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7, 2009

刘习文《谈谈我所知道的杨派太极拳》

笔者生于邯郸,长于北京,1958年拜在百岁时杨门四世弟子张虎臣先生门下。现愿将所习练及所知的杨派太极拳情况道出,以飨读者。

吾师张虎臣先生,生于1900年,京东通州人,解放前任河北省通帅市(今北京通卅1区)国术馆馆长。先生传教的太极拳,始学于许禹生,继学于杨少侯,民国十三年(1924年),又在北京致美楼磕头拜少侯三弟杨澄甫为师。民国十六年(1927年),澄甫师应陈微明邀晴南下上海,所以先生说他只从杨澄甫学过两年七个月,其拳技多得自许禹生和杨少侯。

吾师传教的太极拳套路有三趟:第一趟为太极拳养生架,门内称太极正路(以下称正路);第二趟为太极拳功力架,门内称太极家手(以下称家手);第三趟为太极拳技击架,门内称太极小式(以下称小式)。三趟拳架套路的定式名称、姿态、顺序为揽雀尾、单鞭、提手……等,与现在大家熟悉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相同,但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化、劲道、速度及要求却大不相同。吾师言:三趟拳架中,家手是杨派太极拳的基础架,正路是家手的简化架,小式是家手的应用架。

三趟拳架套路的来由及大概情况,据吾师所述,回忆如下:许禹生的太极拳师从杨门二代嫡传杨健侯。自1912年起,许相继发起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北平体育讲习所、北平行健会,著述《太极拳势图解》,并主编《体育》季刊。体育研究什邀请武林名流演示、切磋技艺,研究武术理论和拳史;体育讲习所用于各级学校武术师资的培训;行健会面向社会各界教授武术;《体育》季刊进行舆论宣传。是时,兆熊(号少侯)、兆清(字澄甫)昆仲应许聘,同在体育讲习所、行健会任教,但所授太极拳的形式、内容、方法及效果全然不同。

少侯得技于二伯父班侯,性情亦酷似班侯,年过半百,性情更加乖僻刚烈,不善交际,所教家传太极拳难度极大,推手又哼哈作声,搭手即打即放,常使学者虽喜其技却生敬畏之心,多不敢问津,这可能是少侯之技缺少传人的主要原因;澄甫恰刚过而立之年,性情却如其父健侯,温和谦恭,善于通达权变。他在教学中,不像少侯那样不问对象青红皂白,一味地“我学什么便教什么,我怎么学的便怎么教”,而是将家传太极拳的高难动作,或舍去或简化,进行改造,以适应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各种身体状况的学者。由于方法得当,故人人愿意学,乐意学。据我师言,当年杨澄甫在行健会教拳旧址、今北京中山公园和平牌坊处教学时,学者云集。这是澄甫师记名弟子极多,澄甫拳架广泛流行的原因所在。

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革,贯穿于杨澄甫的一生,将太极拳技艺融入现代社会的体育运动,顺应时代潮流,是其过人之处。杨澄甫生前留下两套姿态有差异的拳照:年轻时拳照刊于陈微明所著《太极拳术》;晚年拳照刊于自著(实为其弟子董英杰、郑曼青执笔)的《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两套拳架的姿态差异反映了杨式家传太极拳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由少数人才能掌握到人人都可练习,由注重技击到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傅钟文在上海,崔毅士在北京中山公园传教的太极拳,均取杨澄甫晚年的拳照,今人称之为杨式大架;陈微明在上海致柔拳社、吾师在北京通州传教的太极拳,取杨澄甫年轻时的拳照(即吾师门的正路),今人称之为杨式老架。虽拳姿有差异,但动作名称、顺序与现今社会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完全一致。

杨澄甫生前只留下一趟太极拳套路,这趟套路不是杨氏的家传太极拳,而是杨澄甫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造架,或称简化架、养生架。杨氏家传的太极拳套路哪里去了?杨澄甫没传下来,只能去找杨少侯。少侯之技传人虽少,但不是没有传人,据资料记载,少侯弟子有田兆麟、尤志学、马润之、乌拉布、东润芳等人(见吴图南《国术概论》)。但吾师言,得少侯技最多者当仍属许禹生。陈微明在《太极拳术》中,谈及太极拳源流时也说“许禹生亦从少侯学。”身为杨健侯弟子,辈份上与少侯、澄甫是平列的,发现少侯有非常技艺,也要执弟子礼去讨教,千方百计学到手,这就是名高、位高、技高但仍能虚怀若谷、不断进取的许禹生的大家风范。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第二趟太极拳——家手,得自许禹生,矫正于杨少侯。

家手是杨氏太极拳的基础架。大凡学过杨式传统套路的练家,会觉得国家的简化太极拳套路过于简单,甚至不用学,一看便会;同样,凡学过家手的练家,也会有杨式传统套路过于简单,甚至不用学,一看便会的感觉。家手的揽雀尾,堋手去掉“三环”,捋手去掉“套月”,即是传统套路的揽雀尾;家手的提手,去掉“左顾右盼”,只取“中定”,即是传统套路的提手;家手的倒撵猴,去掉探捌“肘靠”变手,即是传统套路的倒撵猴;家手的左右分脚,去掉“挂树”,即是传统套路的左右分脚。如此类推,将家手与传统套路,式式对照,杨澄甫对家传太极拳的改造、简化痕迹,处处可见。因此,吾师言:传统套路是家手的简化架、养生架,家手才是杨氏太极拳的基础架。

家手又是杨氏太极拳的功力架。当今社会,多数人、多数媒体认为太极拳是老弱病残人的专利,这是一种误解。从练腰腿、强腰腿,固肝肾、健筋骨,颐养先天,延缓衰老这种角度出发,太极拳较其他拳种,可能更适宜体弱之人祛病、健体、益寿。但太极拳必竟是武术,是功夫。即使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按照杨澄甫的“十要”,“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认真地练一趟,运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太极拳绝不是老弱病残的专利,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个什么样的练法。

如果说广泛的适应性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特点,那么家手则不然。师门要求:走一趟正路需25分一30分钟,走一趟家手则需50分一60分钟。拳路之长,体力、特别是腰腿部承受力的消耗之大,即使是练太极拳有年的练家,也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家手不能成为太极拳的普及套路,而是为有志于太极拳深造的门内学子所设的太极拳功力架。

家手行架绵柔,劲道深沉厚重,气势磅礴。特点是圈多。定式和传统套路相同的揽雀尾、单鞭、提手等等各式,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手处处是圈:腰圈、褪圈、肩圈、手圈,大小圈、上下圈、斜正圈、横竖圈,圈圈相连相绕、相生相扣,各种圈组成的“太极球”折叠旋转、螺旋起伏,令人眼花缭乱。吾师言:此即班侯、少侯传教的,由陈式太极拳缠丝劲、螺旋力发展而来的“乱环术”。近世有人撰文言,“陈式太极拳有缠丝功,螺旋力,其他派系太极拳没有”,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合乎情理。杨氏太极拳脱变于陈式太极拳,必然会留下陈式太极拳的轨迹、印记。试想,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学艺十数载,作为陈长兴的得意门生,怎可能漏学、不学、不会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螺旋力,怎可能不将其技传给嫡亲子孙?也有人撰文言:“太极拳除‘十三势’套路外,尚有太极长拳,为门内少数弟子习练,门外鲜有传教,如杨氏太极拳家陈微明、李雅轩、崔毅士等,皆会太极长拳”,我以为这种说法似亦不妥。“十三势”太极拳,早期亦名长拳,为了区别于少林长拳,才将“长拳”二字舍掉,只取“八门五步”之十三势。同为杨澄甫弟子,陈微明等老师的太极长拳套路及练法各不相同,再推敲陈微明等老师的太极长拳动作名称,即可得知,此均为他们将平生所学融入杨澄甫传教的太极拳中昕致,而不像家手出自杨氏家传。

吾师张虎臣先生传教的第三趟太极拳——小式,得自许禹生,矫正于杨少侯。小式是家手的应用架,是杨派太极拳的技击架。

节奏明快、轻巧紧凑、发劲刚脆、姿态优美的小式,套路各式的名称、姿势、顺序及练法,基本上等同于家手,不同之处一是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开合相生、进退影随,类似孙式太极拳的独特步法;二是定式时,时断时续的震足坐腕、肩臂弹抖,以及发劲时不由自主地哼哈声响。50__60分钟一趟家手套路,小式练法仅需5——lO分钟,是一趟难度极大以快为主,又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太极快拳。小式行架,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狂飚骤雨,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如离弦之箭,吾师言,此即是班侯、少侯审时度势,“动急急应,动缓缓随”,所谓的“喜则假喜,怒则真怒,一动而诸侯惧。”因此,小式是一趟实用性很强的杨派太极拳应用架、技击架。

以上是吾师传教的三趟太极拳的来由及大概睛况。

正路、家手、小式,如同小学、初中、高中,是三层自下『向上的阶梯,学者必须循序渐进。正路练得越好,家手、小式学起来越容易。如撇开正路,专学家手、小式,会犯当年少侯教学时的错误;如不学正路、家手,单学小式,则为空中楼阁,无法攀缘。反过来,豪手、小式练习有年后,再重温演练正路,则感太极拳技艺已上层楼,姿态、气势、神韵,特别是“腹内松静气腾然”,难以言喻,美不胜收。

如今,杨式太极拳流行最广,练的人最多,但杨氏家传的家手、小式却鲜为人知。在我学拳、练拳、教拳的四十七年生涯中,除在崔毅士老师处听到过家手、小式外,更无一人知道或听说过有家手、小式之名。那是1962年,由崔毅士弟子——我在通州潞河中学上学时的同窗陈目光搭桥牵线,吾师携我去拜会崔毅士。在中山公园拳场,崔老师向我师徒介绍过一位七十多岁的前辈,说此人也向少侯学过家手,小式。时过四十三年,再也想不起这位前辈的姓名,没见过、不知道他练的家手、小式和我绣;的一样不一样,更不知他有无传人。吾师多次说过,“家手、小式,是少侯的东西,极少传人,已濒于失传,要特别珍惜。”是故,我将其公诸于世,希望引起太极拳界的兴趣和关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