅仲文(1907~ )是杨澄甫的学生。傅仲文《杨式太极拳》的套路就是杨澄甫生前定型的杨式太极拳(85式)。与《太极拳十三势名目》比较,增益了左搂膝拗步一式,并将翻身二起改为难度较小的三个术式:翻身撇身捶,进步搬拦捶和右蹬脚。而且,这三式都是原有拳式的重复式,实际上杨在1931年实际演练的已经如此。此外,或是分一式为两式,或是名称上作些更改,故有85式。《太极拳十三势名目》为78式。 根据傅仲文杨式太极拳的拳谱如下表。 杨式大架太极拳谱 1.预备式 23.扇通臂 45.如封似闭 67.上步搬揽捶 2.起势 24.撇身捶 46.十字手 68.上步揽雀尾 3.揽雀尾 25.进步搬揽捶 47.抱虎归山 69.单鞭 4.单鞭 26.揽雀尾 48.斜单鞭 70.云手 5.提手上势 27.单鞭 49.野马分鬃 71.单鞭 6.白鹤亮翅 28.云手 50.揽雀尾 72.高探马带穿掌 7.左搂膝拗步 29.单鞭 51.单鞭 73.十字腿 8.手挥琵琶 30.高探马 52.左右玉女穿梭 74.进步指裆捶 9.左右搂膝拗步 31.左右分脚 53.上步揽雀尾 75.上步揽雀尾 10.手挥琵琶 32.转身蹬脚 54.单鞭 76.单鞭 11.左搂膝拗步 33.左右搂膝拗步 55.云手 77.下势 12.进步搬拦捶 34.进步栽捶 56.单鞭 78.上步七星 13.如封似闭 35.翻身撇身捶 57.下势 79.退步跨虎 14.十字手 36.进步搬拦捶 58.金鸡独立 80.转身摆莲 15.抱虎归山 37.右蹬脚 59.左右倒辇猴 81.弯弓射虎 16.肘底看捶 38.左打虎式 60.斜飞式 82.上步搬揽捶 17.左右倒辇猴 39.右打虎式 61.提手上势 83.如封似闭 18.斜飞式 40.回身右蹬脚 62.白鹤亮翅 84.十字手 19.提手上势 41.双峰贯耳 63.左搂膝拗步 85.收势 20.白鹤亮翅 42.左蹬脚 64.海底针 21.左搂膝拗步 43.转身右蹬脚 65.扇通臂 22.海底针 44.上步搬揽捶 66.转身白蛇吐信 许禹生 1921年 《太极拳势图解》 74式 许禹生(1879~1945)为杨健侯的学生。 1.提手,有两式组成:一为合手,与今提手一样;一为上提手,今无,或类似于我的白鹤亮翅过渡动作合手。白鹤展翅与今白鹤亮翅同,后接白鹤亮翅一式为身体直立,两手曲肘上举,掌心上向,今杨式无。2.十字手双手上举交叉于头顶上,与今不同。3.云手打法与今不同。4.云手后接高探马(此处无单鞭)。5.二起脚为左右脚连续起踢。与杨澄甫定型式不同,许式难度较大。6.野马分鬃后接玉女穿梭(无进步揽雀尾单鞭两式)。7.十字摆莲,为穿手,扑面掌、转身举掌、摆踢四动组成。8.退步跨虎接转身摆莲。转身摆莲同今。 可见许式套路及打法与杨谱有较大不同。许禹生为杨健侯的学生,拳式与杨澄甫定型拳式有较大区别。 *陈微明 《太极拳术》80式 中华书局出版 乙丑年 陈微明(1881~1958)是杨澄甫的学生。1925年曾在上海创设致柔拳社。 但他的套路拳式名称及程序与杨式大架太极拳比较:1.无穿掌,有十字腿。十字腿动作左掌穿出右掌收于左胁下,右脚蹬出,相当于今十字蹬脚。2.云手、弯弓射虎的拳照与现在的打法不同。 可见陈谱及打法与杨定型拳谱稍有不同。 88式太极拳与杨澄甫 《太极拳使用法》拳谱之比较 杨澄甫 《太极拳使用法》 1931年定型套路。(包括起势和合太极共有名称37个不同,全套七十八个姿势)。 《太极拳十三势名目》是杨澄甫在1931年《太极拳使用法》出版之前使用过的势架程序谱,也即狭义的杨氏太极拳谱,与《太极拳使用法》谱名称和程序相同。 88式太极拳与之比较,少数名称有不同叫法,(如搬拦捶、揽雀尾的上步、进步),势式合、分也略有不同。88式有些势式分而称之,因而总数显多。比较如下: 1.太极起势=88式为(1预备式+2起势 )。2.肘底看捶=88式为(15斜单鞭+16肘底看捶)。3.左右分脚=88式(31右分脚+32左分脚)。4.翻身二起=(36翻身白蛇吐信+37进步搬拦捶+38右蹬脚);杨谱翻身二起,在《太极拳使用法》中实为翻身撇身捶+进步搬拦捶+右蹬脚;傅仲文本同;此处88式与杨谱实际不同是杨翻身撇身捶而88式为36翻身白蛇吐信。5.杨谱抱虎归山 =48抱虎归山+ 49斜揽雀尾。6.杨谱单鞭下势=88式(58单鞭+59下势)。7.白蛇吐信88式为68转身撇身捶。8.杨谱高探马代穿掌=88式(74高探马+75左穿掌)。9.杨谱转身十字腿=88式转身十字蹬脚。杨注:十字腿也叫十字单摆莲,从杨拳照及讲解看十字腿与今十字蹬脚相同。10.杨谱进步指裆捶88式为77搂膝打捶。两者不同:88式右拳向前打出,高与腹平;杨式右拳向敌腹部指去身微俯。11.杨谱单鞭下势=88式(79单鞭+80下势)。12.合太极= 88式 收势。 傅仲文本同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谱。由此可见,88式实质上与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谱相同,即88式就是传统的杨式大架太极拳。 根据杨文及拳照可知:十字腿也叫十字单摆莲,相当于十字蹬脚。转身摆莲以叫转脚摆莲,今昔一样。 *陈炎林 《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 (分得较细,如捋、按分列,左右式分列,共105式。) 掤、捋、挤、按分列,左右式分列。第一段手挥琵琶后接左搂膝拗步--撇身捶--进步搬拦捶。抱虎过山拆称为抱虎过山--掤捋挤按。91式高探马后有92十字手:如左穿掌打法。下势称蛇身下势。套路编排及动作拳图都与杨定型套路相同。 该书有动作、要领、用法。书前部有健身运气法。 *杨振铎 《杨氏太极拳》 (103式) 杨振铎是杨澄甫之三子。《杨氏太极拳》一书是在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拳照的基础上,增加过渡动作并加说明而成的。讲得很细,不但列出过渡动作,而都有拳照。有动作、口诀、要点。套路架式程序及打法与杨谱相同。 *杨振基 《杨澄甫式太极拳》 (91式) 杨振基是杨澄甫之次子。套路架式程序及打法与杨谱相同。有动作、注意事项、技击意义分析。 *顾留馨 《太极拳术》(85式) 基本上与杨澄甫定型套路相同。不同之处有:1 .揽雀尾按式转单鞭过渡动作有明显的肘、掌动作。2.提手后接斜身靠--白鹤亮翅,即多一个斜身靠。3.高探马后接右分脚,与杨谱及88式不同,即有两个过渡动作,与陈炎林文字叙述一样(见《杨式太极拳发劲、运气、练势》)。我以为这可能是顾为了弥补定型套路中缺少肘、靠动作而加入的,我练拳常按此练法。
Thursday, December 24, 2009
谈谈杨派太极拳预架、练架、用架 ——刘习文
吾师张虎臣(1898—1979)先生,京东通州人,毕生从事武术事业,解放前任河北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国术馆长,解放后退隐民间,教拳于通州西海子公园、通州工人俱乐部。先生传教的太极拳,师从杨少候、杨澄甫、许禹生三位大家,与现在流行的传统杨氏大架不甚相同:架高步活、轻灵奇巧、圈多圈小……既有慢架快架之分,亦有练架用架之别,今人称之谓“杨氏小架太极拳”。
笔者少时学拳技于北京通州,为张虎臣先生亲传弟子。今将所知奉献给读者,并以此文纪念恩师虎臣先生。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杨氏小架太极拳套路有三趟:第一趟为太极拳预架,第二趟为太极拳练架,第三趟为太极拳用架。何为预架、练架、用架?先生答曰:“练架者,功力架也,练之可长劲力;用架者,快架也,练之可用于技击;练架、用架太难,故设预架,先易后难,循序见进也。”
预架,实际上是太极拳练架、用架的简化架,门内称太极正路(以下称正路);练架,实际上是太极拳的基础架、功力架,门内称太极家手(以下称家手);用架,实际上是太极拳的快架、技击架,门内称太极小式(以下称小式)。三趟拳架套路的定式名称、姿态、顺序为揽雀尾、单鞭、提手……等同于现今流行的杨式太极拳大架传统套路,但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化、劲道、速度及要求,却大不相同。三趟拳架套路的来由及大概情况,据吾师所述,回忆如下:
武术,特别是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许禹生先生功不可殁。
许禹生(1879—19450,字龙厚,北京人,祖藉山东,出身于武术世家,曾延请多位武师学艺。学杨氏太极拳于杨健候,学宋氏太极拳于宋书铭;学八卦掌于刘风春,学六合拳于刘德宽……并与武术大家纪子修、吴鉴泉、杨少候、杨澄甫、李存义、王茂斋、刘彩臣、恒寿山、佟连吉等为友相互切磋研讨,故精通多门拳技。许毕业于晚清译学馆,任职教育部专门司主事,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皆高。许的资历及为人谦逊包容、豁达大度,使其在武林门户纷争的乱世,具有相当高的威信和号召力,故能对武术,特别对是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有所作为。
1912、1916、1919、1929年,许禹生相继发起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北平体育讲习所、北平行健会,著述《太极拳势图解》,主编《体育》月刊。身为北平国术馆长的许禹生,理论与实践并重、青少年培养与民众教育同行:体育研究社邀武林名流演示、切磋技艺,研究武术理论和拳史;体育讲习所用于各级学校武术师资的培训;行健会面向社会各界教授武术;《体育》月刊进行舆论宣传……以广泛的影响力推动武术、太极拳的发展与普及。
是时,兆熊(字梦祥、号少侯)、兆清(字澄甫)杨氏昆仲应许禹生邀聘,同在体育讲习所、行健会任教,但所传教太极拳的形式、内容、方法及效果,却全然不同——
少侯得技于二伯父班侯,性情亦酷似班侯,年过半百,人老性情更加怪僻刚烈,不善交际,所教家传太极拳难度极大,教学手段古板教条,推手哼哈作声,搭手即打即放,学者如坠雾中不知所措,虽喜其技却生敬畏之心,无法接受他那近乎残酷的训练,这可能是少侯拳技缺少传人的主要原因。澄甫恰刚过而立之年,性情如其父健侯,温和谦恭,善于通达权变,他接受长兄教训,在教学中,不像少侯那样不问对象青红皂白,一味地“我学什么便教什么,我怎么学的便怎么教”,而是将家传太极拳的高难动作,或舍去或简化,进行改造,以适应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各种身体状况的学者。由于方法得当,故人人愿意学,乐意学。据我师言,当年杨澄甫在行健会教拳旧址,今北京中山公园和平牌坊处教学时,学者云集,几乎成为一道时髦、亮丽的风景。这是澄甫师记名弟子极多,澄甫拳架广泛流行的原因所在。
同为太极拳界顶尖级人物,少侯是技击家、实战家,澄甫应再冠于教育家、改革家的称谓。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革,贯穿于杨澄甫的一生,将太极拳技艺融入现代社会的体育运动,顺应时代潮流,是其过人之处,从而奠定了他在武术界、太极拳界的地位,后人对此予以极高评价。杨澄甫生前留下两套姿态有差异的拳照:年轻时拳照摄于1919年,时年36岁,刊在1925年陈微明所著《太极拳术》;晚年拳照摄于1929年,时年46岁,刊在1931、1934自著,实为其弟子董英杰、郑曼青执笔助写的《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两套拳架的神韵同样光彩照人,姿态差异恰恰反映了杨式家传太极拳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由少数人才能掌握到人人都可练习,由注重技击到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傅仲文在上海,崔毅士在北京中山公园杨澄甫教拳旧址,传教的太极拳取杨澄甫46岁时拳照,今人称之为杨式大架;陈微明在上海致柔拳社,吾师在北京通州,传教的太极拳取杨澄甫36岁时拳照(即吾师门的正路),今人称之为杨式老架。虽拳姿略有差异,但动作名称、顺序完全一致,同为现今社会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笔者按:吾师张虎臣先生所传“太极正路”基本上等同于杨氏老架,近似于杨氏大架,所不同者在于架高步活圈多、略为复杂,和太极家手、太极小式相配套而已。)
杨澄甫生前只留下一趟太极拳套路,这趟套路不是杨氏的家传太极拳,而是杨澄甫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造架,或称简化架、养生架。杨氏家传的太极拳套路哪里去了?杨澄甫没传下来,只能去找杨少侯。少侯技缺少传人,不是没有传人,据吴图南《国术概论》所载,少侯弟子有田兆麟、尤志学、马润之、乌拉布、东润芳;见著于书刊杂志报导的少候传人有吴图南、顾履平与(吾师)张虎臣。但吾师言,得少侯枝最多者当属许禹生。1925年陈微明所著《太极拳术》,谈及太极拳源流时说,“许禹生亦从少侯学。”身为杨健侯弟子,辈份上与少侯、澄甫是平列的,发现少侯有非常技艺,虽为当时拳界的领军人物,也躬躬敬敬地去讨教,千方百计学到手,这就是名高、位高、技高,仍能虚怀若谷,不断进取的许禹生的大家风范。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第二趟太极拳—家手,得自于杨少侯、许禹生。
家手是杨氏太极拳的练架、基础架。大凡学过杨式传统套路的练家,会觉得国家的简化太极拳套路,如二十四式、四十八式等,过于简单,甚至不用学,一看便会;同样,凡学过家手的练家,也会有杨式传统套路过于简单,甚至不用学,一看便会的感觉。如同汉字繁体衍变为简体一样,家手的揽雀尾,棚手去掉“三环”,捋手去掉“套月”,挤手去掉“车轮”,按手去掉“截气圈”,即是传统套路的揽雀尾;家手的单鞭,去掉“套月”只留钩,不“回身”只留挥鞭掌,即是传统套路的单鞭;家手的提手,去掉“左顾右盼”,只取“中定”,即是传统套路的提手;家手的倒撵猴,去掉“採挒肘靠”变手,即是传统套路的倒撵猴;家手的左右分脚,去掉“掛树”,即是传统套路的左右分脚。如此类推,将家手与传统套路,式式对照,杨澄甫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造、简化痕迹,处处可见。因此,吾师言:传统套路是家手的简化架、养生架,家手才是杨氏太极拳的练架、基础架。
家手又是杨氏太极拳的功力架。当今社会多数人、多数媒体认为太极拳是老弱病残人的专利。这是误解、误导。武术界有“太极腰”的彦语,意为太极拳较其他拳种,更注重腰腿部训练,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腰腿部练习方法;民间也有“人未老,腰腿先老”的说辞。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筋为肝之府;肾藏精、主骨,为男子先天;肝藏血、主筋,为女子先天;肝肾同源于命门。”故练腰腿、强腰腿,有固肝肾、健筋骨,颐养先天,延缓衰老的作用。从这种角度出发,太极拳较其他拳种,各适宜体弱之人祛病、健体、益寿。但太极拳必竟是武术、是功夫。既使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按照杨澄甫的“十要”,“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认真地练一趟,运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太极拳绝不是老弱病残的专利,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个什么样的练法。这便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广泛适应性。家手则不然,师门要求:走一趟正路需25分—30分钟,走一趟家手则需50分—60分钟时间。拳路之长,体力、特别是腰腿部承受力的消耗之大,既使是练太极拳有年的练家,也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家手不能成为太极拳的普及套路,而是为有志于太极拳深造的门内学子,所设的太极拳功力架。
家手行架绵柔,劲道深沉厚重,气势磅礴。特点是圈多。定式和传统套路相同的揽雀尾、单鞭、提手等等各式,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手处处是圈:腰圈、腿圈、肩圈、手圈,大小圈、上下圈、斜正圈、横竖圈等等,圈圈相连相绕、相生相扣,各种圈组成的“太极球”折叠旋转、螺旋起伏,使人眼花缭乱,吾师言:此即是班候、少侯传教的,由陈式太极拳缠丝劲、螺旋力发展而来的“乱环术”。近世有人撰文言,“陈式太极拳有缠丝功,螺旋力,其他派系太极拳没有。”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合乎情理。杨氏太极拳脱变于陈式太极拳,必然会留下陈式太极拳的轨迹、印记。试想,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学艺十数载,作为陈长兴的得意门生,怎可能漏学、不学、不会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螺旋力,怎可能不将其技传给嫡亲子孙。也有人撰文言,“太极拳除‘十三势’套路外,尚有太极长拳,为门内少数弟子习练,门外鲜有传教,如杨氏太极拳家陈微明、李雅轩、崔毅士等,皆会太极长拳。”我以为这种说辞似乎不妥。“十三势”太极拳,早期亦名长拳,为了区别于少林长拳,才将“长拳”二字舍掉,只取“八门五步”之十三势。同为杨澄甫弟子,陈微明等老师的太极长拳套路及练法各不相同,说明他们的师承不一,这无法解释。再推敲陈微明等老师的太极长拳动作名称,即可得知,均为他们将平生所学融入杨澄甫传教的太极拳中所为,而不像家手出自杨氏家传。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第三趟太极拳——小式,得自于杨少候、许禹生。小式是家手的用架、技击架,是一趟太极快拳。
节奏明快、轻巧紧凑、发劲刚脆、姿态优美的小式,套路各式的名称、姿势、顺序及练法,基本上等同于家手,不同之处在于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开合相生、进退影随的独特步法;在于定式时,时断时续的震足坐腕、肩臂弹抖,以及发劲时不由自主的哼哈声响。50——60分钟一趟家手套路,小式练法仅需5——10分钟,是一趟难度极大以快为主,又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太极快拳。小式行架,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狂飚骤雨,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如离弦之箭,吾师言,此即是班候、少候,审时度势“动急急应,动缓缓随”,所谓的“喜则假喜,怒则真怒,一动而诸候惧。”因此,小式是一趟实用性很强的杨派太极拳应用架、技击架。
以上是吾师传教的三趟太极拳的来由及大概情况。
正路、家手、小式,如同小学、初学、高中,是三层自下而上的阶梯,学者必须循序渐进。正路(预架)练得越好,家手(练架)、小式(用架)学起来越容易。如撇开正路,专学家手、小式,会犯当年少候教学时的错误;如不学正路、家手,单学小式,则为空中楼阁,无法攀缘。反过来,家手、小式练习有年后,再重温演练正路,则感太极拳技艺已上层楼,姿态、气势、神韵,特别是“腹内松静气腾然”,难以言喻而美不胜收。
如今,杨式太极拳流行最广,练的人最多,但杨氏家传的家手、小式却鲜为人知。在我学拳、练拳、教拳半个世纪生涯中,除在崔毅士老师处听到过家手、小式外,更无一人知道或听说过有家手、小式之名。那是1962年,由崔毅士弟子——我在通州潞河中学上学时的同窗陈日光,搭桥牵线,吾师携我去拜会崔毅士,在中山公园拳场,崔老师向我师徒介绍过一位七十多岁的前辈,说此人也向少候学过家手、小式。时过四十多年,再也想不起这位前辈的姓名,没见过、不知道他练的家手、小式和我练的一样不一样,更不知他有无传人。吾师多次说过,“家手、小式,是少候的东西,极少传人,已濒于失传,要特别珍惜。”是故,我将其公诸于世,希望引起太极拳界的兴趣和关注。(笔者按:2006年9月,笔者与崔毅士老师的弟子曹彦章、王青云二先生相聚于北京朝阳公园,青云先生言道,他于多年前曾见一先生所练太极拳酷似太极小式云云……书于此,以备查考。)
笔者少时学拳技于北京通州,为张虎臣先生亲传弟子。今将所知奉献给读者,并以此文纪念恩师虎臣先生。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杨氏小架太极拳套路有三趟:第一趟为太极拳预架,第二趟为太极拳练架,第三趟为太极拳用架。何为预架、练架、用架?先生答曰:“练架者,功力架也,练之可长劲力;用架者,快架也,练之可用于技击;练架、用架太难,故设预架,先易后难,循序见进也。”
预架,实际上是太极拳练架、用架的简化架,门内称太极正路(以下称正路);练架,实际上是太极拳的基础架、功力架,门内称太极家手(以下称家手);用架,实际上是太极拳的快架、技击架,门内称太极小式(以下称小式)。三趟拳架套路的定式名称、姿态、顺序为揽雀尾、单鞭、提手……等同于现今流行的杨式太极拳大架传统套路,但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化、劲道、速度及要求,却大不相同。三趟拳架套路的来由及大概情况,据吾师所述,回忆如下:
武术,特别是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许禹生先生功不可殁。
许禹生(1879—19450,字龙厚,北京人,祖藉山东,出身于武术世家,曾延请多位武师学艺。学杨氏太极拳于杨健候,学宋氏太极拳于宋书铭;学八卦掌于刘风春,学六合拳于刘德宽……并与武术大家纪子修、吴鉴泉、杨少候、杨澄甫、李存义、王茂斋、刘彩臣、恒寿山、佟连吉等为友相互切磋研讨,故精通多门拳技。许毕业于晚清译学馆,任职教育部专门司主事,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皆高。许的资历及为人谦逊包容、豁达大度,使其在武林门户纷争的乱世,具有相当高的威信和号召力,故能对武术,特别对是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有所作为。
1912、1916、1919、1929年,许禹生相继发起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北平体育讲习所、北平行健会,著述《太极拳势图解》,主编《体育》月刊。身为北平国术馆长的许禹生,理论与实践并重、青少年培养与民众教育同行:体育研究社邀武林名流演示、切磋技艺,研究武术理论和拳史;体育讲习所用于各级学校武术师资的培训;行健会面向社会各界教授武术;《体育》月刊进行舆论宣传……以广泛的影响力推动武术、太极拳的发展与普及。
是时,兆熊(字梦祥、号少侯)、兆清(字澄甫)杨氏昆仲应许禹生邀聘,同在体育讲习所、行健会任教,但所传教太极拳的形式、内容、方法及效果,却全然不同——
少侯得技于二伯父班侯,性情亦酷似班侯,年过半百,人老性情更加怪僻刚烈,不善交际,所教家传太极拳难度极大,教学手段古板教条,推手哼哈作声,搭手即打即放,学者如坠雾中不知所措,虽喜其技却生敬畏之心,无法接受他那近乎残酷的训练,这可能是少侯拳技缺少传人的主要原因。澄甫恰刚过而立之年,性情如其父健侯,温和谦恭,善于通达权变,他接受长兄教训,在教学中,不像少侯那样不问对象青红皂白,一味地“我学什么便教什么,我怎么学的便怎么教”,而是将家传太极拳的高难动作,或舍去或简化,进行改造,以适应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各种身体状况的学者。由于方法得当,故人人愿意学,乐意学。据我师言,当年杨澄甫在行健会教拳旧址,今北京中山公园和平牌坊处教学时,学者云集,几乎成为一道时髦、亮丽的风景。这是澄甫师记名弟子极多,澄甫拳架广泛流行的原因所在。
同为太极拳界顶尖级人物,少侯是技击家、实战家,澄甫应再冠于教育家、改革家的称谓。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革,贯穿于杨澄甫的一生,将太极拳技艺融入现代社会的体育运动,顺应时代潮流,是其过人之处,从而奠定了他在武术界、太极拳界的地位,后人对此予以极高评价。杨澄甫生前留下两套姿态有差异的拳照:年轻时拳照摄于1919年,时年36岁,刊在1925年陈微明所著《太极拳术》;晚年拳照摄于1929年,时年46岁,刊在1931、1934自著,实为其弟子董英杰、郑曼青执笔助写的《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两套拳架的神韵同样光彩照人,姿态差异恰恰反映了杨式家传太极拳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由少数人才能掌握到人人都可练习,由注重技击到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傅仲文在上海,崔毅士在北京中山公园杨澄甫教拳旧址,传教的太极拳取杨澄甫46岁时拳照,今人称之为杨式大架;陈微明在上海致柔拳社,吾师在北京通州,传教的太极拳取杨澄甫36岁时拳照(即吾师门的正路),今人称之为杨式老架。虽拳姿略有差异,但动作名称、顺序完全一致,同为现今社会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笔者按:吾师张虎臣先生所传“太极正路”基本上等同于杨氏老架,近似于杨氏大架,所不同者在于架高步活圈多、略为复杂,和太极家手、太极小式相配套而已。)
杨澄甫生前只留下一趟太极拳套路,这趟套路不是杨氏的家传太极拳,而是杨澄甫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造架,或称简化架、养生架。杨氏家传的太极拳套路哪里去了?杨澄甫没传下来,只能去找杨少侯。少侯技缺少传人,不是没有传人,据吴图南《国术概论》所载,少侯弟子有田兆麟、尤志学、马润之、乌拉布、东润芳;见著于书刊杂志报导的少候传人有吴图南、顾履平与(吾师)张虎臣。但吾师言,得少侯枝最多者当属许禹生。1925年陈微明所著《太极拳术》,谈及太极拳源流时说,“许禹生亦从少侯学。”身为杨健侯弟子,辈份上与少侯、澄甫是平列的,发现少侯有非常技艺,虽为当时拳界的领军人物,也躬躬敬敬地去讨教,千方百计学到手,这就是名高、位高、技高,仍能虚怀若谷,不断进取的许禹生的大家风范。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第二趟太极拳—家手,得自于杨少侯、许禹生。
家手是杨氏太极拳的练架、基础架。大凡学过杨式传统套路的练家,会觉得国家的简化太极拳套路,如二十四式、四十八式等,过于简单,甚至不用学,一看便会;同样,凡学过家手的练家,也会有杨式传统套路过于简单,甚至不用学,一看便会的感觉。如同汉字繁体衍变为简体一样,家手的揽雀尾,棚手去掉“三环”,捋手去掉“套月”,挤手去掉“车轮”,按手去掉“截气圈”,即是传统套路的揽雀尾;家手的单鞭,去掉“套月”只留钩,不“回身”只留挥鞭掌,即是传统套路的单鞭;家手的提手,去掉“左顾右盼”,只取“中定”,即是传统套路的提手;家手的倒撵猴,去掉“採挒肘靠”变手,即是传统套路的倒撵猴;家手的左右分脚,去掉“掛树”,即是传统套路的左右分脚。如此类推,将家手与传统套路,式式对照,杨澄甫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造、简化痕迹,处处可见。因此,吾师言:传统套路是家手的简化架、养生架,家手才是杨氏太极拳的练架、基础架。
家手又是杨氏太极拳的功力架。当今社会多数人、多数媒体认为太极拳是老弱病残人的专利。这是误解、误导。武术界有“太极腰”的彦语,意为太极拳较其他拳种,更注重腰腿部训练,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腰腿部练习方法;民间也有“人未老,腰腿先老”的说辞。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筋为肝之府;肾藏精、主骨,为男子先天;肝藏血、主筋,为女子先天;肝肾同源于命门。”故练腰腿、强腰腿,有固肝肾、健筋骨,颐养先天,延缓衰老的作用。从这种角度出发,太极拳较其他拳种,各适宜体弱之人祛病、健体、益寿。但太极拳必竟是武术、是功夫。既使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按照杨澄甫的“十要”,“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认真地练一趟,运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太极拳绝不是老弱病残的专利,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个什么样的练法。这便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广泛适应性。家手则不然,师门要求:走一趟正路需25分—30分钟,走一趟家手则需50分—60分钟时间。拳路之长,体力、特别是腰腿部承受力的消耗之大,既使是练太极拳有年的练家,也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家手不能成为太极拳的普及套路,而是为有志于太极拳深造的门内学子,所设的太极拳功力架。
家手行架绵柔,劲道深沉厚重,气势磅礴。特点是圈多。定式和传统套路相同的揽雀尾、单鞭、提手等等各式,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手处处是圈:腰圈、腿圈、肩圈、手圈,大小圈、上下圈、斜正圈、横竖圈等等,圈圈相连相绕、相生相扣,各种圈组成的“太极球”折叠旋转、螺旋起伏,使人眼花缭乱,吾师言:此即是班候、少侯传教的,由陈式太极拳缠丝劲、螺旋力发展而来的“乱环术”。近世有人撰文言,“陈式太极拳有缠丝功,螺旋力,其他派系太极拳没有。”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合乎情理。杨氏太极拳脱变于陈式太极拳,必然会留下陈式太极拳的轨迹、印记。试想,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学艺十数载,作为陈长兴的得意门生,怎可能漏学、不学、不会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螺旋力,怎可能不将其技传给嫡亲子孙。也有人撰文言,“太极拳除‘十三势’套路外,尚有太极长拳,为门内少数弟子习练,门外鲜有传教,如杨氏太极拳家陈微明、李雅轩、崔毅士等,皆会太极长拳。”我以为这种说辞似乎不妥。“十三势”太极拳,早期亦名长拳,为了区别于少林长拳,才将“长拳”二字舍掉,只取“八门五步”之十三势。同为杨澄甫弟子,陈微明等老师的太极长拳套路及练法各不相同,说明他们的师承不一,这无法解释。再推敲陈微明等老师的太极长拳动作名称,即可得知,均为他们将平生所学融入杨澄甫传教的太极拳中所为,而不像家手出自杨氏家传。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第三趟太极拳——小式,得自于杨少候、许禹生。小式是家手的用架、技击架,是一趟太极快拳。
节奏明快、轻巧紧凑、发劲刚脆、姿态优美的小式,套路各式的名称、姿势、顺序及练法,基本上等同于家手,不同之处在于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开合相生、进退影随的独特步法;在于定式时,时断时续的震足坐腕、肩臂弹抖,以及发劲时不由自主的哼哈声响。50——60分钟一趟家手套路,小式练法仅需5——10分钟,是一趟难度极大以快为主,又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太极快拳。小式行架,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狂飚骤雨,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如离弦之箭,吾师言,此即是班候、少候,审时度势“动急急应,动缓缓随”,所谓的“喜则假喜,怒则真怒,一动而诸候惧。”因此,小式是一趟实用性很强的杨派太极拳应用架、技击架。
以上是吾师传教的三趟太极拳的来由及大概情况。
正路、家手、小式,如同小学、初学、高中,是三层自下而上的阶梯,学者必须循序渐进。正路(预架)练得越好,家手(练架)、小式(用架)学起来越容易。如撇开正路,专学家手、小式,会犯当年少候教学时的错误;如不学正路、家手,单学小式,则为空中楼阁,无法攀缘。反过来,家手、小式练习有年后,再重温演练正路,则感太极拳技艺已上层楼,姿态、气势、神韵,特别是“腹内松静气腾然”,难以言喻而美不胜收。
如今,杨式太极拳流行最广,练的人最多,但杨氏家传的家手、小式却鲜为人知。在我学拳、练拳、教拳半个世纪生涯中,除在崔毅士老师处听到过家手、小式外,更无一人知道或听说过有家手、小式之名。那是1962年,由崔毅士弟子——我在通州潞河中学上学时的同窗陈日光,搭桥牵线,吾师携我去拜会崔毅士,在中山公园拳场,崔老师向我师徒介绍过一位七十多岁的前辈,说此人也向少候学过家手、小式。时过四十多年,再也想不起这位前辈的姓名,没见过、不知道他练的家手、小式和我练的一样不一样,更不知他有无传人。吾师多次说过,“家手、小式,是少候的东西,极少传人,已濒于失传,要特别珍惜。”是故,我将其公诸于世,希望引起太极拳界的兴趣和关注。(笔者按:2006年9月,笔者与崔毅士老师的弟子曹彦章、王青云二先生相聚于北京朝阳公园,青云先生言道,他于多年前曾见一先生所练太极拳酷似太极小式云云……书于此,以备查考。)
功夫不負苦修人---傅鍾文談太極拳練法 / 嚴翰秀
功夫不負苦修人---傅鍾文談太極拳練法 / 嚴翰秀
楊式太極拳名家傅鐘文有一次接待一位前來中國向他學拳的日本武師,這位日本武師對傅鐘文說,他想用兩三個月的時間一鼓作氣把太極拳學好。傅鐘文聽了,搖了搖頭。他覺得這位日本武師對太極拳缺乏一定的認識,而這種思想在國內和國外學太極拳的人中很有代表性,以為學太極拳有速成練法。傅鐘文認為,練太極拳要經過一段較長的時日,有一定的程序,這包括很多內容。傅鐘文練拳教拳7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對太極拳特別是對於練楊式太極拳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練太極拳必須具備的條件
傅鐘文先生說,學好太極拳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太極拳是一門高級的藝術。根據他的觀察和畢生練習太極拳的體會,他說,一般練好太極拳要具備有以下一些條件:首先是自己的愛好,知道太極拳的功能;其次是要有明師,即真正懂得太極拳的老師;三是有練拳的地方;四是有練拳的時間;五是能下苦功練,願意吃苦,樂於吃苦;六是有恆心。這些條件是對以提高太極拳技擊水平為目的的練習者而言的,一般以健身為目的的人不必如此嚴格要求,但努力做到會有更多的收獲。
傅鐘文先生用這些條件來觀察當今學太極拳的人,認為具備這些條件的人不多。這主要是因為時代不同了,社會環境不同了,太極拳的主要功能減弱了。一些練太極拳的人不是缺這個條件就是缺那個條件,所以現在太極拳界的人才比不上前輩。他說,太極拳界在楊少侯、楊澄甫以後,真正懂太極拳的人可以說少之又少了。若說練到楊少侯、楊澄甫那樣功夫的,當今沒有。
管好幾大要點
傅鐘文先生於20世紀60年代根據過去楊澄甫的傳授,編寫了《楊式太極拳》一書,講解了楊式太極拳的架子和練法。1989年他又編著了《楊式太極拳教法練法》一書,詳盡地講述了楊式太極拳的教法、練法,其中除了敘述楊式太極拳的體用及練法過程外,還提出了練拳要領240多條,練拳要求230多條,指出易犯的毛病、產生的原因及糾正的方法220多條,提出教法練法240多條,技術分析110多條。這兩本書近30萬字,是練好楊式太極拳的指南。
總體來說,傅鐘文先生認為,練好楊式太極拳要管好幾大要點,這些要點管好了,也就等於基本掌握了楊式太極拳的練法了。
首先,練每一個動作時必須先有意識,也就是意識要先於動作。比如“起勢”,雙手俯掌徐徐上提時,必須先有上提的意識,提到與肩平時,要先有下落的意識,然後兩手再慢慢下按。意識與動作要配合上,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如此。這種意識引導動作的練習練久了,練拳者就會進入一種境界:在夜間,四周靜悄悄的,你全身心地投入練太極拳,意識與動作配合上了,全身感到非常舒服,周圍沒有一點聲音,渾身輕飄飄的,好像你不知為你,也不知累,除了太極拳的意念外,其他一切雜念皆無。
他常常見到一些人練太極拳時,意識不能先導,動作與意識分離,他說,這是會影響練拳質量的。
第二,腰帶弧形運動。
練太極拳要以腰為主,這是練太極拳的人經常說的。傅鐘文先生說,不但太極拳的練法講求以腰為主,中國其他流派的武術、西洋武術以及其他一些體育競技運動也都講以腰為主。比如舉重,光靠兩手臂的力量不行,要靠腰勁。但太極拳用腰跟其他武術和運動的用腰不一樣,練太極拳要由腰帶動四肢和身體其他部位沿弧形慢慢轉動,不是直來直去,每一個動作都由腰來帶轉,使腰身與腳手的動作連在一起。他以“雲手”一式為例說明:“雲手”動作的完成靠腰左右轉動帶動胳膊、手,左右上下弧形轉動,帶動腿的抬、收、伸,在腰的主宰下,全身各部位都在做弧形運動,不能只動四肢,不動腰,或腰手分離。他再以“搬攔捶 ”為例說明:搬是腰帶右拳左轉,接著腰帶右手右轉,帶左手攔出,然後腰帶右拳向前打出,不能只是動兩手,也不能右拳、左手離開腰的運轉而亂動。總之,在腰的主宰下,上下可貫穿一氣。
在腰帶動四肢運行時,傅鐘文先生認為必須貫徹“勁以曲蓄而有余”的要求。太極拳的動作沒有直來直去的,曲蓄有余,在使用時才能夠靈活。直了,勁就用完了,會僵滯,易受人制。所以練太極拳時,腿、胳膊、手都不能是直挺挺的,要有一定的弧度,但又不是軟塌塌的,軟塌不是含蓄,也不圓滿、沒有氣勢。
練太極拳時,腰帶弧形轉動,速度必須快慢均勻,打一套拳,從頭到尾,要式式均勻,不是只某一個動作或一組動作均勻。動作均勻,一動無有不動處,上下也就相隨了。
第三,眼要平視,看到手,但不能死盯住手。
傅鐘文先生認為,太極拳有手、眼、身法、步的傳統要求,眼法在練太極拳時很重要。他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要求:練太極拳時,眼必須看到手,但不是死盯著手。眼要隨手轉,看到手後,眼神要從主手的方向平視出去,切忌板滯和四下野顧。他以“打虎式”為例,有人練這一式時,眼看的方向與手打的方向不一致,拳打向身前,眼卻看另一方向。他認為這樣不對,眼必須從上拳打出的方向看出去,沒有看這打那和看那打這的道理。
傅鐘先生認為,練楊式太極拳一般眼要平視,過去曾稱太極拳為“四平架”,其中“一平”是眼平,無論轉左轉右,或前進後退,眼都要平看。
第四,分清虛實。
傅鐘文先生認為,練太極拳時要分清陰陽虛實。太極拳的動作每一式中有虛有實,有陰有陽,實者為陽,虛者為陰,陰陽虛實交替變化,應貫穿到太極拳的練習中來。
第五,動作要做到無過、無不及,要適中。
傅鐘文先生認為,太極拳練起來,過與不及都不對,他用吃飯作比喻:一個人餓了,應該吃3碗飯就飽了,卻吃了5碗,這就過了,肚子會撐得不舒服。如果只吃1碗,也不行,那是不及。練太極拳一招一式都要掌握適中這個度,如何掌握這個度,要靠自己的練習和揣摩。
傅鐘文先生經常引用拳訣上一句七言:“輕靈活潑求懂勁。”他解釋說,輕靈不是浮漂,要有沉著,而沉著也不是呆板。如果追求輕靈,一點勁都不用,這不對;追求沉著,用了死勁,也不行,這都屬於過與不及。他認為,練太極拳一定要把握好無過與無不及這兩個關,把好了這兩個關,就掌握了太極拳練習的基本要求。
傅鐘文先生反復說明,練太極拳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的要求要領不是一聽就懂、一說就會練的,但是必須要知道該怎麼做。方法不對頭地瞎練,只會是越練離太極拳的境界越遠。
下苦功夫練
對於練太極拳,傅鐘文先生反復說:“方法對頭,下功夫練。”他又說:“方法對頭,一練就好了,沒那麼回事。”
傅鐘文先生認為,在過去的時代裡,楊家太極拳前輩練拳所下的苦功不是當代人能想像得到的。楊露禪除自己苦練外,為了讓兒子們能接傳自己的功夫,在健侯兄弟青少年時,天天拿著大棒趕著他們練拳,稍有鬆懈,就用大棒打,下手之重,幾乎令人無法忍受。楊班侯的一身無敵功夫就是在這樣嚴格地看管下苦練出來的。楊健侯小時,由於楊露禪天天督促,練拳幾乎練到身心不能承受的地步,後成為楊家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楊班侯生有一女一子,女兒練拳一時達不到要求,他一失手竟把女兒打死了。
傅鐘文先生說,過去練武之人靠功夫吃飯,沒有好功夫,與人交手,只要一輸一輩子就完了,甚至還有生命危險,所以非下苦功夫練不可。現在雖然時代不同了,但要練成太極拳功夫,也非得下苦功不可,舍此沒有他途,更沒有捷徑。
開始學太極拳時,由老師口授身傳,老師一面說,一面做,學者聽明白了,學會了,就下功夫練。練了一段時間,老師再檢查,並給糾正動作。雖是老師口授身傳,但在練習的過程中還會出現動作有偏差的情況,這不是學者有意打偏差了,而是不由自主的。老師再給看給改,改好了,再下功夫練。
練太極拳,功夫下到一段時間,就有進步了。但什麼時候進步,哪一天有進步了,卻說不清。比如寫字,按規矩練了數年,自己看,別人看,確實比過去有進步了,但是究竟是哪一天進步的,哪一年有進步的,說不出來。功夫都是一點一點、日積月累增加的。學太極拳也一樣,開始學都是硬梆梆的,不是腿不對就是肩不對,手腕不對,眼不對。下苦功學了,功夫練到家了,動作就對了,到底哪一天對的,很難說得出。
傅鐘文先生認為,真正要練成太極拳功夫,必須趁年輕時下功夫練,至少連續上四五年功夫,天天不斷。每天花2到3個鐘頭的時間,一次練拳七八遍,中間不能間斷,一氣練完。如果每天練拳3遍,練30年,功夫還是上不去,存不住功夫,只能保持原有的功力,甚至退步。中年練拳,長功夫慢些,但只要有恆心,舍得下苦功,也能有所成就。
他常常告誡他的學生,練拳要舍得下功夫,不要怕吃力,怕吃力就不要選擇練拳。
太極拳不花上一二十年的功夫是練不成的,而堅持練,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
傅鐘文先生說,練武是一件苦差事,至於苦到什麼程度,他說:“練拳練到坐下不想起來,起來不想坐下,全身像上刑一樣難受,必須練到這種程度。”
楊式太極拳名家傅鐘文有一次接待一位前來中國向他學拳的日本武師,這位日本武師對傅鐘文說,他想用兩三個月的時間一鼓作氣把太極拳學好。傅鐘文聽了,搖了搖頭。他覺得這位日本武師對太極拳缺乏一定的認識,而這種思想在國內和國外學太極拳的人中很有代表性,以為學太極拳有速成練法。傅鐘文認為,練太極拳要經過一段較長的時日,有一定的程序,這包括很多內容。傅鐘文練拳教拳7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對太極拳特別是對於練楊式太極拳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練太極拳必須具備的條件
傅鐘文先生說,學好太極拳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太極拳是一門高級的藝術。根據他的觀察和畢生練習太極拳的體會,他說,一般練好太極拳要具備有以下一些條件:首先是自己的愛好,知道太極拳的功能;其次是要有明師,即真正懂得太極拳的老師;三是有練拳的地方;四是有練拳的時間;五是能下苦功練,願意吃苦,樂於吃苦;六是有恆心。這些條件是對以提高太極拳技擊水平為目的的練習者而言的,一般以健身為目的的人不必如此嚴格要求,但努力做到會有更多的收獲。
傅鐘文先生用這些條件來觀察當今學太極拳的人,認為具備這些條件的人不多。這主要是因為時代不同了,社會環境不同了,太極拳的主要功能減弱了。一些練太極拳的人不是缺這個條件就是缺那個條件,所以現在太極拳界的人才比不上前輩。他說,太極拳界在楊少侯、楊澄甫以後,真正懂太極拳的人可以說少之又少了。若說練到楊少侯、楊澄甫那樣功夫的,當今沒有。
管好幾大要點
傅鐘文先生於20世紀60年代根據過去楊澄甫的傳授,編寫了《楊式太極拳》一書,講解了楊式太極拳的架子和練法。1989年他又編著了《楊式太極拳教法練法》一書,詳盡地講述了楊式太極拳的教法、練法,其中除了敘述楊式太極拳的體用及練法過程外,還提出了練拳要領240多條,練拳要求230多條,指出易犯的毛病、產生的原因及糾正的方法220多條,提出教法練法240多條,技術分析110多條。這兩本書近30萬字,是練好楊式太極拳的指南。
總體來說,傅鐘文先生認為,練好楊式太極拳要管好幾大要點,這些要點管好了,也就等於基本掌握了楊式太極拳的練法了。
首先,練每一個動作時必須先有意識,也就是意識要先於動作。比如“起勢”,雙手俯掌徐徐上提時,必須先有上提的意識,提到與肩平時,要先有下落的意識,然後兩手再慢慢下按。意識與動作要配合上,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如此。這種意識引導動作的練習練久了,練拳者就會進入一種境界:在夜間,四周靜悄悄的,你全身心地投入練太極拳,意識與動作配合上了,全身感到非常舒服,周圍沒有一點聲音,渾身輕飄飄的,好像你不知為你,也不知累,除了太極拳的意念外,其他一切雜念皆無。
他常常見到一些人練太極拳時,意識不能先導,動作與意識分離,他說,這是會影響練拳質量的。
第二,腰帶弧形運動。
練太極拳要以腰為主,這是練太極拳的人經常說的。傅鐘文先生說,不但太極拳的練法講求以腰為主,中國其他流派的武術、西洋武術以及其他一些體育競技運動也都講以腰為主。比如舉重,光靠兩手臂的力量不行,要靠腰勁。但太極拳用腰跟其他武術和運動的用腰不一樣,練太極拳要由腰帶動四肢和身體其他部位沿弧形慢慢轉動,不是直來直去,每一個動作都由腰來帶轉,使腰身與腳手的動作連在一起。他以“雲手”一式為例說明:“雲手”動作的完成靠腰左右轉動帶動胳膊、手,左右上下弧形轉動,帶動腿的抬、收、伸,在腰的主宰下,全身各部位都在做弧形運動,不能只動四肢,不動腰,或腰手分離。他再以“搬攔捶 ”為例說明:搬是腰帶右拳左轉,接著腰帶右手右轉,帶左手攔出,然後腰帶右拳向前打出,不能只是動兩手,也不能右拳、左手離開腰的運轉而亂動。總之,在腰的主宰下,上下可貫穿一氣。
在腰帶動四肢運行時,傅鐘文先生認為必須貫徹“勁以曲蓄而有余”的要求。太極拳的動作沒有直來直去的,曲蓄有余,在使用時才能夠靈活。直了,勁就用完了,會僵滯,易受人制。所以練太極拳時,腿、胳膊、手都不能是直挺挺的,要有一定的弧度,但又不是軟塌塌的,軟塌不是含蓄,也不圓滿、沒有氣勢。
練太極拳時,腰帶弧形轉動,速度必須快慢均勻,打一套拳,從頭到尾,要式式均勻,不是只某一個動作或一組動作均勻。動作均勻,一動無有不動處,上下也就相隨了。
第三,眼要平視,看到手,但不能死盯住手。
傅鐘文先生認為,太極拳有手、眼、身法、步的傳統要求,眼法在練太極拳時很重要。他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要求:練太極拳時,眼必須看到手,但不是死盯著手。眼要隨手轉,看到手後,眼神要從主手的方向平視出去,切忌板滯和四下野顧。他以“打虎式”為例,有人練這一式時,眼看的方向與手打的方向不一致,拳打向身前,眼卻看另一方向。他認為這樣不對,眼必須從上拳打出的方向看出去,沒有看這打那和看那打這的道理。
傅鐘先生認為,練楊式太極拳一般眼要平視,過去曾稱太極拳為“四平架”,其中“一平”是眼平,無論轉左轉右,或前進後退,眼都要平看。
第四,分清虛實。
傅鐘文先生認為,練太極拳時要分清陰陽虛實。太極拳的動作每一式中有虛有實,有陰有陽,實者為陽,虛者為陰,陰陽虛實交替變化,應貫穿到太極拳的練習中來。
第五,動作要做到無過、無不及,要適中。
傅鐘文先生認為,太極拳練起來,過與不及都不對,他用吃飯作比喻:一個人餓了,應該吃3碗飯就飽了,卻吃了5碗,這就過了,肚子會撐得不舒服。如果只吃1碗,也不行,那是不及。練太極拳一招一式都要掌握適中這個度,如何掌握這個度,要靠自己的練習和揣摩。
傅鐘文先生經常引用拳訣上一句七言:“輕靈活潑求懂勁。”他解釋說,輕靈不是浮漂,要有沉著,而沉著也不是呆板。如果追求輕靈,一點勁都不用,這不對;追求沉著,用了死勁,也不行,這都屬於過與不及。他認為,練太極拳一定要把握好無過與無不及這兩個關,把好了這兩個關,就掌握了太極拳練習的基本要求。
傅鐘文先生反復說明,練太極拳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的要求要領不是一聽就懂、一說就會練的,但是必須要知道該怎麼做。方法不對頭地瞎練,只會是越練離太極拳的境界越遠。
下苦功夫練
對於練太極拳,傅鐘文先生反復說:“方法對頭,下功夫練。”他又說:“方法對頭,一練就好了,沒那麼回事。”
傅鐘文先生認為,在過去的時代裡,楊家太極拳前輩練拳所下的苦功不是當代人能想像得到的。楊露禪除自己苦練外,為了讓兒子們能接傳自己的功夫,在健侯兄弟青少年時,天天拿著大棒趕著他們練拳,稍有鬆懈,就用大棒打,下手之重,幾乎令人無法忍受。楊班侯的一身無敵功夫就是在這樣嚴格地看管下苦練出來的。楊健侯小時,由於楊露禪天天督促,練拳幾乎練到身心不能承受的地步,後成為楊家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楊班侯生有一女一子,女兒練拳一時達不到要求,他一失手竟把女兒打死了。
傅鐘文先生說,過去練武之人靠功夫吃飯,沒有好功夫,與人交手,只要一輸一輩子就完了,甚至還有生命危險,所以非下苦功夫練不可。現在雖然時代不同了,但要練成太極拳功夫,也非得下苦功不可,舍此沒有他途,更沒有捷徑。
開始學太極拳時,由老師口授身傳,老師一面說,一面做,學者聽明白了,學會了,就下功夫練。練了一段時間,老師再檢查,並給糾正動作。雖是老師口授身傳,但在練習的過程中還會出現動作有偏差的情況,這不是學者有意打偏差了,而是不由自主的。老師再給看給改,改好了,再下功夫練。
練太極拳,功夫下到一段時間,就有進步了。但什麼時候進步,哪一天有進步了,卻說不清。比如寫字,按規矩練了數年,自己看,別人看,確實比過去有進步了,但是究竟是哪一天進步的,哪一年有進步的,說不出來。功夫都是一點一點、日積月累增加的。學太極拳也一樣,開始學都是硬梆梆的,不是腿不對就是肩不對,手腕不對,眼不對。下苦功學了,功夫練到家了,動作就對了,到底哪一天對的,很難說得出。
傅鐘文先生認為,真正要練成太極拳功夫,必須趁年輕時下功夫練,至少連續上四五年功夫,天天不斷。每天花2到3個鐘頭的時間,一次練拳七八遍,中間不能間斷,一氣練完。如果每天練拳3遍,練30年,功夫還是上不去,存不住功夫,只能保持原有的功力,甚至退步。中年練拳,長功夫慢些,但只要有恆心,舍得下苦功,也能有所成就。
他常常告誡他的學生,練拳要舍得下功夫,不要怕吃力,怕吃力就不要選擇練拳。
太極拳不花上一二十年的功夫是練不成的,而堅持練,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
傅鐘文先生說,練武是一件苦差事,至於苦到什麼程度,他說:“練拳練到坐下不想起來,起來不想坐下,全身像上刑一樣難受,必須練到這種程度。”
杨氏传人谱(一)
1)陈长兴
杨露禅是从学于陈长兴。他学的拳,有人说是“陈式太极拳”,但是看陈氏太极拳的样子和杨氏太极拳的风格相差很大。
内劲:陈氏是缠丝劲,杨氏只讲“运劲如抽丝”,没有缠丝劲。赵堡太极拳的背丝扣,有“丝”字,有人以为和缠丝劲类似。然而背丝扣只是比喻,不是劲法(和杨氏的“运劲如抽丝”不谋而合)。
注:陈氏太极拳的缠丝劲有顺缠,逆缠等练习法,而且被列为基本功,绝对不是比喻手法。
李二军在《浅谈背丝扣》中认为“背丝扣的修炼是必然的。何谓背丝扣,是太极拳运劲中的一种气机现象,它一明一暗,一顺一逆,连而结之很象太极图中的曲丝,不要以为在忽悠你,他在拳架中确实存在。如由金刚变懒扎衣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曲丝存在。其实他在太极拳总论中已经表述的非常明白:意上寓下、意左必寓右、有前必有后……悟!凡此皆是意,在内而不在外,这样你便能分清虚实,辨明阴阳。”
招式:杨氏太极拳舒展大方,动作和顺。陈式太极拳处处缠丝劲。若论外形、风格,杨氏太极拳真的异于陈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在招式上和陈氏太极拳类似,但是不重缠丝劲,重阴阳开合,很像杨氏太极拳的小架练法。不过招式就像陈式太极拳多一点。
2)李伯魁
杨露禅的同乡,一起拜师陈长兴。
3)武禹襄(1812-1880)
原本跟杨露禅学习太极拳,后经赵堡镇,得陈清平赵堡太极拳。赵堡太极拳招式类似陈式太极拳,然而行招如行云流水,没有缠丝劲练功法。武禹襄的哥哥武汝清在盐店发现王宗岳太极拳经残篇,给了武禹襄。武禹襄结合练习,写出多篇拳论,如”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说略“、”打手要言“。创”武氏太极拳“。
4)鳳侯主要傳人是潘貴,再傳李萬成 (1872-1947) ,李萬成傳林金聲 (1913-1988) 。 現今永年南關一帶練楊式太極拳的大多數為林金聲所傳。
5)"凌得其筋,萬得其骨, 全得其皮" 讲的是杨露禅的三位杰出弟子凌山、萬春和全佑三人。全佑(1834-1902)后来从汉姓”吴“,人称”吴全佑“,到其子吴鉴泉(1870-1942)。
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南派为吴鉴泉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吴公藻、吴公仪(1897-1968)、吴英华、马岳梁等。北派为王茂斋(1862-1940)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赵铁庵、杨禹廷(1888-1982)等,再传有赵安祥、李经梧、王培生等。
6)吴图南(1884-1989)生于北京,蒙古族。原姓乌拉汗,名乌拉布。原籍辽宁喀喇沁左 旗。9岁起,先后从吴鉴泉、杨少侯学艺12年。 年轻时,就读于京师大学堂学习医学。以 后,长期从事武术研究、教育工作,并在考古、文史、心理学、经络学、养生长寿学等方 面有较深造诣。先后任南京中央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北平艺专等学校教授、故宫博物院 专门委员。建国后,曾在北京市文物调查研究组及北京文史馆任职,是中国武术协会委员、 中国武术学会委员、北京市武协副主席、顾问。多次参加国家体委主持制定的武术教材等 审定工作,并任过全运会武术比赛太极拳裁判长。 1988年获中国国际武术节武术贡献奖。 著有《太极拳即(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 《太极剑》 《太极功·内家拳·玄玄刀》以及 《国术概论》等。 后均收入《吴图南太极拳精髓》一书中。
7)傅钟文(1903-1994)。杨兆元 ( 早喪 ) ,遺一女楊聰,許趙氏,生侄外孫趙斌及女趙桂珍,趙桂珍許配傅鍾文,俱為近代太極拳名宿。其子傅声远,孙傅清泉也是太极拳推动者。
8)杨守中是杨澄甫的大儿子,从小刻苦学习,拳架外钢内松活圆转。張世賢、黎學筍、葉大德、鄧煜坤、宋耀文、伍寶釗等,都是守中師來港最初傳人。
9)杨少候
10)杨班候
11)杨健候
12)杨澄甫
待续
杨露禅是从学于陈长兴。他学的拳,有人说是“陈式太极拳”,但是看陈氏太极拳的样子和杨氏太极拳的风格相差很大。
内劲:陈氏是缠丝劲,杨氏只讲“运劲如抽丝”,没有缠丝劲。赵堡太极拳的背丝扣,有“丝”字,有人以为和缠丝劲类似。然而背丝扣只是比喻,不是劲法(和杨氏的“运劲如抽丝”不谋而合)。
注:陈氏太极拳的缠丝劲有顺缠,逆缠等练习法,而且被列为基本功,绝对不是比喻手法。
李二军在《浅谈背丝扣》中认为“背丝扣的修炼是必然的。何谓背丝扣,是太极拳运劲中的一种气机现象,它一明一暗,一顺一逆,连而结之很象太极图中的曲丝,不要以为在忽悠你,他在拳架中确实存在。如由金刚变懒扎衣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曲丝存在。其实他在太极拳总论中已经表述的非常明白:意上寓下、意左必寓右、有前必有后……悟!凡此皆是意,在内而不在外,这样你便能分清虚实,辨明阴阳。”
招式:杨氏太极拳舒展大方,动作和顺。陈式太极拳处处缠丝劲。若论外形、风格,杨氏太极拳真的异于陈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在招式上和陈氏太极拳类似,但是不重缠丝劲,重阴阳开合,很像杨氏太极拳的小架练法。不过招式就像陈式太极拳多一点。
2)李伯魁
杨露禅的同乡,一起拜师陈长兴。
3)武禹襄(1812-1880)
原本跟杨露禅学习太极拳,后经赵堡镇,得陈清平赵堡太极拳。赵堡太极拳招式类似陈式太极拳,然而行招如行云流水,没有缠丝劲练功法。武禹襄的哥哥武汝清在盐店发现王宗岳太极拳经残篇,给了武禹襄。武禹襄结合练习,写出多篇拳论,如”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说略“、”打手要言“。创”武氏太极拳“。
4)鳳侯主要傳人是潘貴,再傳李萬成 (1872-1947) ,李萬成傳林金聲 (1913-1988) 。 現今永年南關一帶練楊式太極拳的大多數為林金聲所傳。
5)"凌得其筋,萬得其骨, 全得其皮" 讲的是杨露禅的三位杰出弟子凌山、萬春和全佑三人。全佑(1834-1902)后来从汉姓”吴“,人称”吴全佑“,到其子吴鉴泉(1870-1942)。
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南派为吴鉴泉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吴公藻、吴公仪(1897-1968)、吴英华、马岳梁等。北派为王茂斋(1862-1940)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赵铁庵、杨禹廷(1888-1982)等,再传有赵安祥、李经梧、王培生等。
6)吴图南(1884-1989)生于北京,蒙古族。原姓乌拉汗,名乌拉布。原籍辽宁喀喇沁左 旗。9岁起,先后从吴鉴泉、杨少侯学艺12年。 年轻时,就读于京师大学堂学习医学。以 后,长期从事武术研究、教育工作,并在考古、文史、心理学、经络学、养生长寿学等方 面有较深造诣。先后任南京中央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北平艺专等学校教授、故宫博物院 专门委员。建国后,曾在北京市文物调查研究组及北京文史馆任职,是中国武术协会委员、 中国武术学会委员、北京市武协副主席、顾问。多次参加国家体委主持制定的武术教材等 审定工作,并任过全运会武术比赛太极拳裁判长。 1988年获中国国际武术节武术贡献奖。 著有《太极拳即(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 《太极剑》 《太极功·内家拳·玄玄刀》以及 《国术概论》等。 后均收入《吴图南太极拳精髓》一书中。
7)傅钟文(1903-1994)。杨兆元 ( 早喪 ) ,遺一女楊聰,許趙氏,生侄外孫趙斌及女趙桂珍,趙桂珍許配傅鍾文,俱為近代太極拳名宿。其子傅声远,孙傅清泉也是太极拳推动者。
8)杨守中是杨澄甫的大儿子,从小刻苦学习,拳架外钢内松活圆转。張世賢、黎學筍、葉大德、鄧煜坤、宋耀文、伍寶釗等,都是守中師來港最初傳人。
9)杨少候
10)杨班候
11)杨健候
12)杨澄甫
待续
太极拳武当传承(部分)
太极拳各门派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祖师: 张三丰——————————————— ↓ ↓ ↓ 第二代: 王宗岳 道门内流传 张松溪(松溪派) ↓ 第三代: 蒋 发————————————————————————————————————————————————————— ↓ ↓ 第四代: 刑喜怀 陈长兴 ↓ ↓ 第五代: 张初臣 杨禄禅(杨式)——————————————— ↓ ↓ ↓ ↓ 第六代: 陈敬伯 杨班侯 全 佑 王兰亭 ↓ ↓ ↓ ↓ 第七代: 张宗禹 杨兆祥 吴鉴泉(吴式)李瑞东(李式) ↓ ↓ 第八代: 张 彦——— 常远亭(常式) ↓ ↓ 第九代: 张应昌 陈清平———————————————— ↓ ↓ ↓ ↓ 第十代: 张 汶 和兆元 李景彦 武禹襄(武式) ↓ (和式)(忽雷架) ↓ 十一代: 张金梅 李亦畬 ↓ ↓ 十二代: 张敬芝 郝为真(郝式) ↓ ↓ 十三代: 侯春秀 孙禄堂(孙式)
太极拳揉手内功--汪永泉讲授/魏树人、齐一整理
一、内功的运用要领
在学习揉手之前,要熟练掌握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揉手时应把这八种劲适当地配合在一起使用。引化或击发对方用的不是单纯的一种劲法,而是由几种劲混合而成的。这种混合劲不是指手式与外形的混合变化,而是特指内功发出时兼有几种劲的作用而言。说到底,就是要根据对方的情况来使用内功。这也是功夫高深者在发劲时,总给人以“棚捋挤按皆非似”之感觉的原因。但必须注意,只有首先分别掌握了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后,才能正确地将各种劲有选择地混合使用。如:使用棚、按、挤之混合劲击发对方,或用采、挒之混合劲引化对方时,再以肘、靠内劲为后援,就分别混合了五种或四种劲。使用混合劲时,不是事先设想固定要哪几种劲相混合,而是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情况和使用者的功夫高低,即根据应用自然混合。
这八种劲的本质皆是内气。其区别只在于内气的不同表现方式和使用方法。内功为“术”,是无形无象的。手法为“招”,是有形有象的。“术”为阴,“招”为阳,两者必须相互结合。应用时,正如太极图所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即招里必须有术通出,术要由招找到通出之路。光有招法而无术的结合是外力较量的手法,光用术而不用手法领出则不能影响对方。只有招中有术,术随招出,才是内外相合的太极手法。
发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发”,又曰“静发”;一种是“活发”,又曰“动发”。定发时脚步不动。学发劲必须先从定发学起。定发是一种基本而又普遍使用的发法。
活发是在脚起脚落之间进行的,因此,比定发难,也比定发的威力大。活发法与活步揉手不同。要在熟练地掌握了活步揉手后方能懂得活发的奥妙。活发是在足提起而将要落地之际进行的。“足进一寸,手长一尺”,体现着活发的威力。
揉手时,必须内外相合,即内功与招式相结合。为了做到内外相合,应注意避免以下四点:
1、外转内不转,谓之跑。有跑而内不随必倾。
2、内转外不转,谓之藏。有藏而不出必馁。
3、外开内不开,谓之支。有支而无援必断。
4、内开外不开,谓之蓄。有蓄而无开必憋。
二、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
太极拳的揉手功夫主要体现在两种劲的应用,即集中劲和分散劲。这两种劲纯粹是内气的应用,这是区别于外家拳的基本特点。其要领是刚柔相济,外柔内刚。
按照太极拳的传统比喻,当对方被发出时,恰如“钱投鼓”、“球碰壁”。“钱投鼓”原意是指以立着的硬币投在有弹性的鼓面上被反弹回来,“球碰壁”原意是指有弹性的球碰在坚硬的墙壁上而被弹撞回来。这些是对硬力被内气发出时情形的形象描述。太极拳善于运用阴柔阳刚矛盾统一的规律,才形成了揉手中以柔克刚、棉里藏针的独特手法。
集中劲以自身为主攻击对方,使对方被发弹跳而出。弹簧力即是集中劲的一种,体现在一开一合之间。合要合到自身,将对方的来力引进,然后使之落空。开要开到对方身上,使神、意、气集中于对方身上,使之不但不能摆脱,而且其主动之力不由自主地变成被动之力(即我所借之力),只有这样在先合后开中使内气鼓荡,才能把对方弹发出去。应当注意弹不是推,对方的感觉应当像碰上弹簧被反弹出去一样。
分散劲主要表现在沾、连、粘、随和内劲松沉上。要掌握对方的动向,首先要影响对方中心,诱使其发出“正劲”。“正劲”就是对方中心受到影响时反应出来的劲。要掌握对方中心就要使自己的松散劲渗入对方中心,然后再吸引或发放对方。吸引力是松散劲法中的一种。吸引要用各种方法,将对方之来力顺肘向身外化解,使对方不由自主地失去重心,即引进落空。吸引力的发挥要善于变换手法。用吸引力变换手法时,腕部不能下勾或上翻,应自然伸直和鼓起。通过手将对方来力顺送到肘,再由肘引向身外,不要引到自己的身上。同时还必须准确地掌握吸引的时机,只有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变换,才能使对方来不及变和陷于被动。
太极拳功夫是在长期的盘架子过程中练就的,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在揉手方面求得发展。无论是盘架子还是揉手,都必须注意以内功的练习和应用为主,即以神、意、气的练习和应用为主。而在练习揉手时,则主要是将自己的神、意、气发出,影响对方的中心。这种神、意、气的影响不是拙力,而是太极拳内功劲法的巧妙应用。 太极揉手的八种劲,即棚、捋、挤、按,采、挒、肘、靠,是集中劲和分散劲的结合应用。这八种劲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在身体上应当是灵活自如、随机应变比的,如:虽然棚劲的运用圆散自如,但如果没有按挤内劲配合,就不能巧妙地发出对方,要使每一种劲随时都能转化为另一种劲,在揉手时才能乘人之势。借人之力。)
在揉手过程中,要使自己的松散劲渗入对方体内,并由顶力的四周围集中通向对方中心,控制其劲源。相接之际要避实就虚或以虚带实,不丢不顶。为了使自己的内气 能畅通发出,就要善于准确地寻找对方的空隙,通过空隙直通对方中心。在这里,先决条件就是要全身放松。否则,就无松散劲渗入对方,更谈不上集中通向对方中 心,控制对方。由此可见,松、散、通、空在揉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对方找我的中心,我应全身松软圆活,将对方的来力化引向身外。如果我未能找到对方中心,就要诱使对方暴露中心,通过听、问、拿、放掌握之。“听”是通过接触点感觉对方劲的变化情况。“问”是“听”出对方劲的变化情况后,用松渗劲试探“听”的结果是否准确。“拿”是根据“听”、“问”的情况,控制住对方的中心,使其陷人被动、僵滞。“放”是将对方的来力引出,用内劲攻其中心。所谓“一接点中求”,就是接手后,在接触点运用听、问、拿、放掌握对方的中心,使自己主动,对方被动。寻常所说的“欺一欺”(欺身之欺)、“挤一挤”、“给点便宜”等,都是为了引诱对方暴露中心。自己在接手时要轻灵变化,不丢不顶,才能在被动中求主动,化发自如。听、问、拿、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听”、“问”探明对方的情况,才有可能拿而后放。在这一过程中,渗劲非常重要。把自己的内劲渗透到对方的劲源,才能达到“点中求”的目的。
老拳谱在论述“手式”时讲:“惟接手先着力,实时松开”,意思是手要着力而不要接力。不着力就不能听劲,不松开就不能引化、击发对方。假如对方用拳击来,我以手先接触,接手后不要“跑”,更不要顶。“松开”是指要接对方顶力的侧。将对方来力的一半引化到身外,剩下的一半留着借力发人用。
“接手半边空”是 讲与对方接手时要侧接。接手时手式旋转是侧接的一种方法。通过手式的旋转,只接对方来力的一半,使其来力的另一半落空,并将自己的内劲渗入对方体内。然后 掌握好时机,一空即发。如稍迟缓,对方的力改变后,就不能将其发出。同样,接手后可用肘空或肩空。肘空或肩空后立即将肘、肩之内劲通向对方劲源。
“避实就虚,以虚带实”是讲揉手时,要避开对方来力的正直方向,即避开“实”,而去接对方的侧点或无力的部位,即就“虚”。对方的劲侧就是对方的“实中虚”。接 “虚”后,通过虚点带着对方的“实”点向对方劲源发力,由此便可实现借力发人,四两拨千斤。
“接力不过腕”,“发劲一贯串”,是讲与对方接手时,虽然以手掌相接触,实际上是用腕部接来力。要通过腕部的旋转变化引化对方来力,不使其由腕部进人自己身内。发劲时,要由九曲珠的中间一颗珠子为后援,贯串上边四颗珠子,将内劲通至腕、手并发出手外。“一贯串”是说内劲的发出要畅通无阻。
发人时,腕要灵活,手须松软,才能起到给中指根通出的内劲指引方向的作用。腕的后援是肘劲。在与对方接手直至将对方发出的这一过程中,肩、肘、腕、手必须松软圆活,这样才能使内劲畅通无阻地通向对方。
“要点不要面”,是讲手与对方接触时,要接对方接触面中的一个点,在这个点上求中心,以便控制对方。如果接触的是面,就会互相力抵。此时必须重新在接触面上找到对方的侧点。正如老拳谱所讲:“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便。偶遇面碰面,实时松开变。”松开后接手要“换手如新接”。
“刺皮不刺骨,刺骨皮必堵”,指接手后,我之内劲要渗到对方皮肉之中,但不可向对方骨头上渗入、因为只有向皮肉内渗入内劲才能到达对方中心。若向骨头上渗入,对方的骨头必使我之内劲受阻,造成双方力量相顶。
在与对方接手时,要有“侧劲”、“平劲”、“侧平劲”的手法变换。“平”指接触点的正面,“侧”指接触点正面之侧。向“平”发劲为“平劲”,向“侧”发劲为“侧劲”。在接手时,如果遇到对方接触点的“平”,就要在“平”中找 “侧”,由“侧”击发对方中心。即所谓走“平侧”。如果接手时,遇到对方的“侧”,就要以“侧”带“平”,击发对方中心。即所谓走“侧平”。
与对方接手时,一手按在对方胸前,即将内劲渗入对方中心,然后用手轻轻抓起,对方必随之前倾。同样,双手按到对方两前臂上,要将内劲渗到对方中心,然后轻轻抓起,使对方随之前倾。如果由手通出的内劲不能影响对方中心,则对方就不会前倾。
如遇对方转攻为守,就必须随之进身,不使对方中心脱离我内劲的控制。
“枣核”、“杏核”的 比喻,讲的是在探手时将内劲沿弧形渗入对方中心,好比是促使内劲沿枣核或杏核的边绕行。假设以手心贴在对方手背上,彼我中间好似有一个很大的枣核。由自己 这边的枣核尖开始爬坡前按,然后再沿核边下按对方之枣核尖,对方足跟必着力,足尖翘起易被发出。如果沿核的上缘未能生效,即改走枣核的下缘,便能生效。如 果对方以拙力反抗,我即先旋转意想中的枣核,再沿枣核边将内劲弧形渗入对方中心。
“杏核”扁平,上下的边弧度较小,但左右的边弧度较大。如果沿两侧大弧度的边未能控制对方,那么立即改走弧度较小的上下两边。同样,如果沿弧度较小的两边未能控制对方,即改走弧度较大的两边。
老拳谱中有“引进落空合即出”的讲法。“引进落空”的意思是说:首先要引出对方来力,再使其来力落空。具体说就是接手后,先将对方来力引到肘上,再用肘使之落空。这时,手要起沾,进、粘、随的作用,不能肘空手也空。否则,对方就会脱离我的控制,或乘虚而入攻击我的中心。要手引、肘空。“合即出”是指对方被引进落空后,必暴露中心。我将神意气集中于对方已然暴露的中心,对方即被发出。
引进落空要利用手和肘的滚、错、折、磨,即要先错开对方来力的顶峰才能引进落空。引进落空不是后撤,而是通过手和肘在接触点上的旋转变动,使对方来力被引进而后落空。只有把对方引进落空,才能做到“合即出”。
如果对方的手是扶在我前臂上,只须肘空即可。肘空时,会使对方感觉其劲似推在了一片空虚之中无法施展威力。在这一空之后,方可击发对方。这即是“肘空一大片”的用法。
当与对方的腕部接触时,要主动去接其腕内侧或外侧的凸起处,而不要接对方的腕内侧面或外侧面,此即所谓“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便”。在接到对方的点之侧后,要以肘劲向对方中心击发。
老拳谱中强调“腰为主宰”, 说明无论是在盘拳架还是在揉手中,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腰是全身变化的关键。也是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使用和变换的总后援。腰即是九 曲珠中间珠子的所在处,因此,与对方接手后,腰的松、软、圆、活、灵活变换最为重要。它是身体各个部位松、软、圆、活的前提。
做到全身松、软、圆、活,腰便和肩、肘、腕、手虚接在一起。腰可随肩、肘、腕、手的变化而变化,而腰的内劲可以随时由肩、肘、腕、手发出(起到后援的作用)。若能如此,对方攻腰之力皆可由肩、肘、腕、手化解;而我用肩、肘、腕、手击发对方,都能以腰之内劲作为后援。
老拳谱中有“力由脊发”的讲法,意思是说:在与对方接手发劲时,要将脊之内劲上提,再分别沿两臂通至双手,并由接触点向对方中心击发。发劲时,胸、腹内含,上半身好似俯伏在一圆球之上。发脊劲要“长三关”,是指内气沿尾阎、夹脊、玉枕三关之联机一松长,发出脊背之内劲。
如用手问、拿对方时,神、意、气要指向其中心的四周。击发对方时,要使其十字平正,才能使对方弹跳而出。
“引进四梢空”,是讲要将对方来力引到自身十字四个梢中的一梢上,然后再空此梢,使其来力落空。十字的四个梢要全都能空。要根据对方来力的情况,哪个梢空着方便就空哪个梢,并不是要四个梢同时空。
如 果对方用上梢空我之力,我就由其上梢往下梢发;下梢空就由其下梢向上梢发。如果对方用左梢空我来力,我就由其左梢向右梢发;右梢空就由其右梢向左梢发。我 在由上梢向下梢发对方时,要用采、肘、靠内劲;我在由下梢向上梢发对方时,要用棚、肘、靠内劲;我在由左梢向右梢或由右梢向左梢发对方时,棚、捋、挒、 肘、靠内劲要结合运用。
空梢还要内外配合,不能只空外形,不空内气,要内外同时空。当对方来力时,我要在似接非接之际,听出对方的来力方向,并顺此方向引出。此即:“顺其来势力,引之使延长。”然后,再往侧后方化解。
“空化”是揉手中较高的化法。当对方之劲打来时,感觉什么都没打上,便是空化。只有全身松、软、圆、活。不受对方来力影响,才能将对方来力进行空化。
“螺旋”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在引化或击发对方时。要通过手势的旋转变化,错开对方之力的顶点。二是指内劲在通出手外后,旋转前行而形成的“螺旋劲”。由体内发出的这种螺旋劲并不表现在外形上,不能使对方在接触点上感觉到有什么变化。使用螺旋劲是为了使内劲在击发对方中心的进程中,不与对方之力相顶。螺旋的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和自己使用时是否顺手而定。
在老拳谱中有“气如车轮”的 讲法,意思是说:内气的运行要似车轮一样,运转变换灵活自如,畅通无阻。在揉手中需要利用自身的内气所形成的气圈发挥作用。气圈有平圈、立圈之分,二者要 配合使用。气圈的威力大小,取决于自身的内气是否充足。气圈与外形要配合使用,才能做到内外相合。招用在什么地方,气圈也随着在什么地方起作用。欲发对方 时,要以眼神、意念引领气圈去碰击对方中心。欲化引对方来力时,要靠气圈的旋转来实现。
老拳谱讲:“柔能克刚,显非力胜。”以力服人者,对方不能心服。若能无力打有力,手慢胜手快,以内功制人,才能使人心服口服。“扇面”的说法和用法是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启发人们如何避免使用拙力, 用 内劲控制、击发对方。与对方一接手就要用掌根接对方的力点。五指放松伸展,犹如打开的折扇一样,五个手指好比是扇子上起撑开作用的小竹骨,弥漫在指间、通 达于手外的内气就好比是纸折扇的扇面。扇面随着手的动作可以左右、上下地转动,也可以平用、立用或斜用。但是,绝不能用扇子骨(即手指)去戳杵对方。在揉 手时,可用扇面去寻找对方中心,内劲亦由中指根通出。一旦与对方来力相顶,就要转动扇面,错开顶力,由顶力之侧击发对方。如双手与对方互搭,两臂即为两根 扇子骨,既不能丢也不能顶杵,要将对方沾住。再用两手之间意想的大扇面边沿(即气圈边)去碰对方中心。在具有较高内功后,才能使用这种方法。
老 拳谱上有许多关于神、意、气的论述。这说明在太极拳练习中,不论是盘拳架或是揉手,都特别重视神、意、气的练习和应用。在神、意、气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去 攻击对方时,可想象着置身于大气球中。有了这个大气球,手就不会去硬推对方,也不承受对方的来力。接力或发劲都可借助于大气球。另外,大气球还可以保护自 己的中心,这样,对方在打我时,就只能打在气球表面,而不致影响我的中心。
另外,通过气球的收缩与膨胀还可形成弹簧劲。或者说“蓄劲如弯弓”,就是指气球的收缩;“发劲如放箭”是 指气球的膨胀。当我在接对方来力时,即收缩气球,将来力引进落空,并蓄好内劲,然后用快速膨胀起来的气球碰击对方的中心,将其弹出。棚、捋、挤、按、采、 挒、肘、靠八种劲法的使用,也可比喻为气球的前、后、左、右和斜向的旋转,以及膨胀、收缩、前移、后挪的变化。和八种劲法的使用一样,气球的使用方法也得 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而定。如:要根据对方的来力确定气球的旋转方向,以化解对方来力。对方击我左侧,我即向左旋转气球;对方击我上侧,我即向上旋转气球, 总使对方来力落空。另外,还要根据对方的虚实选择使用气球击发的方式,或沿平圆、立圆的边缘向前旋进,或直线前移碰撞对方。对方左虚,我即左旋气球击发其 中心;对方上虚,我即上旋气球击发其中心;当对方中心暴露时,我即用气球前移直接碰其中心;对方来力强而手欲与我相顶时,要快速地使气球先缩后胀,形成弹 簧力击之。以上分别讲述了如何用气球进行化解和击发,实际上气球一动就兼有化、发两重作用。向后转动的一侧引化对方来力,向前转动的一侧直攻对方中心。
在 运用气球的旋转变化时,要特别注意内外相合,既要做到姿势随着气球旋转而变化,又要通过姿势表现气球的旋转变化。气球的旋转变化要以气球的中心为主导,以 十字中垂线为轴带动气球的旋转,以十字平线推动气球的前移和膨胀。切忌以拙力硬撑或姿势外形代替、假充气球。如果是用拙力带动外形旋转和姿势变化,揉手时 就会出现不能运化对方来力和出现与之相顶的现象。
除上述的大气球外,在练拳和揉手时,两手掌心还各有一个小气球。练拳时,无论掌心朝什么方向,都要保持住手中的气球。其作用在于保证手、腕的灵活放松。在揉手时,小气球主要有四种作用:
第一,在与对方接手时,要使其来力碰在小气球上。靠气球的旋转化解来力,得到对方的侧点。
第二,得到侧点后,要将小气球渗入对方体内(即用渗劲),控制其中心。
第三,使用轻劲吸引对方,将渗入对方体内的小气球含回手中。
第四,击发对方也须利用小气球。如发拍劲时,我要将手中气球投向对方中心,将其击发而出。
与小气球相互配合练习和使用的是脊内沿胳膊发出手外的两条线。一条为上线,由脊背经肩胛骨内侧、胳膊上侧至食指;另一条为下线,由脊背经肩胛骨外侧、胳膊下侧至小指。无论练拳还是揉手,手臂外旋或食指前展时是使用上线通出内劲;手臂内旋或小指前展时是使用下线通出内劲。
这两条线辅助小气球的使用。当气球旋转化解了来力后,上线或下线(具体使用哪条线要根据气球的旋转而定)即引领气球乘虚渗入对方体内,并通向中心,控制或发出对方。
小气球的练习和使用同样必须内外相合。外形姿势要随气球而动,气球的旋转变化要有外形姿势配合。
在学习揉手之前,要熟练掌握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揉手时应把这八种劲适当地配合在一起使用。引化或击发对方用的不是单纯的一种劲法,而是由几种劲混合而成的。这种混合劲不是指手式与外形的混合变化,而是特指内功发出时兼有几种劲的作用而言。说到底,就是要根据对方的情况来使用内功。这也是功夫高深者在发劲时,总给人以“棚捋挤按皆非似”之感觉的原因。但必须注意,只有首先分别掌握了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后,才能正确地将各种劲有选择地混合使用。如:使用棚、按、挤之混合劲击发对方,或用采、挒之混合劲引化对方时,再以肘、靠内劲为后援,就分别混合了五种或四种劲。使用混合劲时,不是事先设想固定要哪几种劲相混合,而是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情况和使用者的功夫高低,即根据应用自然混合。
这八种劲的本质皆是内气。其区别只在于内气的不同表现方式和使用方法。内功为“术”,是无形无象的。手法为“招”,是有形有象的。“术”为阴,“招”为阳,两者必须相互结合。应用时,正如太极图所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即招里必须有术通出,术要由招找到通出之路。光有招法而无术的结合是外力较量的手法,光用术而不用手法领出则不能影响对方。只有招中有术,术随招出,才是内外相合的太极手法。
发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发”,又曰“静发”;一种是“活发”,又曰“动发”。定发时脚步不动。学发劲必须先从定发学起。定发是一种基本而又普遍使用的发法。
活发是在脚起脚落之间进行的,因此,比定发难,也比定发的威力大。活发法与活步揉手不同。要在熟练地掌握了活步揉手后方能懂得活发的奥妙。活发是在足提起而将要落地之际进行的。“足进一寸,手长一尺”,体现着活发的威力。
揉手时,必须内外相合,即内功与招式相结合。为了做到内外相合,应注意避免以下四点:
1、外转内不转,谓之跑。有跑而内不随必倾。
2、内转外不转,谓之藏。有藏而不出必馁。
3、外开内不开,谓之支。有支而无援必断。
4、内开外不开,谓之蓄。有蓄而无开必憋。
二、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
太极拳的揉手功夫主要体现在两种劲的应用,即集中劲和分散劲。这两种劲纯粹是内气的应用,这是区别于外家拳的基本特点。其要领是刚柔相济,外柔内刚。
按照太极拳的传统比喻,当对方被发出时,恰如“钱投鼓”、“球碰壁”。“钱投鼓”原意是指以立着的硬币投在有弹性的鼓面上被反弹回来,“球碰壁”原意是指有弹性的球碰在坚硬的墙壁上而被弹撞回来。这些是对硬力被内气发出时情形的形象描述。太极拳善于运用阴柔阳刚矛盾统一的规律,才形成了揉手中以柔克刚、棉里藏针的独特手法。
集中劲以自身为主攻击对方,使对方被发弹跳而出。弹簧力即是集中劲的一种,体现在一开一合之间。合要合到自身,将对方的来力引进,然后使之落空。开要开到对方身上,使神、意、气集中于对方身上,使之不但不能摆脱,而且其主动之力不由自主地变成被动之力(即我所借之力),只有这样在先合后开中使内气鼓荡,才能把对方弹发出去。应当注意弹不是推,对方的感觉应当像碰上弹簧被反弹出去一样。
分散劲主要表现在沾、连、粘、随和内劲松沉上。要掌握对方的动向,首先要影响对方中心,诱使其发出“正劲”。“正劲”就是对方中心受到影响时反应出来的劲。要掌握对方中心就要使自己的松散劲渗入对方中心,然后再吸引或发放对方。吸引力是松散劲法中的一种。吸引要用各种方法,将对方之来力顺肘向身外化解,使对方不由自主地失去重心,即引进落空。吸引力的发挥要善于变换手法。用吸引力变换手法时,腕部不能下勾或上翻,应自然伸直和鼓起。通过手将对方来力顺送到肘,再由肘引向身外,不要引到自己的身上。同时还必须准确地掌握吸引的时机,只有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变换,才能使对方来不及变和陷于被动。
太极拳功夫是在长期的盘架子过程中练就的,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在揉手方面求得发展。无论是盘架子还是揉手,都必须注意以内功的练习和应用为主,即以神、意、气的练习和应用为主。而在练习揉手时,则主要是将自己的神、意、气发出,影响对方的中心。这种神、意、气的影响不是拙力,而是太极拳内功劲法的巧妙应用。 太极揉手的八种劲,即棚、捋、挤、按,采、挒、肘、靠,是集中劲和分散劲的结合应用。这八种劲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在身体上应当是灵活自如、随机应变比的,如:虽然棚劲的运用圆散自如,但如果没有按挤内劲配合,就不能巧妙地发出对方,要使每一种劲随时都能转化为另一种劲,在揉手时才能乘人之势。借人之力。)
在揉手过程中,要使自己的松散劲渗入对方体内,并由顶力的四周围集中通向对方中心,控制其劲源。相接之际要避实就虚或以虚带实,不丢不顶。为了使自己的内气 能畅通发出,就要善于准确地寻找对方的空隙,通过空隙直通对方中心。在这里,先决条件就是要全身放松。否则,就无松散劲渗入对方,更谈不上集中通向对方中 心,控制对方。由此可见,松、散、通、空在揉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对方找我的中心,我应全身松软圆活,将对方的来力化引向身外。如果我未能找到对方中心,就要诱使对方暴露中心,通过听、问、拿、放掌握之。“听”是通过接触点感觉对方劲的变化情况。“问”是“听”出对方劲的变化情况后,用松渗劲试探“听”的结果是否准确。“拿”是根据“听”、“问”的情况,控制住对方的中心,使其陷人被动、僵滞。“放”是将对方的来力引出,用内劲攻其中心。所谓“一接点中求”,就是接手后,在接触点运用听、问、拿、放掌握对方的中心,使自己主动,对方被动。寻常所说的“欺一欺”(欺身之欺)、“挤一挤”、“给点便宜”等,都是为了引诱对方暴露中心。自己在接手时要轻灵变化,不丢不顶,才能在被动中求主动,化发自如。听、问、拿、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听”、“问”探明对方的情况,才有可能拿而后放。在这一过程中,渗劲非常重要。把自己的内劲渗透到对方的劲源,才能达到“点中求”的目的。
老拳谱在论述“手式”时讲:“惟接手先着力,实时松开”,意思是手要着力而不要接力。不着力就不能听劲,不松开就不能引化、击发对方。假如对方用拳击来,我以手先接触,接手后不要“跑”,更不要顶。“松开”是指要接对方顶力的侧。将对方来力的一半引化到身外,剩下的一半留着借力发人用。
“接手半边空”是 讲与对方接手时要侧接。接手时手式旋转是侧接的一种方法。通过手式的旋转,只接对方来力的一半,使其来力的另一半落空,并将自己的内劲渗入对方体内。然后 掌握好时机,一空即发。如稍迟缓,对方的力改变后,就不能将其发出。同样,接手后可用肘空或肩空。肘空或肩空后立即将肘、肩之内劲通向对方劲源。
“避实就虚,以虚带实”是讲揉手时,要避开对方来力的正直方向,即避开“实”,而去接对方的侧点或无力的部位,即就“虚”。对方的劲侧就是对方的“实中虚”。接 “虚”后,通过虚点带着对方的“实”点向对方劲源发力,由此便可实现借力发人,四两拨千斤。
“接力不过腕”,“发劲一贯串”,是讲与对方接手时,虽然以手掌相接触,实际上是用腕部接来力。要通过腕部的旋转变化引化对方来力,不使其由腕部进人自己身内。发劲时,要由九曲珠的中间一颗珠子为后援,贯串上边四颗珠子,将内劲通至腕、手并发出手外。“一贯串”是说内劲的发出要畅通无阻。
发人时,腕要灵活,手须松软,才能起到给中指根通出的内劲指引方向的作用。腕的后援是肘劲。在与对方接手直至将对方发出的这一过程中,肩、肘、腕、手必须松软圆活,这样才能使内劲畅通无阻地通向对方。
“要点不要面”,是讲手与对方接触时,要接对方接触面中的一个点,在这个点上求中心,以便控制对方。如果接触的是面,就会互相力抵。此时必须重新在接触面上找到对方的侧点。正如老拳谱所讲:“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便。偶遇面碰面,实时松开变。”松开后接手要“换手如新接”。
“刺皮不刺骨,刺骨皮必堵”,指接手后,我之内劲要渗到对方皮肉之中,但不可向对方骨头上渗入、因为只有向皮肉内渗入内劲才能到达对方中心。若向骨头上渗入,对方的骨头必使我之内劲受阻,造成双方力量相顶。
在与对方接手时,要有“侧劲”、“平劲”、“侧平劲”的手法变换。“平”指接触点的正面,“侧”指接触点正面之侧。向“平”发劲为“平劲”,向“侧”发劲为“侧劲”。在接手时,如果遇到对方接触点的“平”,就要在“平”中找 “侧”,由“侧”击发对方中心。即所谓走“平侧”。如果接手时,遇到对方的“侧”,就要以“侧”带“平”,击发对方中心。即所谓走“侧平”。
与对方接手时,一手按在对方胸前,即将内劲渗入对方中心,然后用手轻轻抓起,对方必随之前倾。同样,双手按到对方两前臂上,要将内劲渗到对方中心,然后轻轻抓起,使对方随之前倾。如果由手通出的内劲不能影响对方中心,则对方就不会前倾。
如遇对方转攻为守,就必须随之进身,不使对方中心脱离我内劲的控制。
“枣核”、“杏核”的 比喻,讲的是在探手时将内劲沿弧形渗入对方中心,好比是促使内劲沿枣核或杏核的边绕行。假设以手心贴在对方手背上,彼我中间好似有一个很大的枣核。由自己 这边的枣核尖开始爬坡前按,然后再沿核边下按对方之枣核尖,对方足跟必着力,足尖翘起易被发出。如果沿核的上缘未能生效,即改走枣核的下缘,便能生效。如 果对方以拙力反抗,我即先旋转意想中的枣核,再沿枣核边将内劲弧形渗入对方中心。
“杏核”扁平,上下的边弧度较小,但左右的边弧度较大。如果沿两侧大弧度的边未能控制对方,那么立即改走弧度较小的上下两边。同样,如果沿弧度较小的两边未能控制对方,即改走弧度较大的两边。
老拳谱中有“引进落空合即出”的讲法。“引进落空”的意思是说:首先要引出对方来力,再使其来力落空。具体说就是接手后,先将对方来力引到肘上,再用肘使之落空。这时,手要起沾,进、粘、随的作用,不能肘空手也空。否则,对方就会脱离我的控制,或乘虚而入攻击我的中心。要手引、肘空。“合即出”是指对方被引进落空后,必暴露中心。我将神意气集中于对方已然暴露的中心,对方即被发出。
引进落空要利用手和肘的滚、错、折、磨,即要先错开对方来力的顶峰才能引进落空。引进落空不是后撤,而是通过手和肘在接触点上的旋转变动,使对方来力被引进而后落空。只有把对方引进落空,才能做到“合即出”。
如果对方的手是扶在我前臂上,只须肘空即可。肘空时,会使对方感觉其劲似推在了一片空虚之中无法施展威力。在这一空之后,方可击发对方。这即是“肘空一大片”的用法。
当与对方的腕部接触时,要主动去接其腕内侧或外侧的凸起处,而不要接对方的腕内侧面或外侧面,此即所谓“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便”。在接到对方的点之侧后,要以肘劲向对方中心击发。
老拳谱中强调“腰为主宰”, 说明无论是在盘拳架还是在揉手中,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腰是全身变化的关键。也是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使用和变换的总后援。腰即是九 曲珠中间珠子的所在处,因此,与对方接手后,腰的松、软、圆、活、灵活变换最为重要。它是身体各个部位松、软、圆、活的前提。
做到全身松、软、圆、活,腰便和肩、肘、腕、手虚接在一起。腰可随肩、肘、腕、手的变化而变化,而腰的内劲可以随时由肩、肘、腕、手发出(起到后援的作用)。若能如此,对方攻腰之力皆可由肩、肘、腕、手化解;而我用肩、肘、腕、手击发对方,都能以腰之内劲作为后援。
老拳谱中有“力由脊发”的讲法,意思是说:在与对方接手发劲时,要将脊之内劲上提,再分别沿两臂通至双手,并由接触点向对方中心击发。发劲时,胸、腹内含,上半身好似俯伏在一圆球之上。发脊劲要“长三关”,是指内气沿尾阎、夹脊、玉枕三关之联机一松长,发出脊背之内劲。
如用手问、拿对方时,神、意、气要指向其中心的四周。击发对方时,要使其十字平正,才能使对方弹跳而出。
“引进四梢空”,是讲要将对方来力引到自身十字四个梢中的一梢上,然后再空此梢,使其来力落空。十字的四个梢要全都能空。要根据对方来力的情况,哪个梢空着方便就空哪个梢,并不是要四个梢同时空。
如 果对方用上梢空我之力,我就由其上梢往下梢发;下梢空就由其下梢向上梢发。如果对方用左梢空我来力,我就由其左梢向右梢发;右梢空就由其右梢向左梢发。我 在由上梢向下梢发对方时,要用采、肘、靠内劲;我在由下梢向上梢发对方时,要用棚、肘、靠内劲;我在由左梢向右梢或由右梢向左梢发对方时,棚、捋、挒、 肘、靠内劲要结合运用。
空梢还要内外配合,不能只空外形,不空内气,要内外同时空。当对方来力时,我要在似接非接之际,听出对方的来力方向,并顺此方向引出。此即:“顺其来势力,引之使延长。”然后,再往侧后方化解。
“空化”是揉手中较高的化法。当对方之劲打来时,感觉什么都没打上,便是空化。只有全身松、软、圆、活。不受对方来力影响,才能将对方来力进行空化。
“螺旋”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在引化或击发对方时。要通过手势的旋转变化,错开对方之力的顶点。二是指内劲在通出手外后,旋转前行而形成的“螺旋劲”。由体内发出的这种螺旋劲并不表现在外形上,不能使对方在接触点上感觉到有什么变化。使用螺旋劲是为了使内劲在击发对方中心的进程中,不与对方之力相顶。螺旋的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和自己使用时是否顺手而定。
在老拳谱中有“气如车轮”的 讲法,意思是说:内气的运行要似车轮一样,运转变换灵活自如,畅通无阻。在揉手中需要利用自身的内气所形成的气圈发挥作用。气圈有平圈、立圈之分,二者要 配合使用。气圈的威力大小,取决于自身的内气是否充足。气圈与外形要配合使用,才能做到内外相合。招用在什么地方,气圈也随着在什么地方起作用。欲发对方 时,要以眼神、意念引领气圈去碰击对方中心。欲化引对方来力时,要靠气圈的旋转来实现。
老拳谱讲:“柔能克刚,显非力胜。”以力服人者,对方不能心服。若能无力打有力,手慢胜手快,以内功制人,才能使人心服口服。“扇面”的说法和用法是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启发人们如何避免使用拙力, 用 内劲控制、击发对方。与对方一接手就要用掌根接对方的力点。五指放松伸展,犹如打开的折扇一样,五个手指好比是扇子上起撑开作用的小竹骨,弥漫在指间、通 达于手外的内气就好比是纸折扇的扇面。扇面随着手的动作可以左右、上下地转动,也可以平用、立用或斜用。但是,绝不能用扇子骨(即手指)去戳杵对方。在揉 手时,可用扇面去寻找对方中心,内劲亦由中指根通出。一旦与对方来力相顶,就要转动扇面,错开顶力,由顶力之侧击发对方。如双手与对方互搭,两臂即为两根 扇子骨,既不能丢也不能顶杵,要将对方沾住。再用两手之间意想的大扇面边沿(即气圈边)去碰对方中心。在具有较高内功后,才能使用这种方法。
老 拳谱上有许多关于神、意、气的论述。这说明在太极拳练习中,不论是盘拳架或是揉手,都特别重视神、意、气的练习和应用。在神、意、气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去 攻击对方时,可想象着置身于大气球中。有了这个大气球,手就不会去硬推对方,也不承受对方的来力。接力或发劲都可借助于大气球。另外,大气球还可以保护自 己的中心,这样,对方在打我时,就只能打在气球表面,而不致影响我的中心。
另外,通过气球的收缩与膨胀还可形成弹簧劲。或者说“蓄劲如弯弓”,就是指气球的收缩;“发劲如放箭”是 指气球的膨胀。当我在接对方来力时,即收缩气球,将来力引进落空,并蓄好内劲,然后用快速膨胀起来的气球碰击对方的中心,将其弹出。棚、捋、挤、按、采、 挒、肘、靠八种劲法的使用,也可比喻为气球的前、后、左、右和斜向的旋转,以及膨胀、收缩、前移、后挪的变化。和八种劲法的使用一样,气球的使用方法也得 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而定。如:要根据对方的来力确定气球的旋转方向,以化解对方来力。对方击我左侧,我即向左旋转气球;对方击我上侧,我即向上旋转气球, 总使对方来力落空。另外,还要根据对方的虚实选择使用气球击发的方式,或沿平圆、立圆的边缘向前旋进,或直线前移碰撞对方。对方左虚,我即左旋气球击发其 中心;对方上虚,我即上旋气球击发其中心;当对方中心暴露时,我即用气球前移直接碰其中心;对方来力强而手欲与我相顶时,要快速地使气球先缩后胀,形成弹 簧力击之。以上分别讲述了如何用气球进行化解和击发,实际上气球一动就兼有化、发两重作用。向后转动的一侧引化对方来力,向前转动的一侧直攻对方中心。
在 运用气球的旋转变化时,要特别注意内外相合,既要做到姿势随着气球旋转而变化,又要通过姿势表现气球的旋转变化。气球的旋转变化要以气球的中心为主导,以 十字中垂线为轴带动气球的旋转,以十字平线推动气球的前移和膨胀。切忌以拙力硬撑或姿势外形代替、假充气球。如果是用拙力带动外形旋转和姿势变化,揉手时 就会出现不能运化对方来力和出现与之相顶的现象。
除上述的大气球外,在练拳和揉手时,两手掌心还各有一个小气球。练拳时,无论掌心朝什么方向,都要保持住手中的气球。其作用在于保证手、腕的灵活放松。在揉手时,小气球主要有四种作用:
第一,在与对方接手时,要使其来力碰在小气球上。靠气球的旋转化解来力,得到对方的侧点。
第二,得到侧点后,要将小气球渗入对方体内(即用渗劲),控制其中心。
第三,使用轻劲吸引对方,将渗入对方体内的小气球含回手中。
第四,击发对方也须利用小气球。如发拍劲时,我要将手中气球投向对方中心,将其击发而出。
与小气球相互配合练习和使用的是脊内沿胳膊发出手外的两条线。一条为上线,由脊背经肩胛骨内侧、胳膊上侧至食指;另一条为下线,由脊背经肩胛骨外侧、胳膊下侧至小指。无论练拳还是揉手,手臂外旋或食指前展时是使用上线通出内劲;手臂内旋或小指前展时是使用下线通出内劲。
这两条线辅助小气球的使用。当气球旋转化解了来力后,上线或下线(具体使用哪条线要根据气球的旋转而定)即引领气球乘虚渗入对方体内,并通向中心,控制或发出对方。
小气球的练习和使用同样必须内外相合。外形姿势要随气球而动,气球的旋转变化要有外形姿势配合。
论练习太极拳之顺序与经历(田兆麟口述,陈炎林笔录)
目今学习太极拳者,开始即由十三势拳式(即太极拳,俗谓盘架子,或曰长拳)入手。往往练习仅三四月,遂曰已得门径,不知前辈初步,皆先练马步站桩、川步站桩等,以为基本功夫。历时甚久,然后方习十三势拳式。而一势、一式之练习,非经数月不可。直至各势、各式完全纯熟,且能应用后,始合之为全套太极拳。其间每有练至数年,一套拳势犹未完毕,更无论推手,大捋、刀、剑、杆子、散手等等矣。
至于杨派太极拳之架子中,人只知一套(一种),不知一套(一种)中尚有高、平、低三种。初习时,为高架子,次习平架子(一称四平架,即眼平、手平、脚平、裆平是也),后习低架子。而三种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三种。
1、大架子——求姿势开展,合于养身,为昔日杨澄甫所授者。
2、中架子——求各势动作合乎中庸之道,使内劲不致过头,且能绵绵不断,始终如一,为杨健侯所授者。
3、小架子——求各势紧凑,动作灵敏而迅速,为杨少侯所授者。
三种之中,以小架子为最难,每一势皆发寸劲。故前进、后退步子甚小,手与腰腿尤须一致。学此三种架子,时间甚久,决非一年半载所能蒇事。初习之时,每日只能学习一手或二手足矣,不可过多,多则姿势既不能准确,复易入于油滑之途,有失太极拳之正义。
除戒求速成外,又忌用力。所谓“不速求速则伤气,无力弩力则伤血,若气血两伤则危矣。”反言之,如练之得法,虽一势、一式亦能得其益处。否则练非其法,即每次盘全套架子数遍,亦无效可言。惟练时必须注意:
1、舌抵上鄂、唇齿相合、以鼻呼吸、身体中正。
2、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头正顶悬、尾闾收住。
3、上下一致、落步分虚实、处处求圆满、周身轻灵。
4、眼神视手之前方、呼吸自然、上下左右相系、阴阳刚柔分清。
5、澄心敛神、无思无虑、而沉气、松力亦须顾及。
因气沉,则呼吸调和;力松,则拙力消除。每势每式求其外形势顺,内部舒适,毫不强梗,如此自能胸膈开展、血气调和,对于身心有莫大功益。否然者,则气隔胸膈,浮而不定,益处既不能得,疾病反由是而生。
故一套太极拳架子,勿论人之智慧若何,至少非学习半载不可。半载之后更须经教师数度详细更正,亦非一载不可。盘架子,犹如习字,次数多,则式式姿势正确;又如临帖然,摹写次数愈多,则字迹愈佳。
故欲确实练功者,每次盘架子至少须有三遍(即三套)。盖因第一遍无非舒展筋骨而巳,在二遍以上方能增进工夫,(养身者可勿拘,每次半套亦可)。至练习场所,当求空气新鲜。初练拳时,地位宜阔大,如地方狭小,十三势拳式既难绵绵不断,又易使姿势缺陷而不能正确。然练至功深时,即不拘场所、大小,虽四块方砖大小之地,亦能练习,甚或坐时、卧时,均可行使。盖斯时所练者为意,而非外式也。
夫练拳时间,每日至少两次。即于晨起半小时后,临睡一小时前,各举行之。每次盘架子约在二十分钟至二十五分钟。练时自第一手至未一手均须求其均匀,不可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更不可有缺陷、凸凹、断续之处,势势能贯串、用法能悟解、呼吸能自然、内外能合一,贵乎不需思索即能绵绵练习。
练至全皆纯熟,而精气神均能显露。然后可将全套各势改为左式(即反式)。例如动作为右手者,改左手;左手者,改右手;右足者,改左足;左足者,改右足;左转者,改右转;右转者,改左转。倘能将全套左式架子,练至绵绵不断如右式同者,则功夫更进一层矣,盖因左右均能应用,则无偏重之弊。而复练右式时更觉兴味浓厚。斯为欲求深功者,不可不知也。
如此可进而学习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刀、剑、杆子、散手等,更非数载所能竣事。总之习太极拳须从缓而进,方能成就,否则难矣。
至于初习之时,每觉全身无力、手足发酸,此乃生理上之反应,无甚关碍。即练至三四月后亦有如此现象发生,此乃身体中之新陈相替关系,均不足为虑。只须每日多休养二三小时,越三数日后,此种现象不但自能消失,即精气反较前充足。
此外尚有他种现象发生,如胃口大开,此因内中消耗较多,且须补往昔所亏,故宜如此。但至内部气份养足,亏者业已补全后,则气血调和,反无各种现象,其食量犹如常人耳,所谓“气足不思食”者是。初学时,多贪睡眠非至八九小时不可,此无他,因内部血行较速,身体疲乏之故。必须有较长时间休息,始能恢复全身精神。然日久后亦能渐复常态,至功深时,即毋须乎长时间之睡眠,每夜只须四五小时足矣。所谓“神足不思眠”者是。其于房事亦然,练至精气神充足时,反不思念,或稍有动心,所谓“精足不思淫”者是。
或问曰:然则练太极拳者究竟可否行房事?曰:非不可,因吾人既非六根清净,岂能无之。惟壮年身强者当节,老年体弱者当绝。而壮者、强者,在练功新陈相替身体过疲之时不能,在练拳后廿四小时内亦不能,反之房事后二日内,又不可练习拳术,否则有损气血(习少林拳者大都为前三后四)。
或问:练太极拳者可否吸烟、饮酒?曰:可!惟酒宜少饮,烟宜少吸。若在练拳前或后半小时中,宜忌之。否则因呼吸关系,内部有损。
在初习数月时,如练毕架子后,有手指、或臂部、或腿部,发涨、麻现状者,可勿惧。此乃用劲过猛所致,只须在发现斯项现象时,随意抖摇二三分钟即愈。往往初练盘架子时,练前一势每有遗忘后一势之情形,盖愈求姿势正确,愈易前后不能连贯。此为习练不熟之故,熟后则无。夫初练时呼吸务求其自然(取鼻呼吸),切勿注意气之运用。如全神注及内部之气,则易将外式遗忘。进言之,倘练至相当程度后,内部之气自能运用时,则外式亦自无断续之弊矣。望学者初习时勿求之过急。更不可趋于将气下沉至丹田,因沉之不合其时,易生疾病。初练时,如觉一势有不舒适之处。当请教师更正,以姿势达于舒适为止。
著者于未练太极拳前,在练少林拳时,对于太极拳术每有四种歧念:动作如此缓和,对于身体有何着力,更有何益处。如此缓慢动作何能应敌。含胸有损肺部发达。
何为丹田。(丹田即大肠也。)自练太极拳后始豁然觉悟以前所思。
练太极拳不费力者,对于内部气分果然如此。至于周身四肢,其费力反较动作迅速之少林拳为甚。惟因姿势舒适,呼吸自然,反觉周身气血通畅,益处更多。
动作缓和如何应敌。实则练时因求静关系,动作缓和。用时亦须求速,而寓刚于柔、寓快于慢,为太极拳之特点。且太极拳之速较少林拳为尤甚。因其有听劲、懂劲之故。至主动枢纽全在腰部,非在手足四肢。四肢动作滞而促,腰部动作畅而长。例如机器,大轴一转,其它小轴同时非数转或数十转不可。腰部犹如大轴,四肢、腕、肘、肩、跨、膝、踝等处犹如小轴,理解甚明。
含胸是否损肺。如仅含胸拔背,而同时不沉肩垂肘、悬顶、沉气,诚有损肺之虞。吾人不妨一试,含胸同时寒肩,其呼吸定然短促。如含胸而沉肩,则呼吸自然。故含胸拔背、沉肩垂肘等动作,实不能相离也。
丹田是否大肠。著者在初练太极拳时亦觉脐下空瘪,不知丹田为何物。三年后始觉所谓丹田者,能蓄气、能发气、能养气,为人身气之总机关。若气足,则丹田充满,按之如鼓然。艺高者,呼吸每以丹田为换气之所,与普通人呼吸绝不相同。吾人可视小孩,仰卧时呼吸亦由腹部,常见其腹一呼一吸,一高一低。年龄愈大,则呼吸与丹田愈远,至老年临终时,其呼吸仅在喉胸之间。由此可知丹田与人生关系甚为重要。著者以前并不知丹田为何物,实因己身尚未至能用丹田之境界。譬如食物终身未经口舌尝过,试问何从知其味之优劣?更何以知其为可食之物?又如游一胜地,己身未尝亲历,试问能详言其实地之状况否?
夫练习十三势拳式(即盘架子),至纯熟时,反生杂思。此乃心不安静之故。欲免此弊,但须将眼神视手前方,以为有敌在前、或身后,与之对打。或心中有觉,一有思虑立起觉心。庶可心宁神定、无思无虑,受益良多。练至有相当程度时,在四、五式之后,口中舌下自有津液涌出。下咽入腹,身之内部甚觉舒适。毫无干燥之虞(浴谓乃华池之水,养生之甘露)。此种境界须一势一式呰能舒适,呼吸自然。无论何人均可得此。盖内气运用,周身泰然,斯为武事修身中之己身采战。或谓汞铅,亦即借阴补阳之道。非如邪道取男女后天色身,为采补也。
初学定步推手,掤、履、挤、按四手,泰半不能连贯圆满。须跟随教师或艺高者,盘转圆圈至纯熟后,再由教师口授掤、履、挤、按四手。四手能一一分清,练至绵绵不断,腰腿能旋转自如,黏化均能顺手。然后可学拿劲、发劲,该时当觅一对手作为鹄的。先练一种拿劲或发劲,切不可一劲未通又练他劲。更不可同时练习数种。须知一劲能通,任何劲均能使用。一劲不佳,其它亦不妙矣。
在未练拿劲、发劲之前,须尽量给教师或艺高者拿、发。视其如何引己、如何拿己、如何发己;拿发之地点何处、拿发之时间早迟、拿发之方向正隅。均须以己身实地试验,作为悟解之门径。万不可求之过速,欲速则不达。以著者经历所知,太极拳基本功夫,全在停步推手中,深希学者切勿漠视之。
夫推手至相当程度后,又不可专与一人推练。无论何人,手刚、手柔;劲大、劲小;艺浅、艺深,均须推习。否则熟者能发,不熟者不能。似未普及亦属徒然。
活步推手,当求手、腰、腿三部一致。前进、后退尤不可使沾黏劲忽断。大履、扎杆、散手亦然。己手或杆子至少有一部分须与对方黏住。不然听劲中断,易被敌乘隙而击。
无论徒手或器械遇敌时,出手宜老辣而入笋。不可游戏,或生畏惧之心。因有此意念,出手必嫩,或不入笋。虽有隙可乘,亦属无效。对于出手之阴阳虚实,尤当令人莫可揆测。至于散手,必须分开单练,否则不能随时应用。
此外对于手法、步法、身法,尤当注意。
1、一势出手,步法宜进或退、手法宜高或低、身法宜正或侧,均须先求己势顺而不背。
2、手之收发,当含有圆形,往返须有折迭,步之落地,或前、或后、或正、或斜,当使身体中正,且有封闭敌身之用意。而已身之进退,当有升降、上下、起落之势。
除以上三法外当求姿势正确、着法纯熟、阴阳虚实分清、内劲圆活、能补能泻(补气泻力),如仅求懂劲,专致力于不规则推手,虽习之年久仍然疲弱无效可言。盖因不知学外式易,而习内劲难也。
此外对于练习太极拳后,身体重量及体格之变更吾人亦宜知之。凡瘦弱者,一年后能将重量增加,体格转健。此乃由空虚变为充实。肥胖者必先瘦削,减轻重量。经过若干时期后,复变雄壮。此乃由虚胖改为结实。盖太极拳之功效,实能使人身内外复行改造也。
至练拳时,不可不注意卫生。如食后不可即练,练后不可即食,须中间隔离半小时方可。又精疲力倦时不可练,练后不可即用脑力,否则皆易伤神。练后忌骤饮,尤忌食瓜果、生冷等物。不可解衣迎风,或用冷水洗身,衣若汗湿即须更换。在脉搏未恢复常态前,不可立即坐卧,必须散步数匝,否则有血行上升,发生头昏百眩等疾。
而于休养一项亦当顾及。练后须有充分时间之休养,使所粍之体力得以恢复。倘能如此,其效较佳。练者更巨。故习太极拳者,最忌迟睡,盖迟睡则休养不足,精神定必萎靡。每易半途而废。此皆为著者身所经历,绝非捕风捉影之谈。倘学者欲求太极拳成功,则非有下挒数点之精神不可
有恒心。因练习太极拳基本要点,厥为有恒。茍无斯种百屈不挠之精神,宁可勿学,以免陡耗精神与时间。盖太极拳在初学时,毫无兴趣可言,不如少林拳之花拳绣腿能引人入胜。所以性情暴躁者不足语此也。但学者能持之以恒,则曰计不足,月计有余。一年后即可化去僵滞,松开内劲,达于佳境。五年后即可小成,廿年后或可大成(以上为确实练功者而言)。就著者历年经验所得,练习太极拳,每于下挒三种时期中,强半即生怠心(甲)初学一二月时。(乙)结婚蜜月时。(丙)遇有要事,一曝十寒时。诚为可惜。设或能在任何遭遇、周折中仍抱持恒心继续锻炼,勿生怠学之意,则他日未有不成者。
1、有专心。具此精神,事半功倍,则成功速,而造就深。
2、不怠学。虽于严寒酷暑之时,亦依旧练习,不少间断。
3、莫分歧。勿贪多而杂,袛求简而精。
4、不躐等。当循序以渐进,勿图速而躐等。若拳势中上式未熟,强习下式。姿势未准,即求用法。推手未全,从事大履。刀、剑未精,贪学扎杆。
诸如此类,以致乖谬成型,反一无所成。须知登高必由卑,行远必自迩。欲速不达,万事皆然。太极拳又岂能例外。
除上述数点外,对于从师亦甚重要。在未求教前,当先采悉其人是否艺高德厚,能秘授真传。所谓取法乎上,或可青胜于蓝也。不然枉费精神、时间与金钱,徒劳终身一无所获。是以既得名师,务必虚心请益,竭诚侍奉。否则虽有问道之志,恐亦不易得其真传也。
至有相当程度后,对于养气、韬藏二种功夫,亦不可不力加研究。盖太极拳之意旨,乃心冶神固,以养气为归。万不可好胜斗狠、奋袂攘衿、怒目切齿,持血气之勇,以作匹夫之能,当具有,若无实若虚之涵养功夫。深自秘惜,晦藏不露,切勿骄矜,须知,强中尚有强中手。谚云「打死拳教师,淹死善泅者”,多为失慎所致,学者可不大彻大悟乎。
至于杨派太极拳之架子中,人只知一套(一种),不知一套(一种)中尚有高、平、低三种。初习时,为高架子,次习平架子(一称四平架,即眼平、手平、脚平、裆平是也),后习低架子。而三种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三种。
1、大架子——求姿势开展,合于养身,为昔日杨澄甫所授者。
2、中架子——求各势动作合乎中庸之道,使内劲不致过头,且能绵绵不断,始终如一,为杨健侯所授者。
3、小架子——求各势紧凑,动作灵敏而迅速,为杨少侯所授者。
三种之中,以小架子为最难,每一势皆发寸劲。故前进、后退步子甚小,手与腰腿尤须一致。学此三种架子,时间甚久,决非一年半载所能蒇事。初习之时,每日只能学习一手或二手足矣,不可过多,多则姿势既不能准确,复易入于油滑之途,有失太极拳之正义。
除戒求速成外,又忌用力。所谓“不速求速则伤气,无力弩力则伤血,若气血两伤则危矣。”反言之,如练之得法,虽一势、一式亦能得其益处。否则练非其法,即每次盘全套架子数遍,亦无效可言。惟练时必须注意:
1、舌抵上鄂、唇齿相合、以鼻呼吸、身体中正。
2、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头正顶悬、尾闾收住。
3、上下一致、落步分虚实、处处求圆满、周身轻灵。
4、眼神视手之前方、呼吸自然、上下左右相系、阴阳刚柔分清。
5、澄心敛神、无思无虑、而沉气、松力亦须顾及。
因气沉,则呼吸调和;力松,则拙力消除。每势每式求其外形势顺,内部舒适,毫不强梗,如此自能胸膈开展、血气调和,对于身心有莫大功益。否然者,则气隔胸膈,浮而不定,益处既不能得,疾病反由是而生。
故一套太极拳架子,勿论人之智慧若何,至少非学习半载不可。半载之后更须经教师数度详细更正,亦非一载不可。盘架子,犹如习字,次数多,则式式姿势正确;又如临帖然,摹写次数愈多,则字迹愈佳。
故欲确实练功者,每次盘架子至少须有三遍(即三套)。盖因第一遍无非舒展筋骨而巳,在二遍以上方能增进工夫,(养身者可勿拘,每次半套亦可)。至练习场所,当求空气新鲜。初练拳时,地位宜阔大,如地方狭小,十三势拳式既难绵绵不断,又易使姿势缺陷而不能正确。然练至功深时,即不拘场所、大小,虽四块方砖大小之地,亦能练习,甚或坐时、卧时,均可行使。盖斯时所练者为意,而非外式也。
夫练拳时间,每日至少两次。即于晨起半小时后,临睡一小时前,各举行之。每次盘架子约在二十分钟至二十五分钟。练时自第一手至未一手均须求其均匀,不可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更不可有缺陷、凸凹、断续之处,势势能贯串、用法能悟解、呼吸能自然、内外能合一,贵乎不需思索即能绵绵练习。
练至全皆纯熟,而精气神均能显露。然后可将全套各势改为左式(即反式)。例如动作为右手者,改左手;左手者,改右手;右足者,改左足;左足者,改右足;左转者,改右转;右转者,改左转。倘能将全套左式架子,练至绵绵不断如右式同者,则功夫更进一层矣,盖因左右均能应用,则无偏重之弊。而复练右式时更觉兴味浓厚。斯为欲求深功者,不可不知也。
如此可进而学习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刀、剑、杆子、散手等,更非数载所能竣事。总之习太极拳须从缓而进,方能成就,否则难矣。
至于初习之时,每觉全身无力、手足发酸,此乃生理上之反应,无甚关碍。即练至三四月后亦有如此现象发生,此乃身体中之新陈相替关系,均不足为虑。只须每日多休养二三小时,越三数日后,此种现象不但自能消失,即精气反较前充足。
此外尚有他种现象发生,如胃口大开,此因内中消耗较多,且须补往昔所亏,故宜如此。但至内部气份养足,亏者业已补全后,则气血调和,反无各种现象,其食量犹如常人耳,所谓“气足不思食”者是。初学时,多贪睡眠非至八九小时不可,此无他,因内部血行较速,身体疲乏之故。必须有较长时间休息,始能恢复全身精神。然日久后亦能渐复常态,至功深时,即毋须乎长时间之睡眠,每夜只须四五小时足矣。所谓“神足不思眠”者是。其于房事亦然,练至精气神充足时,反不思念,或稍有动心,所谓“精足不思淫”者是。
或问曰:然则练太极拳者究竟可否行房事?曰:非不可,因吾人既非六根清净,岂能无之。惟壮年身强者当节,老年体弱者当绝。而壮者、强者,在练功新陈相替身体过疲之时不能,在练拳后廿四小时内亦不能,反之房事后二日内,又不可练习拳术,否则有损气血(习少林拳者大都为前三后四)。
或问:练太极拳者可否吸烟、饮酒?曰:可!惟酒宜少饮,烟宜少吸。若在练拳前或后半小时中,宜忌之。否则因呼吸关系,内部有损。
在初习数月时,如练毕架子后,有手指、或臂部、或腿部,发涨、麻现状者,可勿惧。此乃用劲过猛所致,只须在发现斯项现象时,随意抖摇二三分钟即愈。往往初练盘架子时,练前一势每有遗忘后一势之情形,盖愈求姿势正确,愈易前后不能连贯。此为习练不熟之故,熟后则无。夫初练时呼吸务求其自然(取鼻呼吸),切勿注意气之运用。如全神注及内部之气,则易将外式遗忘。进言之,倘练至相当程度后,内部之气自能运用时,则外式亦自无断续之弊矣。望学者初习时勿求之过急。更不可趋于将气下沉至丹田,因沉之不合其时,易生疾病。初练时,如觉一势有不舒适之处。当请教师更正,以姿势达于舒适为止。
著者于未练太极拳前,在练少林拳时,对于太极拳术每有四种歧念:动作如此缓和,对于身体有何着力,更有何益处。如此缓慢动作何能应敌。含胸有损肺部发达。
何为丹田。(丹田即大肠也。)自练太极拳后始豁然觉悟以前所思。
练太极拳不费力者,对于内部气分果然如此。至于周身四肢,其费力反较动作迅速之少林拳为甚。惟因姿势舒适,呼吸自然,反觉周身气血通畅,益处更多。
动作缓和如何应敌。实则练时因求静关系,动作缓和。用时亦须求速,而寓刚于柔、寓快于慢,为太极拳之特点。且太极拳之速较少林拳为尤甚。因其有听劲、懂劲之故。至主动枢纽全在腰部,非在手足四肢。四肢动作滞而促,腰部动作畅而长。例如机器,大轴一转,其它小轴同时非数转或数十转不可。腰部犹如大轴,四肢、腕、肘、肩、跨、膝、踝等处犹如小轴,理解甚明。
含胸是否损肺。如仅含胸拔背,而同时不沉肩垂肘、悬顶、沉气,诚有损肺之虞。吾人不妨一试,含胸同时寒肩,其呼吸定然短促。如含胸而沉肩,则呼吸自然。故含胸拔背、沉肩垂肘等动作,实不能相离也。
丹田是否大肠。著者在初练太极拳时亦觉脐下空瘪,不知丹田为何物。三年后始觉所谓丹田者,能蓄气、能发气、能养气,为人身气之总机关。若气足,则丹田充满,按之如鼓然。艺高者,呼吸每以丹田为换气之所,与普通人呼吸绝不相同。吾人可视小孩,仰卧时呼吸亦由腹部,常见其腹一呼一吸,一高一低。年龄愈大,则呼吸与丹田愈远,至老年临终时,其呼吸仅在喉胸之间。由此可知丹田与人生关系甚为重要。著者以前并不知丹田为何物,实因己身尚未至能用丹田之境界。譬如食物终身未经口舌尝过,试问何从知其味之优劣?更何以知其为可食之物?又如游一胜地,己身未尝亲历,试问能详言其实地之状况否?
夫练习十三势拳式(即盘架子),至纯熟时,反生杂思。此乃心不安静之故。欲免此弊,但须将眼神视手前方,以为有敌在前、或身后,与之对打。或心中有觉,一有思虑立起觉心。庶可心宁神定、无思无虑,受益良多。练至有相当程度时,在四、五式之后,口中舌下自有津液涌出。下咽入腹,身之内部甚觉舒适。毫无干燥之虞(浴谓乃华池之水,养生之甘露)。此种境界须一势一式呰能舒适,呼吸自然。无论何人均可得此。盖内气运用,周身泰然,斯为武事修身中之己身采战。或谓汞铅,亦即借阴补阳之道。非如邪道取男女后天色身,为采补也。
初学定步推手,掤、履、挤、按四手,泰半不能连贯圆满。须跟随教师或艺高者,盘转圆圈至纯熟后,再由教师口授掤、履、挤、按四手。四手能一一分清,练至绵绵不断,腰腿能旋转自如,黏化均能顺手。然后可学拿劲、发劲,该时当觅一对手作为鹄的。先练一种拿劲或发劲,切不可一劲未通又练他劲。更不可同时练习数种。须知一劲能通,任何劲均能使用。一劲不佳,其它亦不妙矣。
在未练拿劲、发劲之前,须尽量给教师或艺高者拿、发。视其如何引己、如何拿己、如何发己;拿发之地点何处、拿发之时间早迟、拿发之方向正隅。均须以己身实地试验,作为悟解之门径。万不可求之过速,欲速则不达。以著者经历所知,太极拳基本功夫,全在停步推手中,深希学者切勿漠视之。
夫推手至相当程度后,又不可专与一人推练。无论何人,手刚、手柔;劲大、劲小;艺浅、艺深,均须推习。否则熟者能发,不熟者不能。似未普及亦属徒然。
活步推手,当求手、腰、腿三部一致。前进、后退尤不可使沾黏劲忽断。大履、扎杆、散手亦然。己手或杆子至少有一部分须与对方黏住。不然听劲中断,易被敌乘隙而击。
无论徒手或器械遇敌时,出手宜老辣而入笋。不可游戏,或生畏惧之心。因有此意念,出手必嫩,或不入笋。虽有隙可乘,亦属无效。对于出手之阴阳虚实,尤当令人莫可揆测。至于散手,必须分开单练,否则不能随时应用。
此外对于手法、步法、身法,尤当注意。
1、一势出手,步法宜进或退、手法宜高或低、身法宜正或侧,均须先求己势顺而不背。
2、手之收发,当含有圆形,往返须有折迭,步之落地,或前、或后、或正、或斜,当使身体中正,且有封闭敌身之用意。而已身之进退,当有升降、上下、起落之势。
除以上三法外当求姿势正确、着法纯熟、阴阳虚实分清、内劲圆活、能补能泻(补气泻力),如仅求懂劲,专致力于不规则推手,虽习之年久仍然疲弱无效可言。盖因不知学外式易,而习内劲难也。
此外对于练习太极拳后,身体重量及体格之变更吾人亦宜知之。凡瘦弱者,一年后能将重量增加,体格转健。此乃由空虚变为充实。肥胖者必先瘦削,减轻重量。经过若干时期后,复变雄壮。此乃由虚胖改为结实。盖太极拳之功效,实能使人身内外复行改造也。
至练拳时,不可不注意卫生。如食后不可即练,练后不可即食,须中间隔离半小时方可。又精疲力倦时不可练,练后不可即用脑力,否则皆易伤神。练后忌骤饮,尤忌食瓜果、生冷等物。不可解衣迎风,或用冷水洗身,衣若汗湿即须更换。在脉搏未恢复常态前,不可立即坐卧,必须散步数匝,否则有血行上升,发生头昏百眩等疾。
而于休养一项亦当顾及。练后须有充分时间之休养,使所粍之体力得以恢复。倘能如此,其效较佳。练者更巨。故习太极拳者,最忌迟睡,盖迟睡则休养不足,精神定必萎靡。每易半途而废。此皆为著者身所经历,绝非捕风捉影之谈。倘学者欲求太极拳成功,则非有下挒数点之精神不可
有恒心。因练习太极拳基本要点,厥为有恒。茍无斯种百屈不挠之精神,宁可勿学,以免陡耗精神与时间。盖太极拳在初学时,毫无兴趣可言,不如少林拳之花拳绣腿能引人入胜。所以性情暴躁者不足语此也。但学者能持之以恒,则曰计不足,月计有余。一年后即可化去僵滞,松开内劲,达于佳境。五年后即可小成,廿年后或可大成(以上为确实练功者而言)。就著者历年经验所得,练习太极拳,每于下挒三种时期中,强半即生怠心(甲)初学一二月时。(乙)结婚蜜月时。(丙)遇有要事,一曝十寒时。诚为可惜。设或能在任何遭遇、周折中仍抱持恒心继续锻炼,勿生怠学之意,则他日未有不成者。
1、有专心。具此精神,事半功倍,则成功速,而造就深。
2、不怠学。虽于严寒酷暑之时,亦依旧练习,不少间断。
3、莫分歧。勿贪多而杂,袛求简而精。
4、不躐等。当循序以渐进,勿图速而躐等。若拳势中上式未熟,强习下式。姿势未准,即求用法。推手未全,从事大履。刀、剑未精,贪学扎杆。
诸如此类,以致乖谬成型,反一无所成。须知登高必由卑,行远必自迩。欲速不达,万事皆然。太极拳又岂能例外。
除上述数点外,对于从师亦甚重要。在未求教前,当先采悉其人是否艺高德厚,能秘授真传。所谓取法乎上,或可青胜于蓝也。不然枉费精神、时间与金钱,徒劳终身一无所获。是以既得名师,务必虚心请益,竭诚侍奉。否则虽有问道之志,恐亦不易得其真传也。
至有相当程度后,对于养气、韬藏二种功夫,亦不可不力加研究。盖太极拳之意旨,乃心冶神固,以养气为归。万不可好胜斗狠、奋袂攘衿、怒目切齿,持血气之勇,以作匹夫之能,当具有,若无实若虚之涵养功夫。深自秘惜,晦藏不露,切勿骄矜,须知,强中尚有强中手。谚云「打死拳教师,淹死善泅者”,多为失慎所致,学者可不大彻大悟乎。
杨氏太极拳的三盘四架
陈炎林在《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中有一段“练习太极拳之顺序与经验”谈到“杨氏太极拳之架子,常人只知一套,不知一套中尚有高中平三种(架子)。”
“初习高架子,次习平架子,后习低架子。”
“而三种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三种。大架子求姿势开展,合于养生,为昔日杨澄甫所授者;中架子求各姿势动作,合乎中庸之道,使内劲不致过头,且能绵绵不断、始终如一,为杨健候所授者;小架子求各姿势紧凑,动作灵敏而迅速,为杨少候所授者。”
注意:杨氏的大架和小架与陈氏的大小架是本质的不同。杨氏太极拳有十三势九诀,就是没有缠丝劲。杨氏基本功,根据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中所记是有三个站桩和一套健身运气法。杨氏太极拳有“劲如抽丝之说,主要是说劲要像抽丝的动作一样又细致又连贯。“赵堡太极拳以背丝扣为特点。何为背丝?不畅者也;如何消除背丝扣?通顺和谐也。赵堡太极拳先哲在背丝扣图解引用“流行气主宰,对待数者理”为标题,尤以“对待”二字最为重要。太极恍惚之中有象,象中有数,数中有术,今有太极拳样,而无太极拳本领者,应用太极之术,而不具备太极拳条件者较多,其原因就是对待形成之数不精。若内涵熟能生巧,技能、体能、方法就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赵堡太极拳中的八字要诀,是解开背丝扣的唯一钥匙。”王玮《赵堡太极拳八字要诀是解开背丝扣的钥匙》
陈氏太极拳所强调的“缠丝劲”与杨式太极拳的“劲如抽丝”、赵堡太极拳的背丝扣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怎会是一件事呢?
我所学除了三盘(高中低),三架(大中小)外,还有一个太极长拳(陈微明《太极拳术》中有杨澄甫所授“太极长拳”)。所以合称“三盘四架”(太极长拳为活架)。
有人说三盘是上中下盘,胸背以上为上盘,腰胯为中盘,膝腿以下为下盘。这可能是误解。
也有人说吴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和孙氏太极拳是小架太极拳,而陈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是大架太极拳。这里人们应了解,陈长兴所传是得自蒋发的太极拳,不是像洪洞通背拳的陈家传统武术--炮捶陈家(见吴图南的文章)
“初习高架子,次习平架子,后习低架子。”
“而三种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三种。大架子求姿势开展,合于养生,为昔日杨澄甫所授者;中架子求各姿势动作,合乎中庸之道,使内劲不致过头,且能绵绵不断、始终如一,为杨健候所授者;小架子求各姿势紧凑,动作灵敏而迅速,为杨少候所授者。”
注意:杨氏的大架和小架与陈氏的大小架是本质的不同。杨氏太极拳有十三势九诀,就是没有缠丝劲。杨氏基本功,根据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中所记是有三个站桩和一套健身运气法。杨氏太极拳有“劲如抽丝之说,主要是说劲要像抽丝的动作一样又细致又连贯。“赵堡太极拳以背丝扣为特点。何为背丝?不畅者也;如何消除背丝扣?通顺和谐也。赵堡太极拳先哲在背丝扣图解引用“流行气主宰,对待数者理”为标题,尤以“对待”二字最为重要。太极恍惚之中有象,象中有数,数中有术,今有太极拳样,而无太极拳本领者,应用太极之术,而不具备太极拳条件者较多,其原因就是对待形成之数不精。若内涵熟能生巧,技能、体能、方法就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赵堡太极拳中的八字要诀,是解开背丝扣的唯一钥匙。”王玮《赵堡太极拳八字要诀是解开背丝扣的钥匙》
陈氏太极拳所强调的“缠丝劲”与杨式太极拳的“劲如抽丝”、赵堡太极拳的背丝扣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怎会是一件事呢?
我所学除了三盘(高中低),三架(大中小)外,还有一个太极长拳(陈微明《太极拳术》中有杨澄甫所授“太极长拳”)。所以合称“三盘四架”(太极长拳为活架)。
有人说三盘是上中下盘,胸背以上为上盘,腰胯为中盘,膝腿以下为下盘。这可能是误解。
也有人说吴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和孙氏太极拳是小架太极拳,而陈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是大架太极拳。这里人们应了解,陈长兴所传是得自蒋发的太极拳,不是像洪洞通背拳的陈家传统武术--炮捶陈家(见吴图南的文章)
吴图南回忆录---关于陈家沟太极拳的来源
“我想谈谈早年去河南陈家沟访问调查的情况。在1917年我去河南省焦作,我打听这里距离陈家沟只有二十华里,于是我由焦作又到了温县,因为陈家沟属于温县。到了温县之后,我找县教育科,请求他们帮助这次调查。 访问陈家沟,陈鑫做介绍
县教育科答应了并向我介绍说陈家沟这个村当时念书的人很少,只有一位叫陈鑫的,是比较有声望的读书人。于是他们陪我去找他。出了温县县城往东北不远就是陈 家沟,那时陈家沟是有一道沟,沟边有个大土坡,据说现在把土坡推平了。找到陈鑫开始谈话时他有些顾虑,因为我们是由北京来的,他不知道有何事情,后来解释 清楚了,他弄清我们是调查陈家沟太极拳的事,他才跟我们谈了起来。他自己是村里的私塾教师,他开设的私塾叫启蒙学塾。
陈鑫跟我们介绍的很详细。他说陈家沟这个村,每年在秋收以后农活干完了,就在场院里办少林会,陈家沟的人会练的都到那里练,多少年来一直是这个规矩。他们陈家是世传练炮捶的,属于少林拳。据说他们家传习炮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村里的人管他们叫炮捶陈家
。
遇到蒋发教的太极拳传人.我们问陈鑫既然你们是练炮捶的,那么太极拳怎么会到你们家的呢?陈鑫很朴实地说:陈氏族人陈长兴有一年秋收后率子侄徒弟等在场上练拳,这时从村外来了一个人 站在外围观看,看到热闹时他失声哈哈一笑,他自知失礼,转身急走,陈长兴在后边猛追。追了一段路眼看追上,陈长兴伸手在那个人肩头一抓,那人一回头,陈就 跌出去摔倒在地。陈长兴爬起来就要拜师。此人就是西安开豆腐房的蒋发师傅,因回河南探母路经此地。后来蒋发和陈长兴相约三年之后再相见.蒋发如期再来陈家沟,陈长兴就把他接到家里拜师学太极拳
。
正在谈着的时候,由外边进来一个人,陈鑫介绍说:‘他叫杜育万。他也是练太极拳的。’我们便问杜育万所练的太极拳的情况。杜告诉我们他练的太极拳是河南开封 蒋发传来的,跟杨露禅所练的是同一个套路、同一个名称,也是由预备式、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等完全一样。杜说:‘我们练的太极拳不是家传 的,是师传徒一辈一辈师承下来的。最早时我们的上辈是在蒋发教陈长兴的时候,也在场跟着辅学的。也给蒋发一些供养的。’谈话以后,杜还约来几个人练了练, 我们看到他们练的套路是和杨家所传的一样。经过调查知道,陈家沟在那时候还有一支由蒋发直接教传的人,尚存有蒋发的太极拳歌诀数首。陈鑫还谈到陈长兴是个 直腰汉,形似木鸡,人称牌位先生。他跟蒋发学拳时,蒋发先教他练些轻松的功夫,慢慢地身上不僵硬了,才教他练太极拳。又据说蒋发在陕西西安开豆腐房时,跟 西安一位姓王的老师学的。这位王老师就是王宗(王宗岳)的后人。
陈鑫说陈家沟陈氏族人听说陈长兴拜蒋发为老师学太极拳,认为是炮捶陈家的耻辱,因此,从此不准陈长兴再教炮捶,只许他教外学的太极拳。所以杨露禅和李伯魁在陈长兴功房里练的是太极拳。而陈家沟其它陈氏子弟仍然练家传的炮捶的。
陈鑫发奋著《陈氏太极拳图说》 陈 鑫谈到他自己时说他们兄弟二人,哥哥叫陈垚。他很感慨地说他父亲让他学文,让他哥哥学武。结果他哥哥当了守备(相当区长)。他因念书一无所成,只当个私塾 的教师。他跟我们说,要发奋写本书,书名叫陈氏太极拳图说。我问陈鑫会不会练拳?他说我既不会练炮捶,也不会练太极拳。我说这就奇怪了,你既不会练,那你 是怎么写法呢?他说他熟读《易经》,既然叫太极就离不开《易经》。我把《易经》里卦的变象等等写出来,插上图,再把家里人练的炮捶往一起一凑,就是一趟太 极拳。他还说太极拳在北京很时兴,渐渐地南方也有了,正是好时机。我们还勉励他等写成时大家再帮助他想想办法
。
至于陈鑫的书为什么用图说二字,因为宋朝时有陈希夷和二程以及邵康节等人,他们都曾做过《太极图说》,陈鑫也就用这个名称。至于书的内容,只求能以《易经》 解说通了就成了。他的目的在于解释《易经》,而不在于解释太极拳。对这件事陈鑫跟我解释说,他这本书拿出来不一定适合太极拳,因为他的目的不在这里。
两个陈王庭错把功名换 .陈鑫还陪同我们到他家的墓地看了看。我们看到陈家第九世祖陈王庭的坟墓,前边有一个小石碣上写武庠生。武庠生就是后来的武秀才,相当于今天的小学毕业。可是 顾留馨先生把陈王庭误认为明末的一个军事家、也叫陈王庭的身上,说他有多大的功绩,怎么能打仗等等。顾留馨先生引证的陈王庭是明朝的文进士,任巡按御史兼 监军御史;陈鑫祖先陈王庭是武庠生,是个秀才,这是一个不符合。《明史》上写的陈王庭是河北庐龙县人;陈鑫祖先陈王庭是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人,这根本是两个人。为 什么弄错呢?我推测是有人利用明朝做大官来号召,以壮大陈氏太极拳的声色而已。据知不久前顾留馨先生曾以读者来信的形式给《体育报》写了一段稿,他说关于 陈王庭的事他引用资料引错了,本应即时修改,但因所写之书没有机会再版,等以后再版时纠正过来。我认为他这样做是对的,是按治学的办法,有错就改,尤其对 史料问题更要如此。”
Wednesday, December 23, 2009
杨家五代扬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的传人都把杨露禅列为祖师,而杨露禅到今天已经到第五代。
第一代:杨露禅 (1799-1872)
40岁到北京教拳,人称“杨无敌”,初时称拳为“绵拳”。后才改为“太极拳”。
第二代:
杨凤候
杨健候 (1839-1917)
杨健候自幼苦练,得父真传,教习三种架子。将老架修订为中架。
第三代:
杨兆熊(杨少候)(1862-1930)杨健候子
杨少候自幼得健候及班候的教授,得太极拳真传。
杨兆清(杨澄甫)(1883-1936)
青年时代勤奋苦练,后把中架修订为大架,就是现代流行的“杨氏大架太极拳85式(各人传下的招数虽不定有108式、91式等等,但是基本招式仍在,只是各人都有各自的算法罢了)。
1925年与陈微明写《太极拳术》,又请董英杰代写《太极拳体用全书》(近代类似“体用全书”也用这名)。
杨兆鹏(杨班候子)
杨兆林(杨凤候子)
第四代
杨振铭(杨守中)(杨澄甫子)(1911-1986)
杨振基(杨澄甫子)
杨振铎(杨澄甫子)
杨振国(杨澄甫子)
杨振声(杨少候子)
杨开儒(杨澄甫孙)
第五代
杨帝儿(杨守中女儿)
杨玛利(杨守中女儿)
杨伊利(杨守中女儿)
杨军(杨振铎孙子)
第一代:杨露禅 (1799-1872)
40岁到北京教拳,人称“杨无敌”,初时称拳为“绵拳”。后才改为“太极拳”。
第二代:
杨凤候
杨班候 (1837-1892)
杨班候自幼苦练太极拳,得父真传,常代父出战,也称“杨无敌”。杨健候 (1839-1917)
杨健候自幼苦练,得父真传,教习三种架子。将老架修订为中架。
第三代:
杨兆熊(杨少候)(1862-1930)杨健候子
杨少候自幼得健候及班候的教授,得太极拳真传。
杨兆清(杨澄甫)(1883-1936)
青年时代勤奋苦练,后把中架修订为大架,就是现代流行的“杨氏大架太极拳85式(各人传下的招数虽不定有108式、91式等等,但是基本招式仍在,只是各人都有各自的算法罢了)。
1925年与陈微明写《太极拳术》,又请董英杰代写《太极拳体用全书》(近代类似“体用全书”也用这名)。
杨兆鹏(杨班候子)
杨兆林(杨凤候子)
第四代
杨振铭(杨守中)(杨澄甫子)(1911-1986)
杨振基(杨澄甫子)
杨振铎(杨澄甫子)
杨振国(杨澄甫子)
杨振声(杨少候子)
杨开儒(杨澄甫孙)
第五代
杨帝儿(杨守中女儿)
杨玛利(杨守中女儿)
杨伊利(杨守中女儿)
杨军(杨振铎孙子)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